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提出、接收和处理

第一节向外国请求刑事司法协助

第二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刑事司法协助

第三章送达文书

第一节向外国请求送达文书

第二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送达文书

第四章调查取证

第一节向外国请求调查取证

第二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调查取证

第五章安排证人作证或者协助调查

第一节向外国请求安排证人作证或者协助调查

第二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安排证人作证或者协助调查

第六章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

第一节向外国请求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

第二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

第七章没收、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

第一节向外国请求没收、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

第二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没收、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

第八章移管被判刑人

第一节向外国移管被判刑人

第二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移管被判刑人

第九章附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正常进行,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国际合作,有效惩治犯罪,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外国在刑事案件调查、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活动中相互提供协助,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安排证人作证或者协助调查,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没收、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移管被判刑人以及其他协助。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外国之间开展刑事司法协助,依照本法进行。

对于请求书的签署机关、请求书及所附材料的语言文字、有关办理期限和具体程序等事项,在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规定或者双方协商办理。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外国按照平等互惠原则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不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

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同意,外国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本法规定的刑事诉讼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外国提供证据材料和本法规定的协助。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外国之间开展刑事司法协助,通过对外联系机关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外国之间没有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通过外交途径联系。

第七条国家保障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所需经费。

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外国相互执行刑事司法协助请求产生的费用,有条约规定的,按照条约承担;没有条约或者条约没有规定的,按照平等互惠原则通过协商解决。

第十条向外国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书,应当依照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提出;没有条约或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提出;被请求国有特殊要求的,在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被请求国的特殊要求提出。

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以中文制作,并附有被请求国官方文字的译文。

第十一条被请求国就执行刑事司法协助请求提出附加条件,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由外交部作出承诺。被请求国明确表示对外联系机关作出的承诺充分有效的,也可以由对外联系机关作出承诺。对于限制追诉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于量刑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在对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时,有关机关应当受所作出的承诺的约束。

第十二条对外联系机关收到外国的有关通知或者执行结果后,应当及时转交或者转告有关主管机关。

外国就其提供刑事司法协助的案件要求通报诉讼结果的,对外联系机关转交有关主管机关办理。

(一)请求机关的名称;

(二)案件性质、涉案人员基本信息及犯罪事实;

(三)本案适用的法律规定;

(四)请求的事项和目的;

(五)请求的事项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

(六)希望请求得以执行的期限;

(七)其他必要的信息或者附加的要求。

在没有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情况下,请求国应当作出互惠的承诺。

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文。

第十四条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提供协助: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请求针对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二)在收到请求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于请求针对的犯罪正在进行调查、侦查、起诉、审判,已经作出生效判决,终止刑事诉讼程序,或者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三)请求针对的犯罪属于政治犯罪;

(四)请求针对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

(五)请求的目的是基于种族、民族、宗教、国籍、性别、政治见解或者身份等方面的原因而进行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刑罚,或者当事人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

(六)请求的事项与请求协助的案件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

(七)其他可以拒绝的情形。

第十五条对外联系机关收到外国提出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应当对请求书及所附材料进行审查。对于请求书形式和内容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将请求书及所附材料转交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对于请求书形式和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可以要求请求国补充材料或者重新提出请求。

对于刑事司法协助请求明显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对外联系机关可以直接拒绝协助。

第十六条主管机关收到对外联系机关转交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根据本法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认为可以协助执行的,作出决定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

(二)根据本法第四条、第十四条或者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认为应当全部或者部分拒绝协助的,将请求书及所附材料退回对外联系机关并说明理由;

(三)对执行请求有保密要求或者有其他附加条件的,通过对外联系机关向外国提出,在外国接受条件并且作出书面保证后,决定附条件执行;

(四)需要补充材料的,书面通知对外联系机关要求请求国在合理期限内提供。

执行请求可能妨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关正在进行的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或者执行的,主管机关可以决定推迟协助,并将推迟协助的决定和理由书面通知对外联系机关。

