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一审庭审流程(附:法律条文)诉讼代理人翻译辩护人审判长法庭

2用传票和通知书,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

在开庭前召开庭前会议

庭前会议

可以召开庭前会议的情形

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

3社会影响重大的;

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庭前会议针对的问题

庭前会议的程序

1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

2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

3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调解;

4庭前会议情况应当制作笔录。

二、开庭审理

法庭审判由合议庭的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主持。

法庭审判程序大体可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宣判五个阶段。

(一)开庭

1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依次进行下列工作:

(1)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

(2)宣读法庭规则;

(3)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

(4)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5)审判人员入座后,当庭向审判长报告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2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应当查明被告人的情况。

4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

5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1)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回避;

(2)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3)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的陈述。

6审判长分别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申请回避的理由。同意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及复议决定,由审判长宣布,并说明理由。

(二)法庭调查

1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开始后,应当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起诉状。

2在审判长主持下,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进行陈述。

3讯问被告人

在审判长主持下,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

经审判长准许,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就公诉人讯问的犯罪事实补充发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就附带民事部分的事实向被告人发问;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控诉一方就某一问题讯问完毕后向被告人发问。

4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

5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必要时,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发问。

6举证质证

(1)询问证人鉴定人

向证人、鉴定人发问,应当先由提请通知的一方进行;发问完毕后,经审判长准许,对方也可以发问。

审判人员认为必要时,可以询问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

公诉人、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的,应当说明理由。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

(2)出示宣读证据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当庭宣读。

举证方当庭出示证据后,由对方进行辨认并发表意见。控辩双方可以互相质问、辩论

公诉人要求出示开庭前送交人民法院的证据目录以外的证据,辩护方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如认为证据在确有出示的必要,可以准许出示。

5调取新证据

当事人和辩护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人民法院可以向人民检察院调取需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材料,也可以根据辩护人被告人的申请,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中收集的有关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6合议庭调查核实证据

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该证据调查核实。

(三)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是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控诉方与辩护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互相争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控辨双方的辩论,将进一步揭示案情,明确如何适用法律,为案件的正确裁判奠定基础。

法庭辩论应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公诉人发言;

(2)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3)被告人自行辩护;

(4)辩护人辩护;

(5)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量刑建议并说明理由,量刑建议一般应当具有一定的幅度。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量刑提出意见并说明理由。

附带民事部分的辩论应当在刑事部分的辩论结束后进行,先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后由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法庭辩论过程中,合议庭发现与定罪、量刑有关的新的事实,有必要调查的,审判长可以宣布暂停辩论,恢复法庭调查,在对新的事实调查后,继续法庭辩论。

(四)被告人最后陈述

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合议庭应当保证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

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恢复法庭辩论。

(五)合议庭评议和宣判

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进行评议,作出判决、裁定。

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八十二条

开庭审理前,人民法院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一)确定审判长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开庭十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辩护人;

(三)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开庭五日前提供证人、鉴定人名单,以及拟当庭出示的证据;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应当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

上述工作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第一百八十三条

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

(一)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

(二)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三)社会影响重大的;

(四)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

第一百八十四条

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一)是否对案件管辖有异议;

(二)是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三)是否申请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但未随案移送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四)是否提供新的证据;

(五)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

(六)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七)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

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调解。

庭前会议情况应当制作笔录。

第一百八十五条

开庭审理前,合议庭可以拟出法庭审理提纲,提纲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合议庭成员在庭审中的分工;

(二)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的重点和认定案件性质的要点;

(三)讯问被告人时需了解的案情要点;

(四)出庭的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侦查人员的名单;

(五)控辩双方申请当庭出示的证据的目录;

(六)庭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一百八十六条

审判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人不得旁听,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八十七条

精神病人、醉酒的人、未经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宜旁听的人不得旁听案件审理。

第一百八十八条

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经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

辩护人经通知未到庭,被告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但被告人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情形的除外。

第一百八十九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依次进行下列工作:

(一)受审判长委托,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二)宣读法庭规则;

(四)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五)审判人员就座后,向审判长报告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第二节宣布开庭与法庭调查

第一百九十条

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应当查明被告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出生日期、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或者被告单位的名称、住所地、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四)收到起诉书副本的日期;有附带民事诉讼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收到附带民事起诉状的日期。

被告人较多的,可以在开庭前查明上述情况,但开庭时审判长应当作出说明。

第一百九十一条

第一百九十二条

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名单及辩护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诉讼参与人的名单。

第一百九十三条

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下列诉讼权利:

(一)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回避;

(二)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三)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四)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述。

第一百九十四条

审判长应当询问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申请回避的理由。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回避的,依照刑事诉讼法及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处理。

同意或者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及复议决定,由审判长宣布,并说明理由。必要时,也可以由院长到庭宣布。

第一百九十五条

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开始后,应当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起诉状。

第一百九十六条

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为两起以上的,法庭调查一般应当分别进行。

第一百九十七条

在审判长主持下,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陈述。

第一百九十八条

第一百九十九条

讯问同案审理的被告人,应当分别进行。必要时,可以传唤同案被告人等到庭对质。

第二百条

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

第二百零一条

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必要时,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发问。

