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度)国内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政治思想建设固本强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心用情宣传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龙江实践。

3.2022年度获奖情况

2022年,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获得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称号;在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在第17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中,1人获长江韬奋奖;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播剧《中国北斗》和电视剧《超越》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极光新闻客户端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新时代·新品牌·新影响”广电媒体融合新闻品牌。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道总专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新闻联播》播发报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打造科级三江端稳中国饭碗》

2.舆论引导

《新闻联播》全国两会云访谈:《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专栏《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四大规划”网上发布厅、能力作风建设频道、抖音话题“全民战役平安过年”

3.舆论监督

极光新闻策划推出的“信的力量——极光新闻315特别策划”,以视频直播形式在移动端全天候播发深度调查报道,连续打造《这个“金墩墩”,咋就这么贵?》《可疑的“公用车”》等系列深度报道,对不良现象进行曝光,彰显媒体建设性监督价值。《新闻夜航》特别节目“深度3·15--如此二手车”披露个别二手车市场“隐秘的角落”,报道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第一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

“信的力量”--极光新闻315融媒直播

《新闻夜航》特别节目“深度3·15--如此二手车”

4.对外传播

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以及“2022世界5G大会”、“四大产业”规划等重大主题主线宣传任务,依托外宣节目、新媒平台和海外端口,多角度做好宣传报道,展示龙江大地良好发展态势,推动真实的中国走向世界。纪录片《我们的男孩》(英文版)在英国、匈牙利等海外媒体播出,纪录片《拉林河畔》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全球发展视听共享”评选展映活动。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始终把壮大主流舆论声势,增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作为核心任务,推动“一横”“一纵”“一矩阵”“一中央厨房”全媒矩阵格局建设,构建起上下通联、信息共享、立体覆盖的全媒新格局。“一横”就是实现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志愿服务枢纽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融合贯通;“一纵”就是实现中央媒体、省市县融媒体中心贯通;“一矩阵”就是贯通台、网、端、微、屏等平台矩阵;“一中央厨房”就是通过建设省全媒体中心指挥调度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全媒体视听内容、新闻节目生产决策、指挥调度中枢。

2.融媒体报道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通过建设省全媒体中心指挥调度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全媒体视听内容、新闻节目生产决策、指挥调度中枢。平台分为全媒体生产管理系统、全媒体生产制作系统、全媒体信息汇聚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基础硬件系统、信息共享平台机房基础设施共5部分,满足“策、采、编、发、评”一体化生产发布流程需要。推进省市县三级融媒贯通平台高效联合纵深化建设,完成极光新闻客户端、县融平台、市融平台、媒资外网数据、应急广播数据的接入,初步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融媒体平台互通相融功能。完成省市县媒体融合发展平台分别与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省志愿服务枢纽中心平台的互通相融工作。

省全媒体中心指挥调度平台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2.社会服务

2022年,《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以“日播+直播”形式打造政务服务类节目新样态,全年累计回复解决问题25000多件,专场直播观看量超过800万次,点赞量超过5400万次。真正做到“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专场直播观看量超过800万次,点赞量超过5400万次。

交通广播《直通998》栏目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年为听众解决久拖不决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400件;“爱心送考”公益活动被评为首届黑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新闻法治在线》栏目推出“在线记者办实事”专栏,为观众及网友解决烦心事300余件。

黑龙江交通广播《直通998》主持人欣丽采访中

3.公益活动

(1)积极开展各类公益宣传。围绕政策信息以及疫情防控、交通路况、天气预报、防灾减灾、节日服务、健康常识等方面策划公益宣传310多条,在广播电视端统筹排播近29.3万次;制作播发短视频、海报、微推等新媒公益宣传410多条。

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和乐村驻村工作队向困难群众捐赠物资

黑龙江交通广播为留守儿童捐赠爱心书包

(3)助力乡村振兴。在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联合全省67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18期“乡音话振兴”融媒产品,以全省各地代表性人物“话”家乡的新变化、新方向,展现各地的奋进脚步和新风貌。

助力乡村振兴融媒体产品--“乡音话振兴”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农业新闻》播发报道《三八妇女节遇见最美的你》

2.灾难和事故报道

东北网应急频道

3.以人为本

新闻栏目和新媒平台围绕“疫情防控”做好宣传报道,通过专家权威发声、全方位宣传,增强群众抗疫信心,助力打赢龙江防疫战;多角度宣传防疫典型,用“有温度”的语言讲好防疫暖心故事。极光新闻客户端开设《同心同德共同抗疫》专题,营造共同抗疫、众志成城的良好舆论氛围。黑龙江交通广播号召全省800余个临街商家、企事业单位挂牌加入“998爱心驿站”,积极为群众提供援助服务,同步推出“爱心驿站地图”小程序,实现了“一键定位、一键呼叫、一键导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全媒矩阵全力做好典型、模范的宣传报道,以润物无声的节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黑龙江省青年先优模颁奖典礼和第十届“龙江楷模”发布仪式等活动,宣传好龙江榜样;打造《燃烧吧!青春》《加油!新时代》《青春之歌》等多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燃烧吧!青春》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黑龙江卫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目《燃烧吧!青春》

2.传承繁荣优秀文化

电视节目《爱上这座城特别节目“爱上这条江”》获评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第三季度创新创优节目。文化节目《一起传承吧》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手段,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邀请不同领域的年轻嘉宾,带着观众走进非遗传承地,接触非遗传承人。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激发了观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尊重,让非遗文化与时代相融共进,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黑龙江卫视《一起传承吧》

