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先生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在攀枝花市、凉山州会理市等地从事建筑工程的多名居民,他们分别向付某转账了3万至6万元不等的工程保证金,付某承诺未进场将全额退还。
对此,律师认为,若付某收取保证金时并不具有资质或资源能够承揽或介绍案涉业务,却谎称其能够将该业务交给付款人,那么其系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当其承诺的“进场”“施工”“退款”条件成就而拒不履行时,其行为或已触犯诈骗罪。
市民投诉:
多人预交数万元工程保证金后,“老板”消失了
张先生说,他平时主要在攀西地区做一些房屋外架工程。今年1月初,他经中间人周某介绍,认识了付某。
付某告诉张先生,西昌有几处建筑工地即将开工,他有内部关系,可以帮忙介绍工程,但需要预交几万元的工程保证金。
当时,付某还带着张先生一行,去了西昌市城区的两处建设工地进行现场查看。“他当时带着我们去两个工地外面转了几圈,说这就是他可以承揽的工程,想着是熟人介绍的,我们也都相信了。”张先生说。
说起这张借条,张先生颇为懊悔,“我当时就觉得他不应该是打借条,他说其他所有班组都是出的这种借条。我觉得是熟人介绍,应该信得过,就没有再多追究,没想到他当时就在给我们挖坑了。”
家住四川资阳的李先生是做塔机电梯设备承包业务的,他也是经人介绍认识了付某,“他说他在西昌有项目,可以跟我合作,将工程承包给我。”
和张先生、李先生一样,还有一名攀枝花市民表示,付某也通过上述方式,在收取了6万元的工程保证金后消失。
现场走访:
有多人找到工地声称被骗,警方称属经济纠纷不予立案
张先生说,在支付保证金时,付某提供了他本人的身份证照片,地址显示,他家住凉山州冕宁县河边镇险峰村,“现在他音讯全无,我们想要去这个地址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的踪迹。”
12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与张先生一起来到了险峰村,寻访到了付某的亲属。
据付某的嫂嫂介绍,付某已经有多年没有回过家了,前些年他父亲去世时,他还和哥哥打过一架,“从那以后两家人就断绝关系了。”
当天下午,张先生和记者来到了西昌城区某工地。张先生说,当时,付某声称缴纳保证金的,就是这里的工程。
现场,一名施工现场负责人在经过核实后明确表示,该工地没有付某这个人,也没有人认识付某,“正规的工程不会让交保证金的,如果你们被骗了,建议去派出所报警。”
工地上的一名安保人员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来,有不少人来到工地上咨询,声称经人介绍可以承包这里的工程,并缴纳了保证金,“可能被骗的不止你们。”
律师提醒:
若存在“以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或已触犯诈骗罪
据张先生介绍,除了他和李先生等人,还有多人向付某支付了保证金,总金额可能有30余万元,都只收到了借条,“我们已经委托了律师,准备向法院提起诉讼。”
封面新闻记者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发现,付某有3条被执行信息,其中2条在冕宁县人民法院,1条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
“综上可知,本案是否构成诈骗还需要警方进一步侦查予以确认,而如果警方不予立案,则控告人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复议,同时有权向检察部门控告。”林小明建议,作为付款人自身,也应当在付款前尽到谨慎审查义务,要求对方出具相应资质或资源的证明,尽量与正规合法的主体签订协议或者达成合作。
原标题:诈骗还是借款?男子收取10万余元“工程保证金”后消失四川、云南多人报警未获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