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5期要目法学法理学

1.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发展逻辑

侯学宾(5)

【全面依法治国研究】

2.论“五四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韩大元(22)

3.现行宪法对“五四宪法”的传承与发展

任喜荣(37)

4.刑事诉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图景

谢进杰(52)

【法学新概念】

5.数据人民性的政法解读

——以数据权属争议为切入点

邵六益(74)

【法理中国研究】

6.法理之学理分析与体系建构

陈坤(93)

7.中国原创“法理”概念在日本法理学科创建中的运用

陈翠玉(109)

8.“法理”概念的渊源与内涵演变

曹灿阳(129)

【民法典研究】

9.《民法典》中“公共利益”概念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运用

孙宗龙(148)

【司法文明研究】

10.关于规范专门法院设计的几个问题

高翔(168)

【法律与科技研究】

11.论算法的私法调整进路

田峰(188)

【新兴·交叉学科研究】

12.同案同判中同案认定标准的可计算化研究

邓矜婷(205)

【法学时评】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作者:侯学宾(吉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在当代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头活水和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内容上的原创性、形态上的连续性、发展上的创新性、功能上的统一性和价值上的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髓包括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两个结合”是传承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文化主体性是传承发展的基本立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的基本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使命是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培植文化底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法治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结合”

作者: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五四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具有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地位和功能。“五四宪法”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发展,实现了从“立国安邦”向“治国安邦”的拓展。“五四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体现在文本及其实践上。“八二宪法”以“五四宪法”为基础,赓续了“五四宪法”的基本原则与精神。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基础上丰富了“治国理政”的新内涵,形成了新时代通过宪法“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五四宪法”联结了“立国安邦”“治国安邦”“治国理政”宪法理念,其基本精神已经融入到新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涵养着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

关键词:五四宪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治国理政;宪法实施

作者:任喜荣(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五四宪法”与我国现行宪法在内在精神、文本结构、国家机构、实施机制上的紧密联系,为我们展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起步到逐渐成熟的历史发展进程。现行宪法传承了“五四宪法”作为“人民宪法”的精神本质,继承和完善了国家权力体系,优化了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体系,创新了宪法全面实施的理念和机制。现行宪法的稳定有效运行,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方面工作逐渐走向法治化的现实。继往开来,要不断提高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能力,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障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继续谱写新时代宪法实践新篇章。

关键词:“五四宪法”;人民宪法;宪法全面实施

作者:谢进杰(中山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进程、一种发展形态,也是一个理论模型、一种方法论。照应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新中国刑事诉讼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同频共振、互为镜像。从刑事诉讼人民性的宣示,到刑事诉讼宪法原则的确立,再到刑事诉讼制度化的完成,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到适应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改革,再到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新中国刑事诉讼逐渐展现中国特色与现代化风格。其不仅在历史实践中逐渐沉淀,凸显了刑事诉讼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及辩证统一的刑事诉讼理念,不断塑造着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还将在时代进程中积极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需求。其未来进程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特色与规律、本土与世界、试错与建构、技术与体制、文本与实践的关系,使其呈现出更为成熟、完备且更富现代性、独特性的美好图景,不断塑造刑事诉讼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

关键词:刑事诉讼;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邵六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数据是数字时代重要的财富类型。通常认为,只有界权清晰的数据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在当前关于数据权属的理论与实践中,企业是最活跃的主体,企业间关于数据权属的争议丰富了数据流通性理论;同时,政府占有最大量的数据。其实,人民才是海量数据的所有者。现有理论要么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要么从保护个人数据权利的角度论证个人数据权利,但前者只能针对国家或类似公共权力主体,后者则受困于个人技术和能力上的不足而难以落到实处。为了更好理解数据权属,需要从理论上重塑数据的人民性。从制度层面来说,需要为人民掌握数据提供制度依据和技术可能。从个人的数据权利到数据的人民性,既暗含着从个人主义进路到社会主义进路的转变,也是在教义法学和社科法学之外,以政法研究进路研究数字法学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据权属;数据人民性

作者:陈坤(南京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法理类型的体系建构需要从法学研究的不同进路出发。法学研究有四种不同进路:描述性研究、规范性研究、教义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通过考察发现,法学研究实践中存在四种不同的法理学:描述法理学、规范法理学、教义法理学与分析法理学。它们产生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法理:作为法之规律的描述性法理、作为法之价值的规范性法理、作为法之原则的教义性法理与作为法之公约的分析性法理。在法学研究与法治实践中,这些法理起着重要的、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法理;法理类型;法理体系;法理的作用

作者:陈翠玉(西南政法大学)