黑龙江卫视《爱上这座城特别节目“爱上这条江”》

3.促进科技创新

积极报道科技成就,普及科学知识。黑龙江卫视《新闻联播》播发报道《黑龙江:为春耕插上科技翅膀》《李隆球:拼搏求索见“微”知著》等科技创新报道;《帮忙》栏目与农科院、黑龙江省畜牧总站等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为农民朋友答疑解惑,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承办“2022黑龙江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并在“极光新闻”客户端进行直播,全网观看量突破170万人次。

《新闻联播》播发报道《黑龙江:为春耕插上科技翅膀》

七、安全责任

1.安全播出

全年完成电视播出61000余小时,广播播出60000余小时,重点网络直播300余场次,圆满完成全年全台广播电视及网络视听安全播出工作,零事故、零误差完成二十大重保期安播保障工作。

2.健全完善安播保障

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健全管理监督检查奖惩机制,构建安全工作统筹协同系统,确保各项安全,为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统筹做好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以及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保障期全台宣传安全和生产安全检查工作,节目、报道、融媒产品严格执行三级审稿、重播重审等制度,定期梳理制作播出等各环节风险点,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办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

3.建立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做全做细故障应急处置预案,全省应急广播加入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有序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台安播工作整体协同性。定期召开全台安全工作会议暨消防安全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组织开展防暴恐内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2.维护社会公德

3.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新闻从业者采编行为,记者采访时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质疑和投诉积极调查,给予正面回应,保障群众依法举报投诉的渠道畅通。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和薪酬福利

2.规范使用新闻记者证

严格规范证件使用,组织新闻采编人员开展新闻记者证培训、考试组织、申领、核验、注销排查等工作。及时收回离职、离岗人员的新闻记者证,按时为新闻采编人员办理新闻记者证的年度核验贴标和换发手续。

3.开展员工培训研讨,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组织开展“龙广电大讲堂”专题讲座37期;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活动,通过开展“电视新闻类播音员主持人挑战赛”,提升主持人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实施“导师制”培养青年人才,全年累计培训近10000人次。组织“解放思想、振兴发展”专题研讨14次,全力推动融媒转型发展。进一步创新融媒培训,针对各县市宣传部门及县融媒体中心,全年共组织培训近100场,超过5万人次参与。

组织开展“龙广电大讲堂”专题讲座37期

十、合法经营责任

1.遵守法律,遵守国家发布的有关法规文件

在各类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发布的规范文件,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认真履行合法经营职责,积极推行制度规范化、经营专业化、运作市场化,保障全台经营活动依法合规。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在机构设置、考核等方面实施采编经营分线运行,专岗专职,严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经营活动由产业集团、运营公司运作。新闻宣传杜绝商业、经济等因素影响,保持媒体公益属性,推动媒体报道和经营事业协调发展。

十一、后记

1.上一年履行社会责任不足的改进

针对2021年度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改进。针对优质内容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坚持新闻立台、内容为王。持续深入基层挖掘鲜活典型,提升新闻报道引领力;同时加强广播电视和新媒端的节目策划,全面提高优质节目供给能力;针对融媒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建立适应全媒发展“纵横贯通”的新闻生产传播模式,实现省内各级媒体在重大报道项目中可做到“统一指挥、快速采集、多类型制作、多渠道传播”,牵动省市县三级融媒机构真正融起来、动起来、用起来;针对员工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围绕新闻采编、节目制作、新媒产品制作、活动策划、产业经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实施“大练兵工程”,全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

2.2022年不足之处

面对发展新形势、舆论新生态、宣传新任务,还存在融媒宣传体系不够健全、优质内容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助力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的短板和不足。

3.改进措施

下一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将锚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目标任务,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紧扣全省发展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实施提振信心、助力产业、树立形象、宣推品牌、服务群众等宣传工作,履行媒体责任,加快改革创新和融媒转型,在努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龙江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THE END
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第一章家族上第一节 家族关系 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亲属关系只从父亲方面来计算,母亲方面的亲属是被忽略的,他的亲属我们称之为外亲,以别于本宗。以父宗而论,凡是同一始祖的直系后裔,都属于同一https://www.jianshu.com/p/065041e9707b
2.《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瞿同祖著)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作者:瞿同祖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最新《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就http://product.dangdang.com/21039569.html
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20240321001934.pdf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第一章家族 1 一、家族的界定 【本节提要】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血缘关系有许多内涵相近但各有侧重的指称: 例如宗、族、宗族、母党、妻党、亲戚、家、家族……这些词语所涵盖的范围有 交叉又有区别。读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首先必须要清楚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21/7136113135006054.shtm
4.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电子书下载 PDF下载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高清PDF下载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txt下载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电子书下载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中华学术精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downloadhttps://topbester.com/ebook/download/15143.html
5.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与反思从学术史的角度讲,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绝对可以称得上命运多舛。早在民国时期,孟德斯鸠、庞德、耶林等学者的著作就已经被译成中文,[1]即使是在举国动荡的1940年代,瞿同祖先生依然在西南边陲的简陋条件下写出了旷世之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然而,20世纪中后期的几十年社会变革却让民国学者所开创的社会科学研究传统https://www.pkulaw.com/qikan/aa2d6b566791de900bf90307c6dc1c5ebdfb.html
6.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描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思想保证。 内容: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7.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本网推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这本由瞿同祖所著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 本书目录 第一章 家族 https://www.ccdi.gov.cn/shudan/bwzp_sd/201411/t20141102_160060.html
8.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豆瓣)《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另二章来讨论社会阶级。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004646/
9.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库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专著,是作者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讲授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的讲义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最早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实施情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34995
10.2024年的中国与世界·法学篇2023年,中国一直在贡献。2024年,中国必将贡献得更多。(阅读原文) 【特别说明:本版稿件按照来稿顺序发布】 关键词:2024年的中国与世界;法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翁腾月】https://www.cssn.cn/fx/fx_tpxw/202401/t20240126_57308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