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2024pdfepubmobi电子书

瞿同祖(1910-2008),长沙人。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5年赴美国,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研究员。后去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5年回国,历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政协湖南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出席第二十七届欧洲汉学会议。1985年,以高级学者名义访问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阐述儒家思想与中国法律发展的关系。著有《中国封建社会》、《清代地方政府》、《汉代社会》、《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

发表于2024-12-08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2024pdfepubmobi电子书

1981年的重庆,22岁的西南政法大学大三学生梁治平在书店看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挤在书架上,毫不起眼。但是年轻的梁治平一翻开它,就感到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某种震撼和共鸣。“用如此宏大的视野对中国法律与文化做总体论述,在当时看来如...

常见的对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判断常常是“阶段性”的,或者用“前现代”的眼光去看待传统中国社会,或者是认为其“早熟”,但也许更适当的判断应当是“特质性”的。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尤其是在与西方资本主义秩序发展历史的对照下,传统中国的“礼法社会”,呈现出的...

第二章婚姻第一节婚姻的意义p97《昏义》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从这两句最古的,同时也是最典型的关于婚姻的定义里,我们看得很清楚婚姻的目的只在于宗族的延续及祖先的祭祀。完全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不是个人的,也不是社会的。家族的的延续与...

图书标签:法学法律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社会学法制史历史法律社会学

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它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制度、道德和伦理等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中国反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这二者也是中国古代法律所要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支柱。

全书六章,重史料考据。详读第六章“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在想,今天中国当局反复鼓吹的“法治”是更接近西方意义上的“法治”,还是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法家”呢?此外,《韩非子》挺多地方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如:“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比治至强。”

果然是五星好书,香香诚不我欺@東國賤男子蕭湘

:D909.22/6273

耗时耗力的阅读过程…各朝法律自有其特征区别,本书笼统概称未免草率。中法史就是由各类骇人听闻的反人性案例集合而成的。追根溯源起来,本朝的人权建设倒也算成绩斐然…

THE END
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法律史的人来说可谓是不可不读之经典著作。笔者初入法律之门时,曾读过梁治平先生的《法辨》一书,先生在《身份社会与伦理法律》一文中归纳了他读此书时归纳的两个命题:“第一,中国古代社会是身份社会;第二,中国古代法律是伦理法律。”在阅读前述书籍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w9sf05.html
2.《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第一章家族上第一节 家族关系 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亲属关系只从父亲方面来计算,母亲方面的亲属是被忽略的,他的亲属我们称之为外亲,以别于本宗。以父宗而论,凡是同一始祖的直系后裔,都属于同一https://www.jianshu.com/p/065041e9707b
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豆瓣)《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另二章来讨论社会阶级。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004646/
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瞿同祖著)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作者:瞿同祖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最新《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就http://product.dangdang.com/21039569.html
5.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pdf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10.12。 收藏 分享赏 0 内容提供方:tqh135 审核时间:2019-03-05 审核编号:8022117057002011 认证类型:实名认证 能力类型:内容提供者 领域认证: 版权证书: 区块链号: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05/8022117057002011.shtm
6.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系统论述——读《情理法与中国人》有感“情理法”问题的系统提出,始于范忠信、郑定、詹学农先生1992年的《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一书。三位作者均系湖北英山人,事先并不认识,但同时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律史专业,为记载共同的求学所得,三人遂决定合著该书。 本书创见性地指出:中国人的传统法观念是一个复合的、多元的观念https://www.court.gov.cn/jianshe/xiangqing/140851.html
7.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20230330.doc《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祖根据其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讲稿改写的.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家族;第二章:婚姻;第三章:阶级;第四章:阶级(续);第五章:巫术与宗教;第六章: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瞿同祖在导论中提出,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他https://m.renrendoc.com/paper/257176651.html
8.图书馆阅读书目推荐——阅读思辨与洞察:社会科学与法律之旅(第二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收藏于图书馆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C、D、E)阅览室,索书号:D69/56) 7、《江村经济》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版)https://tsg.peuni.cn/info/1076/9578.htm
9.公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结论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法律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未来,我们可以借助民法典这一重要法律成果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在民事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https://blog.csdn.net/sofanmai/article/details/1406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