外国对执行其请求有保密要求或者特殊程序要求的,在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主管机关可以按照其要求安排执行。

第十七条办案机关收到主管机关交办的外国刑事司法协助请求后,应当依法执行,并将执行结果或者妨碍执行的情形及时报告主管机关。

第十八条外国请求将通过刑事司法协助取得的证据材料用于请求针对的案件以外的其他目的的,对外联系机关应当转交主管机关,由主管机关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第十九条对外联系机关收到主管机关的有关通知或者执行结果后,应当及时转交或者转告请求国。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刑事司法协助的案件,主管机关可以通过对外联系机关要求外国通报诉讼结果。

第二十二条外国可以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协助送达传票、通知书、起诉书、判决书和其他司法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协助送达司法文书,不代表对外国司法文书法律效力的承认。

请求协助送达出庭传票的,应当按照有关条约规定的期限提出。没有条约或者条约没有规定的,应当至迟在开庭前三个月提出。

对于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接受讯问或者作为被告人出庭的传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负有协助送达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负责执行协助送达文书的人民法院或者其他办案机关,应当及时将执行结果通过所属主管机关告知对外联系机关,由对外联系机关告知请求国。除无法送达的情形外,应当附有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回执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一)查找、辨认有关人员;

(二)查询、核实涉案财物、金融账户信息;

(三)获取并提供有关人员的证言或者陈述;

(四)获取并提供有关文件、记录、电子数据和物品;

(五)获取并提供鉴定意见;

(六)勘验或者检查场所、物品、人身、尸体;

(七)搜查人身、物品、住所和其他有关场所;

(八)其他事项。

请求外国协助调查取证时,办案机关可以同时请求在执行请求时派员到场。

第二十六条向外国请求调查取证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下列事项:

(一)被调查人的姓名、性别、住址、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和有助于确认被调查人的其他资料;

(二)需要向被调查人提问的问题;

(三)需要查找、辨认人员的姓名、性别、住址、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外表和行为特征以及有助于查找、辨认的其他资料;

(五)需要获取的有关文件、记录、电子数据和物品的持有人、地点、特性、外形和数量等具体信息;

(六)需要鉴定的对象的具体信息;

(七)需要勘验或者检查的场所、物品等的具体信息;

(八)需要搜查的对象的具体信息;

(九)有助于执行请求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七条被请求国要求归还其提供的证据材料或者物品的,办案机关应当尽快通过对外联系机关归还。

第二十八条外国可以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事项协助调查取证。

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调查取证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事项。

第二十九条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调查取证时,可以同时请求在执行请求时派员到场。经同意到场的人员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服从主管机关和办案机关的安排。

第三十条办案机关要求请求国保证归还其提供的证据材料或者物品,请求国作出保证的,可以提供。

第三十二条向外国请求安排证人、鉴定人作证或者协助调查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下列事项:

(一)证人、鉴定人的姓名、性别、住址、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和有助于确认证人、鉴定人的其他资料;

(三)证人、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对证人、鉴定人的保护措施;

(五)对证人、鉴定人的补助;

(六)有助于执行请求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三条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作证或者协助调查的证人、鉴定人在离境前,其入境前实施的犯罪不受追诉;除因入境后实施违法犯罪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以外,其人身自由不受限制。

证人、鉴定人在条约规定的期限内或者被通知无需继续停留后十五日内没有离境的,前款规定不再适用,但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未能离境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对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作证或者协助调查的证人、鉴定人,办案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助。

主管机关和办案机关应当遵守协议内容,依法对被移交的人员予以羁押,并在作证或者协助调查结束后及时将其送回被请求国。

第三十六条外国可以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协助安排证人、鉴定人赴外国作证或者通过视频、音频作证,或者协助调查。

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安排证人、鉴定人作证或者协助调查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事项。

