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天正式施行!中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敢当锐评】
编者按
齐鲁论剑,安邦护民!
齐鲁石敢当每半年举办一次“敢当最锐评”评审活动,每年第四季度将举办全国范围的优秀网络法治短评评选活动。
还等什么?快来参与吧~
敢当锐评第37期
《民法典》的地位与贡献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不仅实现了几代法律人的梦想,展示了中国的民族法治自信、法律制度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
《民法典》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法治自信。民法典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表达其法治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重要载体,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法典都隐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虽然汲取了诸多国家民事法律和法典的立法经验,但民法典的编撰始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时代需求,立足于书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叙事。我国《民法典》系统表达了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法治关切和中国态度,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民族法治自信。
《民法典》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自信。民法典编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保障了民法典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民法典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中心,以确认人民的权利为导向,“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民法典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市场化和法治化水平,激发了制度创新的内生动力,增强了世界对中国法治道路和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信心。民法典以“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为出发点,倡导“依法行政”和“公私法协同治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自信。民法典作为市民社会的百科全书蕴含了丰富的法治文化内涵。首先,《民法典》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展开。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法治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我国《民法典》第1条开宗明义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和基本价值导向,并通过民法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地融入到整个民事法律体系中,开创了核心价值观进入私法的先河,彰显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独特民族法律文化品格。其次,民法典作为人民权利的宣言书,通过广泛确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人身权以及人格权等各项民事权利,宣示和强化了“权利文化意识”,对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再次,我国民法典充分吸收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与现代民事法律规范技术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典文化。
2020年是极具挑战和考验的一年。在疫情肆虐、百年变局的历史开合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凸显了中国的大国自信和法治态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法治建设汲取世界先进法治经验的从容气魄和立足本土,锐意创新,塑造中国法治特色的信心和勇气,为“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交上了一份合格的中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