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式条款,格式条款有哪些法律特征?合同签订沈阳合同纠纷律师

格式条款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上称谓有所不同,在德国法上称为一般交易条款,法国法上称为附合合同,英国法上称为标准合同,我国台湾地区称为定型化契约。我国合同法采用了格式条款的概念,根据合同法第39条,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二、格式条款有哪些法律特征

(一)格式条款是由当事人一方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这就是说,格式条款在订约以前即已经预先拟定,而不是在双方当事人反复协商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

(二)格式条款适用于不特定的相对人由于在格式条款的订立中,与条款的制订人订立合同的人都是社会上分散的消费者,他们具有不特定性。

因此格式条款是为不特定的人拟定的,而不是为特定的某个相对人所制定的。如果一方根据另一方的要求而起草供对方承诺的合同文件,仍然是一般合同文件而不是格式条款文件。当然,在不特定的相对人实际进人订约过程以后,他事实上已由不特定人变成了特定的承诺人。正是因为格式条款将要适用于广大的消费者,因此对格式条款的规范,对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格式条款是为不特定的人拟定的,因而,格式条款在订立以前,要约方总是特定的,而承诺方都是不特定的,这就与一般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在订约前均为特定的当事人有所不同。

(三)格式条款的内容具有定型化的特点所谓定型化的特点,是指格式条款具有稳定性和不变性,它将普遍适用于一切要与格式条款提供者订立合同的不特定的相对人,而不因相对人的不同有所区别。

一方面,格式条款文件,普遍适用于一切要与条款的提供者订立合同的不特定的相对人,相对人对合同的内容只能表示完全的同意或拒绝,而不能修改、变更合同的内容。因此格式条款也就是指在订立合同时不能协商的条款;对于格式条款,相对人只能表示“要么接受,要么走开”。另一方面,格式条款的定型化是指在格式条款韵适用过程中,要约人和承诺人双方的地位也是固定的,而不像一般合同在订立过程中,要约方和承诺方的地位可以随时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可见,格式条款的主要特点在于未与对方协商。我认为,对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应理解为格式条款是指在订立合同时不能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因为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并不意味着条款不能与对方协商,某些条款有可能是能够协商确定的,但条款的拟定者并没有与对方协商,而相对人也没有要求就这些条款进行协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条款便属于格式条款。例如,某开发商在与买受人订立了期房买卖合同以后,又制订了一份补充协议,发给各买受人,要求各买受人签署该补充协议,以后买卖双方当事人就补充协议条款发生争执,一些买受人认为其误以为该补充协议为格式条款,因此未与开发商协商其中的一些条款,但要求将该补充协议作为格式条款对待。我认为,格式条款只是指不能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的这,特点使它与某些双方共同协商参与制订的合同条款不同,后一种合同虽然外观形式上属于格式条款,但因其内容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因此,仍然是一般合同而不是格式条款。

(四)对人在订约中居于附从地位格式条款文件在订约以前就已经预先拟定出来,而不是在双方当事人反复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相对人并不参与协商过程,只能对提供者提供的格式条款;概括地予以接受或不接受,而不能就合同条款讨价还价,因此,他们在合同关系中处于附从地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许多学者也把格式条款称为“附合合同”。

在加强对格式条款的规范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方面,我国《合同法》设立了三项重要规则:一是明确格式条款提供者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二是禁止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利用格式条款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和排除对方主要权利;三是在解释格式条款时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这些规定不仅对于经济上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的权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限制公司与企业滥用经济优势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扩大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适用范围,显然对消费者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我国法律的特征有哪些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规范的男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严谨性.它有特殊的逻辑构成.构成一个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每一个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行为模式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所提供的标准和方向.其中行为模式一般有三种情况: (1)可以这样行为,称为授权性规范; (2)必须这样行为,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8c96e185cbd002e662a35f5a225ceede.html
3.我国的宪法具有哪些特征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能够在我国的整个法律制度当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毋庸置疑肯定是我国的宪法,在上学的时候,大家就学习到过宪法才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宪法所具备的那些特征是其他法律根本就没有的。可现在很多人可能自己也不是特别的清楚我国的宪法具有哪些特征?所以小编可以告诉大家,宪法所包含的特征主要就是相对稳定,具有纲领性,而https://www.lawpa.cn/changshi/541978.html
4.宪法的特征有哪些律师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征如下: 1、普遍性与特殊性; 2、政治性与法律性; 3、民主性与科学性; 4、稳定性与变动性; 5、民族性与世界性。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三大基本特征如下: 1、在规定的内容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https://m.110ask.com/answer/2391318293177255829.html
5.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特征有哪些刑事诉讼法主要是法律机关用来调整刑事问题的法律文献,主要规定了犯罪行为有哪些以及相应的惩处措施,也明确指出了当公民受到侵害时维权的途径与方法。那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特征有哪些?接下来,请紧跟小编的脚步,一起去了解刑事诉讼法。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特征有哪些? https://www.64365.com/zs/873523.aspx
6.普法2020年12月4日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有哪些主要特征?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 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http://gz.sues.edu.cn/b0/a4/c133a45220/page.htm
7.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十三、法律的特征: l、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8.李文静:中西法律文化的特征理论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传统法律文化究竟有哪些益和弊,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要探讨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意义,首先必须明确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与现代法治文化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践进行分析。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027/c40531-2591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