内容提要:“法理”系中国原创概念,并非近代才有的西方舶来品或日本临时造词。法理概念曾于中古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等东亚汉字文化圈国家,近代以后成为日本人引介、学习西方法学的话语中介和思想工具。吉本达等人从法理出发,以法理贯通对法的理解,以法理之学引领时代法学发展。穗积陈重还以“法理”加上“学”字,对译Jurisprudence,创建命名法理学科,并将其重塑为现代专门法政术语。作为一个跨越几千年时空且有着极强语义承载能力的中国原创概念,法理是推动中日乃至整个东亚法律近代化转型及现代法理学科创建的核心关键词,其贡献被学界忽视。挖掘法理概念域外运用的历史,有助于接续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向世界彰显中华法治文明的魅力,提升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法理概念;法理学;学科创建;法理学名称;穗积陈重

作者:曹灿阳(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理;情理;道理;治理;春秋决狱;《唐律疏议》

作者:孙宗龙(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内容提要:《民法典》中公共利益概念有抽象表达和具体表达两种语词表达形式,二者均具有多样表达样态,广泛分布于《民法典》。前者的具体指向较为模糊和不确定,后者可以被细分为主体公共性的表达和利益内容公共性的表达两种样态。抽象表达和具体表达的不同样态之间在形式上体现为属种关系、全异关系等逻辑关系,内容上体现了利益的纯公共性和准公共性。《民法典》的公共利益条款多属于充分条件假言规范命题,公共利益主要位于命题的前件部分,不仅会影响规范的性质,还能限制私权的权能、证成强制行为的正当性和成为公共所有权制度的建构基础。《民法典》中公共利益概念实践运用的关键在于司法具体化,其具体化进路具有一定的自然主义倾向。利益公共性的概括判定可借鉴公共物品的判定方法,具体判定可以通过运用动态体系论实现。

关键词:《民法典》;公共利益;立法表达;规制功能;具体化

作者:高翔(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院执行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规范专门法院设计的前提在于厘清专门法院制度的运行逻辑。分析我国专门法院制度创设与演化的历程可以发现,专门法院制度的运行逻辑包括司法逻辑、法治逻辑、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专门化司法便利化与体系化的缺失、法治统一稳定性与政策推动灵活性之间的矛盾、专门法院功能的有限性、收益与成本的紧张关系,均成为掣肘专门法院制度运行逻辑实现的因素。通过构建普惠型与体系化的专门司法、促进法治原则的内外统一、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下的跨省级行政区划布局、具体化“成本—效果”衡量方法,可以消解专门法院制度运行逻辑中的矛盾。我国专门法院制度的未来设计,需要通过推进我国专门法院设立制度的规范化、管辖制度的明晰化和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来实现。

关键词:专门法院;制度设计;运行逻辑;法院组织;诉讼程序

作者:田峰(浙江师范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算法的私法调整进路主要涵盖场景化和领域化两种典型主张。基于应用环境考量的场景化进路立足当前,基于规范系统考量的领域化进路面向长远,二者均致力于回应算法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挑战。算法表现为人机交互的决策机制,其实质是人类选择特定算法并将其作为决策规则嵌入意思表示当中,从而完成对私人事务的安排。算法私法调整的规范原理在于,算法内部呈现独具特色的商谈结构,对外则发挥双重界面功能,这决定了算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民事主体主观意志的内容。与之相应,私法对算法的调整应当建立在对算法进行类型化构建的基础之上,进而实现算法规范群落的体系化展开。根据算法对意思表示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算法分为传达型算法、诱导型算法、修正型算法和驱动型算法。算法的私法调整进路可以在类型化的基础上,以《民法典》为核心,整合形成针对算法行为的解释规范和效力规范群落。

关键词:算法;算法行为;算法行为解释;算法行为效力;私法

作者:邓矜婷(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同案同判;案例指导;类案;先例规则;关键性事实