第二百零二条

公诉人可以提请审判长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出示证据。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申请。

在控诉一方举证后,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以提请审判长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出示证据。

第二百零三条

第二百零四条

已经移送人民法院的证据,控辩双方需要出示的,可以向法庭提出申请。法庭同意的,应当指令值庭法警出示、播放;需要宣读的,由值庭法警交由申请人宣读。

第二百零五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或者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申请法庭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无法通知或者证人、鉴定人拒绝出庭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

第二百零六条

证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无法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其不出庭:

(一)在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

(二)居所远离开庭地点且交通极为不便的;

(三)身处国外短期无法回国的;

(四)有其他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

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作证。

第二百零七条

证人出庭作证所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补助。

第二百零八条

强制证人出庭的,应当由院长签发强制证人出庭令。

第二百零九条

审判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出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不公开其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或者不暴露其外貌、真实声音等保护措施。

审判期间,证人、鉴定人、被害人提出保护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审查;认为确有保护必要的,应当及时决定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第二百一十条

决定对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采取不公开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的,审判人员应当在开庭前核实其身份,对证人、鉴定人如实作证的保证书不得公开,在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中可以使用化名等代替其个人信息。

第二百一十一条

证人、鉴定人到庭后,审判人员应当核实其身份、与当事人以及本案的关系,并告知其有关作证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证人、鉴定人作证前,应当保证向法庭如实提供证言、说明鉴定意见,并在保证书上签名。

第二百一十二条

第二百一十三条

向证人发问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本案事实有关;

(二)不得以诱导方式发问;

(三)不得威胁证人;

(四)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讯问、发问。

第二百一十四条

控辩双方的讯问、发问方式不当或者内容与本案无关的,对方可以提出异议,申请审判长制止,审判长应当判明情况予以支持或者驳回;对方未提出异议的,审判长也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制止。

第二百一十五条

第二百一十六条

向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发问应当分别进行。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经控辩双方发问或者审判人员询问后,审判长应当告知其退庭。

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旁听对本案的审理。

第二百一十七条

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不得超过二人。有多种类鉴定意见的,可以相应增加人数。

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适用鉴定人出庭的有关规定。

第二百一十八条

举证方当庭出示证据后,由对方进行辨认并发表意见。控辩双方可以互相质问、辩论。

第二百一十九条

当庭出示的证据,尚未移送人民法院的,应当在质证后移交法庭。

第二百二十条

法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告知公诉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补充证据或者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对公诉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补充的和法庭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应当经过当庭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是,经庭外征求意见,控辩双方没有异议的除外。

有关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第二百二十一条

公诉人申请出示开庭前未移送人民法院的证据,辩护方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应当要求公诉人说明理由;理由成立并确有出示必要的,应当准许。

辩护方申请出示开庭前未提交的证据,参照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第二百二十二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应当提供证人的姓名、证据的存放地点,说明拟证明的案件事实,要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理由。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不同意的,应当说明理由并继续审理。

延期审理的案件,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现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同意重新鉴定申请的,应当及时委托鉴定,并将鉴定意见告知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第二百二十三条

审判期间,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建议延期审理的,合议庭应当同意,但建议延期审理不得超过两次。

人民检察院将补充收集的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查阅、摘抄、复制。

补充侦查期限届满后,经法庭通知,人民检察院未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且未说明原因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按人民检察院撤诉处理。

第二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需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材料,或者根据被告人、辩护人的申请,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收集的有关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调取证据材料决定书后三日内移交。

第二百二十五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应当进行调查。

人民法院除应当审查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量刑情节外,还应当根据案件情况审查以下影响量刑的情节: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有无悔罪态度;

(五)退赃、退赔及赔偿情况;

(六)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谅解;

(七)影响量刑的其他情节。

第二百二十六条

审判期间,被告人提出新的立功线索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第二百二十七条

对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在确认被告人了解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调查可以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

对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案件,法庭调查应当在查明定罪事实的基础上,查明有关量刑事实。

第三节法庭辩论与最后陈述

第二百二十八条

合议庭认为案件事实已经调查清楚的,应当由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结束,开始就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问题进行法庭辩论。

第二百二十九条

(一)公诉人发言;

(二)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三)被告人自行辩护;

(四)辩护人辩护;

(五)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第二百三十条

第二百三十一条

对被告人认罪的案件,法庭辩论时,可以引导控辩双方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

对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案件,法庭辩论时,可以引导控辩双方先辩论定罪问题,后辩论量刑问题。

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百三十三条

法庭辩论过程中,审判长应当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对控辩双方与案件无关、重复或者指责对方的发言应当提醒、制止。

第二百三十四条

第二百三十五条

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终结后,合议庭应当保证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多次重复自己的意见的,审判长可以制止。陈述内容蔑视法庭、公诉人,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与本案无关的,应当制止。

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的,应当制止。

第二百三十六条

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被告人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恢复法庭辩论。

第四节评议案件与宣告判决

第二百三十七条

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进行评议。

第二百三十八条

开庭审理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制作笔录;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分别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

第二百三十九条

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后交由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

