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警现场演示查询案件方法。本报通讯员杨景亮摄
本报记者李松黄洁
据北京市公安局最新的统计显示,今年3月至6月的试运行期间,北京警方已经公开了刑事案件9000余起、治安案件19000余起。而从7月1日至7月5日,全市公开的“两类案件”总量就达到了600多件,其中,群众评价为“满意”的占到了80%以上。
网上网下可随时查询
在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丰盛派出所,“立案公开”已经成为每位办案民警的工作习惯。从去年11月起,丰盛派出所就作为首批试点的基层派出所,开始逐步推行“立案公开”工作。
走进丰盛派出所的接待大厅,记者注意到,一台崭新的“警务公开查询机”就立在门边,通过查询机,查询人员可以直接连入“北京市公安局立案公开查询系统”,通过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在报案时系统自动生成的密码,即可立即查询到自己案件的办理情况。
能公开的案件全公开
执法办案由群众监督
“立案公开”的推行,对群众来说无疑增加了便利,对一线民警来说却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压力。原来,派出所可以“关起门”办案,可立案公开后,要求民警办案的每一步都要录入执法办案系统,并随时向群众汇报案件进展,将民警的工作时刻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孙威说,起初,很多对电脑不是很熟悉的民警都感觉压力大,可慢慢地掌握了办案系统的操作后,也逐步感受到了信息化的便利。北京市公安局开发的执法办案系统整合了各个警种的各个办案系统,从110受理、立案直到最后的移送起送等整个流程全部进行网上审批、网上办理、网上监督,同时按照要求对应该公开的内容发布至互联网,供群众查询。
“这样不仅简化了案件办理的流程,同时通过公开信息,让群众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警方的工作,避免产生‘我的案子没人管’、‘民警不负责任’等误解,而与警方发生不必要的矛盾,也督促民警规范执法。”孙威说。
记者注意到,在立案公开查询系统内还专门设置了群众评价系统,以便群众对民警出警是否及时、处警是否公正、是否文明等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北京市公安局执法规范化工作组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公安系统已经将其作为办案工作的必经程序。目前,全局民警都在分批分层面地接受培训,完全运行顺畅还需要一个磨合和完善的过程。本报北京7月15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