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教师招聘考试网

【导读】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B全面发展C自主发展D因材施教

答案:B

2、图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A控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B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C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D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科学家当做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是()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4、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件事想清楚”这表明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D善意以我暗示

答案:A

5、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李某的做法()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正确,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不正确,应上交学校予以销毁

答案:C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李某B.张某C.学校D.李某和学校

答案:D

8、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9、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学校提出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B.扭送公安机关,依规开除钱某的学籍

C.劝说钱某退学

D.责令钱某转学

A.符合校务公开的办事原则

B.体现了学校自主管理权力

C.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D.违背公平持生的教育理念

11、中学生王某的脸上有一块疤痕,同学李某便给王某起了外号“王疤”,并在同学中广而告之。李某侵犯王某的权利是()

A.隐私权B.姓名权C.荣誉权D.人格权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2010-2020)》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起点公平

13、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为学生核对一下答案,曾老师的做法()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B.不合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14.方老师工作勤奋,为人直爽,教学能力也极强,但经常和同事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和有的教师已经发展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方老师应该()

C.无需改变,继续保持独特个性D.避免冲突,减少与同事的来往

15.毛泽东在写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先生。”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

A.层次性B.自觉性

C.深远性D.规范性

16、某学生家长给余老师送礼,想让余老师给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师拒绝了。余老师的做法()

A.不正确,不利于取得家长信任B.不正确,不符合家校沟通要求

C.正确,符合严慈相济的要求D.正确,符合廉洁从教的要求

17.下列历史故事,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A.图穷匕见B.指鹿为马

C.望梅止渴D.三顾茅庐

18.1848年法国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重新建立了共和国,该共和国的名称是()

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19.诺贝尔奖是根据化学家诺贝尔遗嘱设立的,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国际性和永久性系列奖项,为国际最高荣誉奖项。诺贝尔的国籍是()

A.瑞士B.德国C.英国D.瑞典

A.铜、锌B.铜、铁、铬C.铁、碳D.铁、铬、镍

21.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一部小说,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量,就超过了《圣经》九年的销量,这一部赞颂人文主义的伟大杰作是()

A.《神曲》B.《十日谈》C.《巨人传》D.《唐吉诃德》

22.名句“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滕王阁序》,其作者是()

A.王勃B.范仲淹C.苏轼D.陶渊明

23.北京市历史悠久,其建制在各朝各代中曾有不同名称,下列选项中,不是其历史名称的是()

A.蓟城B.燕京C.汴梁D.大都

24.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西斯廷圣母》(图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极负盛名的油画,塑造了端庄、娴静、温婉的圣母形象,体现了画家的美学追求。该油画的作者是()

A.伦勃朗B.毕加索C.安格尔D.拉斐尔

26.在Excel中,下来方法可实现快速查找满足条件的数据内容的是()

A.排序B.自动筛选C.数据单D.分类汇总

27.在Word中,单击“插入”选项卡下的“表格”按钮,然后选择“插入表格”命令,如图三所示,则()

A.只能选择行数

B.可以选择行数和列数

C.只能选择列数

D.只能使用表格设定的默认值

28.下列选项中,与“中国-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北京-承德B.宁夏-银川C.新疆-西藏D.太原-山西

29.按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3+4+5→151227”“5+3+2→101525”“8+2+4→321648”的方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7+6+5→423585B.7+6+5→423577

C.7+6+5→354277D.7+6+5→354285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问题:

结合材料,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汤老师的行为。(14分)

答案:汤老师的行为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要表现在: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老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材料中汤老师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力,才有了丰富多样的作业活动方式,才真正探索出能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分层教学。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主体需求以及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世界文化遗产考察路线,模仿联合国发言,设计公益募捐的方案,积极推动“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好,等等都体现了汤老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正是因为汤老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才使得学生越来越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使得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提高。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和借鉴的。

31、材料

刚参加工作的夏老师,承担高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学,第一次上课时,夏老师正在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其他同学都在认真的听,唯独做在第一排的一个男生没有抬头,夏老师注意到他正在看一本英文小说,她虽有些不快,但也未多想,就开始教学,夏老师朗读课文的时候,发现那个男生根本就没有把课本拿出来,“要不要提醒他呢”夏老师一分神,结果读错了一个单词。“切!”那个男生发出了不屑的声音,夏老师感觉特别尴尬,上课也没了状态。课后,夏老师从别的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男生叫李奇,曾经因父母工作的关系在国外上了几年学,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夏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1)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对工作和学生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夏老师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讲时,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找其他老师了解情况,并主动沟通交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2)关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材料中夏老师并没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不屑而批评责备学生,而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所以李奇才会认可老师,配合老师,并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英语。

总之,夏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认真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还严格要求自己,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32、材料:

影视产品挤压纸媒读物是当下一个明显趋势,正推动文化生态的剧烈演变。前者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并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不能不使写作者们疑惑:文学是否已成为夕阳

没错,如果文字知识用来记录实情、实景、实物、实事,这样的文学确实已遭遇强大对手,落入螳臂当车之势,出局似乎是迟早的事。不过,再想一想就会发现,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优秀的文学实中窝虚,虚实相济,虚实相生,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任何比喻都是画不出来的,说少年被“爱神之箭”射中,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穿透心脏今人同样可以质疑:说恋爱者在“放电”,你怎么画画一堆变压器、线图、插头

