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2020是怎样的?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一、是合法行政。《纲要》把合法行政作为依法行政六项基本要求的第一条予以明确规定,它强调的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时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合法不仅指合乎实体法,也指合乎程序法,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主要内容包括:

(1)行政主体合法。即必须是依法设定的,并具备相应的资格,只有具备法定资格要件的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才是合法的行政行为,任何没有法律依据的职权都是不应存在的。

(3)行政行为合法。即行政行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手段、方式和程序进行,任何一个行政行为必须以法律规定的事实要件为基础,而每一个事实要件必须由相应的事实佐证,每一个事实佐证必须经得起审查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反驳与质证。这就是我们说的,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是合理行政。《纲要》在规定合法行政之后又明确规定要合理行政,这主要是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合理行政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权领域。由于自由裁量权是一个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权力,所以更容易被滥用。为了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必须在肯定和授予自由裁量权的同时,通过法律对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必要的监督、约束和控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还必须合理。合理行政的基本要求是:

(1)行政的目的、动机合理。任何法律、法规、规章在授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时都有其内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和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正确理解法律的意图和精神实质,必须与法律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国家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相一致。

(2)行政的内容和范围合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一般都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只能在法定的内容和范围内行使管理权。不能滥用和擅自扩大范围。

(3)行政的行为和方式合理。行政权特别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符合人之常情,包括符合事物的各项规律,符合人们普遍遵守的准则,符合一般人的正常理智判断。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不能为了自身的管理方便而不顾当事人的权益,应当尽量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4)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合理。这是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必须是最轻微的。比如实施行政处罚时,面对多种可能选择的行政手段和措施,应按照必要性,适当性和比例性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对公民个人权利损害最小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得采取激烈手段。同时,任何干涉措施所造成的损害应当轻于达到行政目的所获的利益。

三、是程序正当。《纲要》把程序正当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主要是要求行政机关按照正当的法律程序行政,执法不仅要公正,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公正(如告知、听取申辩、说明理由、回避等)。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法定保密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程序正当的核心是要通过合适的程序安排根除和避免那些可能导致不公正结果的因素。事实上,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实体公正的实现有赖于程序公正来保障。没有程序的公正,就不可能有实体的公正。程序正当的两个主要要求:

(1)行政程序要公开。主要内容包括行政依据公开,行政信息公开,行政过程公开,行政决定公开。

(2)要保证当事人的参与权。即要保障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使行政相对人能够对行政行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并使这种意见受到应有的重视,以此来促进行政主体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行政决定。

四、是高效便民。《纲要》规定行政机关做到高效便民,是强调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律的宗旨行政。高效是衡量行政机关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行政机关能否真正落实服务于民宗旨的重要环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只有高效行政,才能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纲要》对高效便民的具体要求有:

(1)行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应从方便老百姓办事出发,把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行政管理的根本宗旨,而不应把行政管理看作是限制老百姓的工具和手段。

(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尤其是对法定职责应及时履行。

(3)行政机关应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对办理的事项不能久拖不决。

五、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和法律约束,而且也是政府机关行使行政权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依法行政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义务与责任。《行政许可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行政领域的诚实信用、信赖保护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行政机关必须做到:

(1)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因客观需要确需变动的,要尽可能事先规定过渡期,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明确的预期。

(2)制定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决定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3)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撤回或者变更。但由此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予以补偿。《纲要》继承了《行政许可法》的成果,并把这一原则扩大使用于所有的行政领域,要求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律的本质行政。作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有明确了诚实守信是依法行政的要求、义务和责任,才能更自觉地推进依法行政。

六、是权责统一。《纲要》把权责统一规定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顺应了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的发展趋势。按照这一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职责行政,行使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落实这一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做到:

(1)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统一。行政职权是公权力,法律授予行政机关职权实际上是赋予行政机关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擅自放弃和不履行法定职责,就是失职和渎职,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此,任何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不能只强调自己的权力,不履行应有的责任。更不能有利时争夺权力,无利时互相推诿。

(2)行政主体和责任主体一致,即行政责任必须由行政活动的主体担其名,负其责。因为任何行政活动都是通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因而对行政行为的后果在内部要分清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各自的责任,应属行政机关承担的责任不应由工作人员来承担,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政造成后果的,应由行政机关或有关机关依法追究经济和行政责任。

(4)自觉接受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确保违法受追究。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要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要重视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创新政府内部的监督机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完善行政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对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造成行政管理相对人损失的,一定要依法予以赔偿。

行政机关是依法行政最基本的主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一切行政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因此,只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循《纲要》规定的六项基本要求,坚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自觉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始终绷紧依法行政这根弦,就一定能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诚信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目标。