THE END
1.法律法规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相连:如何平衡权益与责任?一、法律法规与社会秩序的维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法规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行为准则和权益保障。首先,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比如,我国现行的民法、刑法等都对公民的权益保护做出了详细规定,从而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侵https://blog.csdn.net/JiYan_blue/article/details/1442585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国法律大全中国法律大全是一款全面覆盖中国法律法规的专业查询工具。本软件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便捷、准确的法律信息检索平台,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典等各类法律法规,以及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分类浏览等方式快速定位所需法律条文。此外,该软件还提供了法规解读、案例分析等功能,帮助用户https://www.greenxf.com/tag/zgfldq.html
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_11464706.pdf,【作者】瞿同祖著【丛书名】中华学术精品【形态项】374【出版项】北京:中华书局,2003.09【ISBN号】7-101-03664-3【中图法分类号】D929【原书定价】28.00【主题词】法制史(地点:中国)法制史【参考文献格式】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03/142585057.shtm
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pdf百度云网盘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pdf 信息来源:网络 分享网友:凝诚 文件大小:15M 分享时间:2016-11-20 请认真阅读以下说明,您只有在了解并同意该说明后,才可继续访问本站。 1. 本站唯一网址为( pansoso.com ),除此之外其他一切网站、公众号、App、小程序、交流群等均与本站无关。https://pansoso.com/b/1855388/
5.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电子书下载PDF下载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高清PDF下载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txt下载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电子书下载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downloadhttps://topbester.com/ebook/download/15143.html
6.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pdf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作者:瞿同祖 著 著作定 价:39出 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日期:2010年12月01日页 数:428装 帧:平装ISBN:9787100074483●家族 ●家族范围 ●第二节 父权 ●第三节 刑法与家族主义 ●一 亲属间的侵犯 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026393500
7.发表了博文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PDF电来自孙健发表了博文《《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PDF电子书下载》下载地址:http://t.cn/A6wzySKu作者:翟同祖书籍介绍《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作者在云南大学http://t.cn/A6wzySK3 https://weibo.com/1457509277/ICypQtQ4t
8.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英文本瞿同祖著北京:商务印书馆PDF首页 文档 PDF 教程 英文书 文献/古籍 升专/升本/考研 论文/报告/杂志 我的 文章正文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英文本 瞿同祖著 北京:商务印书馆 PDF 9787100084864 出版时间:2011.pdf 【PDF电子书】2023-03-22简介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英文本 瞿同祖著 北京:商务印书馆 PDF 9787100084864 出版时间:2011.pdfhttps://www.bigflyn.com/dl/1638337290398482432.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24年修订版全文)附高清PDF第二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https://www.xinmizhuce.com/law/8979.html
10.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20230330.doc《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祖根据其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讲稿改写的.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家族;第二章:婚姻;第三章:阶级;第四章:阶级(续);第五章:巫术与宗教;第六章: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瞿同祖在导论中提出,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他https://m.renrendoc.com/paper/257176651.html
11.中国法制史(第2版)epubpdf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中国法制史》注重叙述并探寻不同时期法制间的渊源关系,法制与社会的交互影响,法律文本与法律实践间的差异。全书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同时具有学术思考的深度,足以给读者带来诸多中国法制的历史启迪,是法学本科生与硕士生教材的上等之选。 作者简介 邓建鹏,男,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曾在《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11754169
12.《半月谈》2017年第3期(pdf版下载)2016年8月,由36个国家级经开区共同发起的中国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在天津成立。 “宁舍短期经济小账,也要保环保社会大账。”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程果表示,开发区不应是产业结构落后、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污染的代名词,青山绿水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结合体,而应是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引领者。 专家视角:更催http://www.sdgwy.org/html/slzl/qt/201708/80_37924.html
13.2017年半月谈第2期半月谈2017第2期文章汇总朱勇告诉半月谈记者,道德法律结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是基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对于民族优秀传统的弘扬。 市场经济需要德治与法治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涌人,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以及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一定冲击,法律和道德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http://www.chinagwy.org/html/slzl/qt/201708/92_210675.html
1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个人查重>>个人AIGC检测>>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30条 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5年02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JFL199502021.htm
15.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推荐(ishare大多都有pdf下载)17. 法律之门 作者: [美] 博西格诺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评语: shumi1推荐:虽然这是美国法学院的教科书,但你完全可以当作案例故事书来读。一书在手,足以应付你在中文网络环境中可能遇见的关于美国法律的问题。 18. 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 [美]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https://www.douban.com/note/318089932/
16.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与反思从学术史的角度讲,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绝对可以称得上命运多舛。早在民国时期,孟德斯鸠、庞德、耶林等学者的著作就已经被译成中文,[1]即使是在举国动荡的1940年代,瞿同祖先生依然在西南边陲的简陋条件下写出了旷世之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然而,20世纪中后期的几十年社会变革却让民国学者所开创的社会科学研究传统https://www.pkulaw.com/qikan/aa2d6b566791de900bf90307c6dc1c5ebdfb.html
17.2022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导师简介(4)《语言的变迁与法律文化的生成与转型:从汉语言透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年度重大科研项目招标课题,项目负责人霍存福,项目批准号:06JJD820003,经费20万元。结项。出版专著:《汉语言的法文化透视》,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240千字。 https://law.synu.edu.cn/2022/0425/c2512a81948/page.htm
18.2025刘勖雯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网课教程3_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_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df 文化专题(拿课本做笔记)-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mp4 第4章:法律专题(拿课本做笔记) 1_第一讲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一 1_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pdf 法律专题(拿课本做笔记)-第一讲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https://www.aixue666.com/46397.html
19.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活动的投资者和投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活动的投资者和投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7.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https://www.shuashuati.com/ti/be9fb1b360cd49af99addb076daa8b0f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