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WiFiAPP的三宗罪: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

当免费WiFi的覆盖率不高,手机流量不能满足人们畅游网络时,免费WiFi应用便应运而生。尤其在近两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而备受年轻人追捧。

WiFi万能钥匙、WiFi伴侣以及WiFi免费通是这类应用的代表。

诚然,这类应用的出现给广大受流量困扰的人们带来了福利,也确实解决了部分人上网难的问题。然而“不限时、不限量地畅游移动互联网”听上去很美好,但其弊病也不容忽视。

用户体验:没那么美好

虽然这些应用号称内置上万条甚至几十万条热点数据,但是把目光放到全国范围来看,这远远不够。因此也就出现不少用户使用时无法找到免费的WiFi,以致于评价这应用为“垃圾”的情况。

事实是,这类应用只能满足一部分用户在特定地点的需求,不可能讨好所有的人。而且就算有的显示能接入,但由于密码过期或其他网络原因,会导致无法连接网络,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据业内人士指出,此类提供免费wifi的软件,就是利用网友上传的或软件开发者掌握的WiFi密码建立数据库,当用户使用某WiFi热点时将数据库中的密码输入。如果WiFi提供者的密码更新了,也就无法连接了。

运作模式:免费的代价

无论是提供wifi热点密码,还是免费使用电信运营商的WLAN热点,都需要一定的商业模式来支撑。

更重要的是,虽然这类应用一开始是免费的,但之后是否会为了利益而内置第三方吸费软件,甚至窃取用户隐私,都很难下定论。

法律风险:游走在灰色地带

此类应用由于许多积分限制,网上多有破解版下载。但是破解版应用的安全性很值得怀疑。

如果有人利用此类软件获取WiFi密码进行黑客行为,从而窥探隐私,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重大泄密,法律后果可能很严重。

THE END
1.法治网《让宪法宣传可看可学可听》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41205Articel03010GN.htm。 媒体刊载http://www.sdcourt.gov.cn/zzszqfy/387414/387366/30607627/index.html
2.“云”端普法,奏响法治宣传强音近年来,各地依托“宪法宣传周”,瞄准与群众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条讲析、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在网上开展了一场场量身定制的“宪法+身边法”宣传活动,为网民搭建起法理与生活的桥梁,做到人民群众需要在哪,普法内容就跟进到哪,让广大群众充分沐浴到宪法的阳光,使宪法持续温暖人心、滋润人心、振奋人心。http://news.jschina.com.cn/yw/202412/t20241205_s67517557e4b0f0d4eed5edfc.shtml
3.构建数智治理新生态,助力法治中国强根基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宝贵,中央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宪法教研室副主任刘素华,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主任迟志禹,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梁新等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司法便民平台2.0版”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36326.shtml
4.《新华字典》App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知识付费”三大法律问题“知识付费”三大法律问题如何破解 连日来,围绕知识付费的新闻颇多,由此引发的讨论也不少。 其实,自2016年起,知识付费便开始迅猛发展,一些与知识付费有关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答非所问是否违约 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发布的《2016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提到,知识付费的形成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普及,更是源自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20/c49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