可见有了这两条,写作者大可放下心来,即便撞上屏幕上的声色爆炸,汉语写作的坚守、发展、实验也并非多余。恰恰相反,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一种强旺的文学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倒是优质影视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韩少功《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1、文中画线处“镜头够不着的地方”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如何理解文中认为的“文学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0分)

答案:

(1)指的是文学有影视产品所表现不出来的领域;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文学在实处还有虚,是实外有虚,实中寓虚,虚实相济,虚实相生的。

(2)图像作为影视产品的主要呈现方式,他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还原如真,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但是图像并不能完全代替文字,因为有些东西图像无法画出来、拍摄出来。

文字具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那便是意识的非图景化和文字的思辨化。一方面文学中任何精彩的修辞,任何超现实的个人感觉,表现于节奏、色彩、韵味、品相的相机把握,引导出缺略、跳跃、拼接、置换的变化多端,总是令拍摄者为难,没法用镜头来精确地追踪。另一方面,人是高智能动物,对事物总是有智性理解,有抽象认知,有归纳、演绎、辩证、玄思等各种精神高蹈。对于很多概念,精还是很难图示和图解,只能交付文字来管理。总之,文字的感觉承担和思辨负载是影视镜头所短的。

所以说文字与图像互为基因,互为隐形推手。一种强旺的文学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倒是优质影视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网络访谈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某领导谈到,快递业务的便捷,形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为高校学生服务,可把积攒的脏衣服寄洗,再通过快递寄回。这一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快递业务的便捷,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表现,而且也方便了人类社会生活和交往。但是为高校学生寄洗衣服这项,确实让人沉思。

一、父母教育方式以及骄贯、过分溺爱,造成学生的惰性以及独立性差。

二、快递业务的发达,提供业务需求,上门取件,送到家门。

三、现代教育模式重视孩子的知识和智力教育,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THE END
1.法律的读后感500字示例文章: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法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更是每一个公民心中那份对正义的渴望与追求。读完关于法律的书籍,心中涌起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法律与生活之间那不可分割的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个体的权利与自由。在法律的框架下,人与人之https://m.wenshu88.com/duhougan/161792.html
2.2022关于全国法制宣传日学习心得领悟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动员统计系统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与依法行政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与职业道德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进程,为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665310783.html
3.发现中国古代司法文明的光芒——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读瞿同祖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几千年来,“法”与“礼”始终相伴而行,并成为忠诚维护“礼”的卫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儒家思想语境里,人天生有智愚贤不肖之分,整个社会也有贵贱上下的分工,尊重并承认这样的差异,“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才是儒家所说的公平秩http://www.sdcourt.gov.cn/jningjiaxfy/384939/384941/5976302/index.html
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多篇).doc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多篇).doc,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 ---荒唐的霸道 张之洞曾经说过:世运之明晦,人才指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运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04/164694825.shtm
5.《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篇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法律史的人来说可谓是不可不读之经典著作。笔者初入法律之门时,曾读过梁治平先生的《法辨》一书,先生在《身份社会与伦理法律》一文中归纳了他读此书时归纳的两个命题:“第一,中国古代社会是身份社会;第二,中国古代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w9sf05.html
6.读后感《法律与宗教》读后感1500字《法律与宗教》读后感1500字 作者伯尔曼以时间为重要的纬度,以对西方“整体性危机”的解决为目的, 以法律与宗教的历史、传统、发展、延续等实现了其基本观点的论述:法律与宗教并非二元对立;法律与宗教的关系辨证统一;真正健全的社会是以健全的法律和健全的宗教为要的。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是在他1971年的一系列https://www.hujiang.com/duhougan_s/p888757/
7.《法律与文学》阅读书目:《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作者:苏力苏力的《法律与文化》(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历史的变迁、"司法"制度、法律"文化"、方法问题,以中国的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如《赵氏孤儿》、《梁祝》),研究法律与文学这一新领域,分析法律的或与法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一、历史变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82928/
8.法律心得作文法律经验最近,我仔细研究了1993年10月31日NPC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责任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们知道《教师法》虽然早就有了,但是很多侵害我们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比如殴打、辱骂、诽谤老师,拖欠工资等等。然而,在时代和社会的压力下,很少有教师能http://m.gx996.com/xiaoxuezuowen/934836.html
9.关于法律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关于法律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法律观后感1000字左右 作文一:《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 》4800字 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以下是本网站小编为各人经心保举的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接待阅读珍藏,盼望对您有所资助。篇一:执法职业读后感1000字这是霍姆斯在给哈佛大学本科生演讲的一篇竣事文。从这一篇文章中,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61121.html
10.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十二讲》的几点思考礼法结合既弥补了法律调整外延不足的局限性,也达到了对民众的教化效果,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治理智慧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之处。中国传统社会的礼深入各个阶层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有别于法律的另一重要规范。作者在书中指出,礼可以教导人民,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远离犯罪,礼具有区别文明野蛮、区别贵贱尊卑、稳定国家、http://e.mzyfz.com/paper/2143/paper_57460_11826.html
11.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考证笔试教师考证8. 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28. 下列选项中,与“中国-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是(B) A.北京-承德 B.宁夏-银川 这一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https://www.ahteacher.com/jskz/bishi/12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