请求国应当就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作出书面保证。

第三十七条证人、鉴定人书面同意作证或者协助调查的,办案机关应当及时将证人、鉴定人的意愿、要求和条件通过所属主管机关通知对外联系机关,由对外联系机关通知请求国。

安排证人、鉴定人通过视频、音频作证的,主管机关或者办案机关应当派员到场,发现有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形的,应当及时制止。

在押人员在外国被羁押的期限,应当折抵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判处的刑期。

外国对于协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请求有特殊要求的,在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同意。需要由司法机关作出决定的,由人民法院作出。

第四十条向外国请求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下列事项:

(一)需要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的权属证明、名称、特性、外形和数量等;

(二)需要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的地点。资金或者其他金融资产存放在金融机构中的,应当载明金融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账户信息;

(四)有关查封、扣押、冻结以及利害关系人权利保障的法律规定;

(五)有助于执行请求的其他材料。

办案机关决定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及时通知被请求国。

第四十二条外国可以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协助查封、扣押、冻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涉案财物。

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事项。

第四十三条主管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同意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

(一)查封、扣押、冻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条件;

(三)涉案财物可以被查封、扣押、冻结;

(四)执行请求不影响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五)执行请求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关正在进行的调查、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活动。

办案机关应当及时通过主管机关通知对外联系机关,由对外联系机关将查封、扣押、冻结的结果告知请求国。必要时,办案机关可以对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依法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外国决定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对外联系机关应当通过主管机关通知办案机关及时解除。

第四十五条利害关系人对查封、扣押、冻结有异议,办案机关经审查认为查封、扣押、冻结不符合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的,应当报请主管机关决定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并通知对外联系机关,由对外联系机关告知请求国;对案件处理提出异议的,办案机关可以通过所属主管机关转送对外联系机关,由对外联系机关向请求国提出。

第四十六条由于请求国的原因导致查封、扣押、冻结不当,对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办案机关可以通过对外联系机关要求请求国承担赔偿责任。

请求外国将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返还被害人的,可以在向外国提出没收请求时一并提出,也可以单独提出。

外国对于返还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有特殊要求的,在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同意。需要由司法机关作出决定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

第四十八条向外国请求没收、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下列事项:

(一)需要没收、返还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的名称、特性、外形和数量等;

(二)需要没收、返还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的地点。资金或者其他金融资产存放在金融机构中的,应当载明金融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账户信息;

(五)有关没收、返还以及利害关系人权利保障的法律规定;

第四十九条外国协助没收、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的,由对外联系机关会同主管机关就有关财物的移交问题与外国进行协商。

第五十条外国可以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协助没收、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

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协助没收、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本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事项。

第五十一条主管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同意协助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

(一)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条件;

(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可供执行的财物;

(四)请求书及所附材料详细描述了请求针对的财物的权属、名称、特性、外形和数量等信息;

(五)没收在请求国不能执行或者不能完全执行;

(六)主管机关认为应当满足的其他条件。

第五十二条外国请求协助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提供协助,并说明理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第三国司法机关已经对请求针对的财物作出生效裁判,并且已经执行完毕或者正在执行;

(二)请求针对的财物不存在,已经毁损、灭失、变卖或者已经转移导致无法执行,但请求没收变卖物或者转移后的财物的除外;

(三)请求针对的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尚未清偿的债务或者尚未了结的诉讼;

(四)其他可以拒绝的情形。

第五十三条外国请求返还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能够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主管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条件的,可以同意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返还前,办案机关可以扣除执行请求产生的合理费用。

第五十五条外国可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移管外国籍被判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向外国请求移管外国籍被判刑人。

第五十六条向外国移管被判刑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被判刑人是该国国民;

(二)对被判刑人判处刑罚所针对的行为根据该国法律也构成犯罪;

(三)对被判刑人判处刑罚的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四)被判刑人书面同意移管,或者因被判刑人年龄、身体、精神等状况确有必要,经其代理人书面同意移管;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该国均同意移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移管:

(一)被判刑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或者无期徒刑,但请求移管时已经减为有期徒刑的除外;