行政处罚决定书出错如何纠正

强制拆除是行政处罚行为吗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简介:

杨磊律师,毕业于甘肃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于毕业当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毕业后即在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工作。具有良好的正规法学教育背景,较丰富的律师实务经验、深厚的法学理论素养。办案认真、负责,能够准确把握案件法律关系的重点;为人和善,能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沟通。

THE END
1.我来告诉你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让小明带你一探究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law,它规定了国家政体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国家机构以及各级政府职权范围,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宪法是最高层面的法律,是其他所有法律和行为准则的基础。 行政 法規 行政 法規通常由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现行有效的行政程序制定出来,用于管理具体事务,比如税收政策、环境保护措施等。这类 法規往往https://www.fhykpfauy.com/shui-chan-yang-zhi-zi-xun/513864.html
2.普法宣传学宪法,讲宪法——以宪为纲,知法守法同样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比如有维护国家统一安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有服兵役的义务、有纳税的义务等等,这些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都是由宪法直接规定的。这些都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法律:我国已建立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明确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认清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是http://zgb.ypi.edu.cn/2024/1203/c1895a88747/page.htm
3.滴滴因违反我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被处罚11.9亿美元,这基本法律要求 六大合法性基础 十大关键合规要求 重要合规环节 数据主体权利介绍 GDPR措施 数据合规红线 处罚条例 GDPR处罚金额 个人信息保护法处罚金额 参考链接 前言 随着智能汽车的增多,汽车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前有滴滴因违反我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被处罚11.9亿美元,这一记录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数https://blog.csdn.net/aylr2015/article/details/135475301
4.咸阳市人民政府答: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基本知识 11.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周期是什么? 答:2019年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https://www.xianyang.gov.cn/ztzl/rdzt/hyfzjsjsfzzf/sbjsfcjdt/202402/t20240221_1734883.html
5.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积极作用北大法律信息网“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805
6.教师资格证(小学)思维导图模板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人事:两席一监两高三提名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 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ee0eccf07912929cb392b51
7::孙宪忠:中国民法典国家治理职能之思考摘要:编纂民法典是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一,民法典的编纂就是要为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民法完成国家治理使命,依靠的是它的法律规范,也就是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民法中的法律规范涉及社会每一个自然人、每一个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体,而且也涉及他们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所以民法典在我国整个http://iolaw.cssn.cn/zxzp/202012/t20201215_5232701.shtml
8.住宅应具备那六大基本功能?最权威的购房指南法法律频道 一套住宅应具备六大基本功能,即起居、饮食、洗浴、就寝、储藏、工作学习,这些功能根据其开放程序可以大体分为公(动)、私(静)两区。 公共区:供起居、会客使用,如客厅、厨房、餐厅。 私密区:供处理私人事务、睡眠、休息用,如卧室、卫生间、书房等。 这些分区,各有明确的专门使用https://www.lawtime.cn/info/fangdichan/fdcnews/200810133049594.html
9.“中国法学60年”光明日报新中国成立60年来法学六大问题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法学,特别是1957年到1978年这20余年里,法学界的一系列争论都涉及三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要不要法制(法治)、党大还是法大、法律有没有继承性。这三个问题可转化为三对关系,即:社会主义与法制的关系、党与法的关系、旧法与新法的关系。1957年“反右”以前的https://www.gmw.cn/01gmrb/2010-02/09/content_1052852.htm
10.何挺:法学研究中裁判文书运用的方法论检讨——以刑事法文献为例的鉴于目前裁判文书的运用在我国法律实证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其实也充分反映出我国法律实证研究整体上在遵循基本研究规范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通过对方法和技术规范的倡导、相应学术伦理规则的建立来逐步解决。 (三)运用裁判文书的特殊方法论 http://www.hbsfxh.org.cn/index.php/fxyj/144.html
11.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法的六大基本原则 1、合同法的六大基本原则包括自由原则、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有偿原则和诺言必践原则。合同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基本法律关系,它规范了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 2、法律主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当事人依法https://www.fljg.com/news/578814.html
12.电影《消失的她》六大法律谜团探寻丨观影学法(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在被宣告为失踪人后,由法院指定财产代管人为其代管财产。其中,财产代管人的范围包括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当代管人有争议的,由人民法院指定依据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的的人代管。因此,遵循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的原则,即使影片中的何非是李木子的丈夫,也不是https://www.lvxinnews.com/details/e709150a-1f0e-420e-8bea-ac542eb67386?navigationName=%E4%B8%93%E4%B8%9A%E6%96%87%E7%AB%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