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全文

《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全文

导读:

为了规范特殊工时管理,维护劳动者权益,我部研究起草了《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二)电子邮件:lifachu@mohrss.gov.cn

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因生产特点或者工作性质特殊、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本规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

第三条【特殊工时】本规定所称特殊工时制度包括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四条【特殊工时制度的休息休假】企业安排劳动者在特殊工时制度岗位上工作的,应当事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工时考勤、休息休假、薪酬支付等办法,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二章不定时工作制

第五条【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企业可以按照本规定申请在下列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对企业经营管理负有决策、指挥等领导职责的高级管理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监事等;

第六条【不定时工作制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其年工资报酬不得低于企业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第三章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七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岗位范围】企业可以按照本规定申请在下列岗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一)地质及资源勘探开发、建筑、制盐、制糖、旅游、渔业、海运等行业中,部分受季节、资源、环境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集中作业的岗位;

(二)交通、铁路、邮政、电信、内河航运、航空、电力、石油、石化、金融等行业中,部分中断作业可能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岗位;

(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务院鼓励或者扶持发展的产业政策,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

第八条【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符合前条第(一)项规定的岗位,企业可以申请以季度或者年为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

符合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岗位,企业可以申请以周、月或者季度为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

符合前条第(三)项规定的岗位,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

企业应当保证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两周至少有一个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日。

第四章审批管理

第十二条【审批管理】下列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审批,其设在地方的全资、控股的法人单位应当将获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有关批复文件以及企业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一)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企业;

(二)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

(三)铁道、民航、烟草部门所属企业。

其他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应当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审批和备案。

第十三条【报批材料】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包括企业性质特点、经营范围及规模等基本情况,以及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种类及原因;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登记证书及其复印件;

(三)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人数、申请期限、周期;

(四)有毒有害岗位应当提交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五)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制订的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实施方案;[page]

(六)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工会对实施方案的意见;未成立工会的企业,应当经申请岗位的劳动者签字认可。

第十四条【审批程序】对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企业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企业;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企业需要补正的材料。

(二)审批机关认为必要的,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企业;

(三)审批机关作出批复决定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送达企业。

第十五条【撤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撤销批复决定:

(一)审批机关超越法定职权作出的批复决定;

(二)审批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的批复决定;

(三)审批机关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作出的批复决定;

(四)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的企业违反本规定,受到行政处罚后,依然拒不改正的;

(五)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批复决定的。

企业因违反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被撤销批复决定的,审批机关自作出撤销决定之日起1年内不再受理其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申请。

第十六条【救济渠道】企业对审批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不予批复决定或者撤销批复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行政监督】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批复决定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批复决定依法公开。

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审批档案,档案保管年限不得短于实施期限届满后三年。

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特殊工时审批工作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自觉接受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更新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可以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行业和岗位,并定期向社会发布。

第十九条【公示及合同处理】企业收到审批机关的批复决定后,应当在本单位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个工作日。

第二十条【变更处理】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或者变更名称、经营范围等情况的,应当由变更后的新企业按照原审批机关的规定,重新申请、申请变更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或者报请备案。

第二十一条【劳务派遣特殊工时申请】用工单位需要在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人数、期限和劳动报酬等,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为被派遣劳动者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未经审批的法律责任】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一)未经审批机关同意,擅自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

(二)变更后未按照规定办理申请手续,继续实行特殊

工时制度的;

(三)审批机关撤销审批或者批复决定到期失效后,未及时停止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

(四)未经过民主程序、提供的第十三条第六项的材料为虚假材料,被审批机关撤销审批的。

企业有前款所列情形,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公示法律责任】企业未按照本规定将批复决定在本单位公示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罚款。

第二十四条【未报备法律责任】中央企业设在地方的下属、控股的法人单位未将获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有关批复文件以及企业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罚款。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其他单位的适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企业安排劳动者从事夜班劳动应当支付夜班津贴,标准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实施日期】本规定自2012年月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前,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但未明确实施有效期限的,企业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1年内,按照本规定重新申报。[page]