(二)在请求移管时,被判刑人剩余刑期不足一年;

(三)被判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存在尚未了结的诉讼;

(四)其他不宜移管的情形。

第五十七条请求向外国移管被判刑人的,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应当根据需要载明下列事项:

(二)被请求移管的被判刑人的姓名、性别、国籍、身份信息和其他资料;

(三)被判刑人的服刑场所;

(四)请求移管的依据和理由;

(六)其他事项。

第五十八条主管机关应当对被判刑人的移管意愿进行核实。外国请求派员对被判刑人的移管意愿进行核实的,主管机关可以作出安排。

第六十一条被判刑人移管后对原生效判决提出申诉的,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原生效判决的,应当及时通知外国。

第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向外国请求移管中国籍被判刑人,外国可以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移管中国籍被判刑人。移管的具体条件和办理程序,参照本章第一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三条被判刑人移管回国后,由主管机关指定刑罚执行机关先行关押。

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外国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根据刑法规定,作出刑罚转换裁定。对于外国法院判处的刑罚性质和期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按照其判处的刑罚和期限予以转换;对于外国法院判处的刑罚性质和期限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的,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刑种、刑期:

(一)转换后的刑罚应当尽可能与外国法院判处的刑罚相一致;

(二)转换后的刑罚在性质上或者刑期上不得重于外国法院判处的刑罚,也不得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同类犯罪所规定的最高刑期;

(三)不得将剥夺自由的刑罚转换为财产刑;

(四)转换后的刑罚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同类犯罪所规定的最低刑期的约束。

被判刑人回国服刑前被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转换后的刑期一日。

人民法院作出的刑罚转换裁定,是终审裁定。

第六十五条刑罚执行机关根据刑罚转换裁定将移管回国的被判刑人收监执行刑罚。刑罚执行以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办理。

第六十六条被判刑人移管回国后对外国法院判决的申诉,应当向外国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

第六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参照本法规定。

第六十八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或者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提供的文件和证据材料,按照条约的规定办理公证和认证事宜。没有条约或者条约没有规定的,按照互惠原则办理。

第六十九条本法所称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移管被判刑人条约或者载有刑事司法协助、移管被判刑人条款的其他条约。