法庭笔录中的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证言、意见部分,应当在庭审后分别交由有关人员阅读或者向其宣读。

前两款所列人员认为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拒绝签名的,应当记录在案;要求改变庭审中陈述的,不予准许。

第二百四十条

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在充分考虑控辩双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构成何罪,有无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应否处以刑罚、判处何种刑罚,附带民事诉讼如何解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如何处理等,并依法作出判决、裁定。

第二百四十一条

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

(一)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

(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四)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五)案件部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不予认定;

(六)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八)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且不是必须追诉,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九)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具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前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保障被告人、辩护人充分行使辩护权。必要时,可以重新开庭,组织控辩双方围绕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何罪进行辩论。

第二百四十二条

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撤回起诉的理由,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第二百四十三条

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七日内未回复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

第二百四十四条

对依照本解释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中写明被告人曾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因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宣告无罪的情况;前案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现第二百条)第三项规定作出的判决不予撤销。

第二百四十五条

合议庭成员应当在评议笔录上签名,在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上署名。

第二百四十六条

裁判文书应当写明裁判依据,阐释裁判理由,反映控辩双方的意见并说明采纳或者不予采纳的理由。

第二百四十七条

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第二百四十八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未到庭的,不影响宣判的进行。

THE END
1.中国法律中国法律大全下载中国法律法规大全2024中国法律大全是为了让所有用户了解中国的法律而整理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全,里面包括了中国刑法,劳动法,刑事民事诉讼法,监察法,食品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等等,让你对国家法律有明显的了解,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前来当易网下载吧!http://www.downyi.com/key/zhongguofalv/
2.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正文本) [2018-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年) [2018-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 [2004-0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 [1999-03-15] 法律 法律 法律解释 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部分) 修改、废止的决定 更多 全部 宪法相关法 https://flk.npc.gov.cn/index.html
3.中国法律汇编电脑版下载2024中国法律汇编PC端最新版「含模拟收录了1000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2000多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16000多部地方性法律法规。 软件特色: 1. 法律法规详细分类,一键查找。包含*高法颁布的全部法律法规大全及司法解释,能够方便地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数据库中司法解释及案例。 2. 全文检索,标题与章节检索。提供收藏、书签等个性化功能,可以对法律常识https://www.liqucn.com/pc/264551.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5.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信息服务平台法律法规 司法案例 法学期刊 英文译本 律所实务 海关总署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计核涉嫌走私的货物、物品偷逃税款暂2024.12.0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2024.11.27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2024.11.27 https://www.chinalawinfo.com/
6.宪法宣传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A3OTIzOA==&mid=2656296094&idx=1&sn=bfa9c1f989f09dbf9a6baa5f380fddbc&chksm=81c0653f73c507b6ebb3a9e78a31e92d065807b7a31c76c1e7eee3a9d009a44f7ec45580d845&scene=27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大全本书在2005年第十版的基础上,增补了2005年以及2006年1~3月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重要司法解释,剔除了废止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全书分为宪法、国家法,行政法,经济法,民事法,刑法,程序法六部分。 光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大全.iso 文件大小:73.87MB http://cd.lib.uir.cn/bookcd/index/bdetail.do?RUID=21cf9fd00006560bd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涉及文物犯罪的部分法律条文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涉及文物犯罪的法律条文 第一百五十一条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http://chl.ruc.edu.cn/Content_Detail.asp?Column_ID=50309&C_ID=20026121
9.中国法律法规大全v3.3电子版官网法律合集html欢迎您进入9ccc.net,中国法律法规大全电子版网站。 也许,面对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您却苦于没有一个得力的工具,将您所需要的信息快速准确的查找出来,并且可以与Word进行数据交换,以便您编写文书。那么,您可以试试它--中国法律法规大全,您会发现,工作,原来可以如此轻松。 https://blog.csdn.net/jiakai4646/article/details/1710207
10.法律法规中国法律法规大全法律法规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https://www.64365.com/fagui
11.中西政治制度对比(通用6篇)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和各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机构的职能作用,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vfb1n.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大全(最新实用版)pdfepubmobi全面细致地收录了安全生产项下的全部法律、司法解释,以及重要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根据实际情况,加收典型案例或者文书范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大全(最新实用版)》以【注释】形式对重难点条文进行阐释,阅读方便;分类细致,编排合理,读者可以轻松通过目录查找到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所对应的法律文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157046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司法解释全书(含指导案例)(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法规大全(最新实用版) 民法典注释法典(第五版) 民事案由请求权基础 民法典请求权基础检索手册 民法典请求权基础手册简明 民法典请求权基础手册进阶 民法典请求权基础手册进阶+民事案由请求权基础(共2册) 民法典与司法解释关联对照及重点条文解读 民事案由请求权基础+民法典请求权基础手册简明http://product.m.dangdang.com/29674537.html
14.天津市法学会天津市优秀法学理论 本书收录了自党的“十八大”和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天津市法 民法典条文对照与重 本电子资料是《民法典条文对照与重点解读》(第二版)的配套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本书为法律单行本,收录民法典完整文本,并附加法律条文主旨。A 相关作者 https://www.ilawpress.com/share/author?id=24693959136011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