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同时废止。

THE END
1.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广东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2024-10-31 《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2024-10-30 《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2024-10-30 《广东省http://www.gdrd.cn/zyfb/fgyjzj/
2.中国法律服务网中国法律服务网 访问次数:http://www.luqiao.gov.cn/art/2024/12/3/art_1229745218_58949748.html
3.立法·多部门印发意见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2024-12-03) ·学校食堂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指引发布(2024-12-02) ·中央最新文件18条举措支持数字贸易改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民法典诞生 ·周春梅:用生命捍卫法律尊严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点击排行 ·网络无边安全有界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 http://www.dyzxw.org/html/lf
4.中国数据保护法律资讯5月22日,工信部就《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5] 北京制定通用人工智能创新措施,加强个人数据保护 2023年5月12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就《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6]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8722895
5.征求意见书(精选8篇)(一) 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 在《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 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二) 通过信函邮寄至北京市1750信箱 (邮政编码:100017) , 并请在信封上注明“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字样。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nkv9k85.html
6.一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或者中国法律服一、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www.moj.gov.cn、www.chinalaw.gov.cn)或者中国法律服务网(www.12348.gov.cn),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6号司法部立法一局(邮政编码:10002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https://tieba.baidu.com/p/6516526187
7.邦信阳律师事务所《指导意见》共包括五方面十八项内容,突出城市管理服务的数字化、适数化,鼓励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治理;提出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平台企业构建多层次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动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文旅、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https://www.boss-young.com/newsDetail?id=1f3da092-63ff-4eeb-0d79-08dc7407aea5
8.解读课2020第21期(总期21期)在线培训课程6月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和外汇局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商业银行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经营重心和信贷资源从偏好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移到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实现信贷资源增量优化、存量重组,并提出了30条政策措施。https://zzql.cc/?list_89/1225.html
9.新闻月盘点2016年6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意见》共36条,要求2017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国有企业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事业单位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到2020年全面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律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https://www.chinalawinfo.com/News/NewsFullText.aspx?NewsId=81512
10.银保监会:加快建立独立个人代理人制度,取消保险专业代理公司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银保监会起草了《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反馈意见: 一、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https://www.01caijing.com/article/261372.htm
1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公众可以登录司法部官网、中国法律服务网、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关注司法部微信公众号查看送审稿及其说明。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18年7月24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登录中国法律服务网(www.12348.gov.cn)或者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www.chinalaw.gov.cn),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http://www.xnwhg.cn/portal/opinion/detail?id=39
12.中国法律政策网中国法律政策旨在宣传贯彻国家的法律政策知识,研究法律政策理论,开展法律政策交流合作,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据国家法律政策,依法治国,维护人民权益,利用法律政策知识为社会服务,为中国的普法立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法律政策宣传事业,健康良性,科学地发展献计献http://www.chinalporg.cn/
13.一周互联网法律动态简报丨百行征信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8月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公众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一是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二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三是通过信函方式。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2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0940274.html
14.调解网调解网是一个公益法律网站,旨在通过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居民调解等社区公益法律服务,促使当事人互相理解,解决居民纠纷,化解社区矛盾,推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调解网是真正的“第三方”调解平台,是社区服务及普法宣传的线上、线下联动平台,是专业化的互联网微公益http://www.tiaojie.com/
15.互联网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分析论文6篇(全文)第一条为加强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广东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保护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以下统称“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树立互联网金融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和行业公约,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共同协商,制定本公约。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yrfeb76.html
16.中国工会普法网平安中国建设 劳动安全卫生普法 社会责任 女职工权益保障普法 法律服务 法律法规查询 法律咨询 工会法人登记管理 参与立法 立法意见征集 立法建议 问卷调查 普法视频 动画 漫画 湖北省总工会公益视频:我是工会, 四川遂宁:维权微电影-我是工会王小 https://ghpf.acftu.org/
17.立法法(修正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国家法规草案法规草案核心提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二次审议稿)》予以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http://law.foodmate.net/draft/show-19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