THE END
1.中国法院网“两高”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0月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指标回升明显 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国法治之声 音频节目:《全国法院新闻联播》正在播出 音频节目:《每周法治热点》正在播出 https://www.chinacourt.org/
2.openlaw裁判文书检索账号密码 记住我 忘记密码 登录中国律师身份核验登录 看不清?刷新试试 获取手机验证码 注册 关于OpenLaw OpenLaw 开放法律联盟,2014年成立于上海。 是一个面向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教师、学者、学生以及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开放型组织,OpenLaw 的用户被视为法律技术和知识的源泉,共同分享法律专业知识以及智慧和https://openlaw.cn/
3.文书全文|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全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 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 最高人民法院服务人民群众系统场景导航|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邮编:100745 总机:010-67550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3036号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5/index.html?docId=aHb5nMxOHbTBdm/M6kj1dmOpBzQVNSiZHgbMMfNfawkex1CevFXtc9GpzdPfHzBEZzPo1tmcua7zk3MF4RoAxz+zuZVenLYkRpehyjJX6jjfqqfqylo01g==
4.中国审判2024-09-27张军会见黑山副总理科普里维察 2024-09-27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法治建设需要相结合 2024-09-27张军会见卡塔尔投资和贸易法院院长欧拜德利 2024-09-26携手共促国际商事纠纷公正高效解决 2024-09-26张军会见古巴总检察长奥赫达 2024-09-25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闭幕并通过《声明》1http://www.chinatrial.net.cn/pos/34.html
5.中国裁判文书网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依据该办法,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一般均应在互联网公布。 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正式实施。该司法解释明确,最高法在互联网设立中国裁判文书网,统一公布https://lib.cpu.edu.cn/8e/e7/c1154a102119/page.htm
6.中国判决文书网官网,中国判决文书网商娱网中国判决文书网浏览人数已经达到1,401,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中国判决文书网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https://www.info35.com/url/171.html
7.中国判决文书网怎么查询?其他理财知识问答中国判决文书网查询: 1、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点击第一条搜索结果,文书网中点击右上角的“登录”。 2、输入手机号和密码,点击“登录”,登录成功后在首页点击右上角的用户名。 3、然后在个人中心就能看到自己的个人信息了。 0 0 进入理财讨论区 类似贷款推荐 分期乐 最高500000元官网申请 51人品贷 最高200https://www.51credit.com/wenda/909999.html
8.判决文书查询官网入口(中国裁决网上查询入口)裁判文书网网址入口在线问法 时间: 2023-08-21 4996 5 39 【摘要】 判决文书查询官网入口(中国裁决网上查询入口)裁判文书网网址入口 裁判文书网网址入口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https://wenfa.cn/xszd/480_1167.html
9.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可以查到离婚判决书吗律师普法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不可以查到离婚判决书。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联网公布: 1、涉及国家秘密的; 2、未成年人犯罪的; 3、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 4、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其他情形。 https://www.110ask.com/tuwen/760353404577269321.html
10.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判决书挂网多长时间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意见】中国裁判文书网判决书挂网为永久性。【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https://www.66law.cn/question/4259117.aspx
11.刑事判决书网上怎么查询?2. 中国法院网 网址: https://www.chinacourt.org/ 步骤: 访问中国法院网首页。 在首页找到“裁判文书”栏目,点击进入。 输入案号、当事人姓名、法院名称等信息进行搜索。 浏览搜索结果,查找所需的刑事判决书。 3. 地方法院官网 部分地方法院也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发布裁判文书,尤其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 https://www.jianshu.com/p/97fadef23ea1
12.中国裁判文书网2023电子版下载官网:暂无 中国裁判文书网2023电子版查询app是一款电子法律文书查询阅读软件,软件由中国人民法院出品打造,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的形式进行查阅,提供裁决书的查看功能,对软件感兴趣的话不妨点击下载试试! 软件介绍 中国裁判文书网app是由中国人民法院提供的一款裁判文书发布手机工具,可以帮助大家快速查询判决书,还提供相关https://www.fxxz.com/azsoft/689257.html
13.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2394 手机版 纠错 公开透明的司法信息平台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7月1日开通的全国法院统一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提供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文书的查询、下载、浏览和打印服务。该网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信息资源,旨在加强司法透明度、维护公正司法、推动法治建设。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用户可以查询https://www.80wzbk.com/siteinfo/83.html
14.中国裁判文书网app下载安装中国裁判文书网是国家推出的一个公示网站,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都可以在网站上面在线查询。今天六蓝游戏网给大家分享中国裁判文书网app下载安装,有了这款app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手机访问中国裁判文书网,轻松查询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赔偿案件、执行案件等各种案件http://www.liulan.net/az/5302.html
15.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裁判文书网(3) 2013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是最高法第一个专门规范自身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工作的制度性文件。依据该办法,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一般均应在互联网公布。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4] https://baike.sogou.com/v70756343.htm
16.中国载判决文书网最新章节中国载判决文书网归去尘寰中国法院判决文书网 互道信息 判决文书 文以载道书法 中国裁定文书 书以传文 中国当代载判文书 文认载道 中国载判文书官网 中国载文书网 中国载决文书 中国载判文书网站 驰道有利于文书 全国载判文书 中国载判文书 中国裁决文书 裁判文书公开 文殊菩萨成道日 中国载叛文书 文书载录的内容 中国载判决书 文以载https://www.630book.cc/kan/79798.html
17.法律考试软件,法律数据库研发法律家提供法律软件、法学教学软件、法律考试软件、法律数据库的研发服务,用户可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查询法律法规知识、指导案例审判规则、法律文书、合同范本,是大型综合法律门户网。http://www.f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