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现状

2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使我国在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很多部队由于技术成本及人才结构等方面的缺陷,使其在引入和应用先进管理技术上出现困境。基于技术的落后,部队在信息安全上缺少对保密风险的管理,严重制约了其部队信息的安全性及保密性,加大了部队及国家的安全风险。而且在落后的管理技术下,造成部队信息安全保密决策的失误,不仅不能有效防范和降低风险,而且还造成巨大的物力、人力的损失甚至是生命[3]。另外,很对部队在管理理念上也相对落后,只注重对人员的管理收益,忽视管理等软环境的建设,特备是下风险管理理念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部队在管理理念上重人力轻管理的意识形态,极大地制约了部队对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的建构。

2.2缺失有效的风险动态评估机制

2.3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意识淡薄,缺少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

3建立健全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

建立健全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体系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水平低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完善的信息安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管理

随着全球信息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时期。纵观现代的竞争,早已从过去对资源、技术、人才的竞争,转化为现今的对信息资产占有的竞争。当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开展了信息化建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高校的不断开展,对于我国高校在教学、科研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提供了便捷的手段。然而,高校信息化建设在不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方面的严重威胁。信息如同一把双刃剑一般,一方面能够带给高校无穷的生长力量,同时,也给高校带来巨大的风险,使高校处于信息安全的威胁之中。因此,高校如何保证自己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创建一个严密、无懈可击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成为每一个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理论

1.1计算机信息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表征的反映。“信息”又被称为消息、资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像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目前,根据对信息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信息的概念科学的概括如下: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1.2计算机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极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即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2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理论

2.1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从目前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看出,仍在沿用传统的“以经验管理为主,以科学管理为辅”的较固定的管理模式。完全依靠开会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靠文件学习风险防范方法,靠人员的巡视检查来督促各部门的对信息的安全防范。这样简单的、被动的、机械的管理模式,不能够适应现在这个多变的社会环境。没有一个全员的安全紧迫性、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程序,不主动查缺补漏,轻视安全隐患,往往会铸就大的安全管理问题。

2.2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手段较单一

高校往往重视教学和科研业务上的绩效考核、奖励激励,而忽略了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表现卓越的激励、保障制度。有关信息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也不成为专门的考核标准,一些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也较科研开发、教学业务拓展等较少。只是在出了事故后层层问责,而懈怠了平时的敦促、提醒、培训。没能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变化趋势来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管理手段和方法单一落后。

2.3计算机信息安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2.4计算机信息安全人才缺乏

高校现阶段的信息安全人员多为其他岗位的兼职人员,而且非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通常是进入岗位后,根据职能需要,逐步学习,经过培训而掌握了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人员。

3完善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对此

3.1建立信息安全预防体系

改进高校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从全局出发,从基础做起,然后逐步完善。要有条理、有策略、有方法,不能冒进,也不能半途而废。因此,要建立长效的信息安全预防体系,必须出台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控制手段,逐一落实,使企业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形成良性、螺旋上升的改进形式。

3.2建立信息安全预防管理控制手段

(1)注重管理策略和规程;(2)加强技术控制。

3.3建立信息安全预防管理运行机制

3.4提高信息监管人员的素质

首先物色合适的人选,根据岗位工作性质,经过严格的考察和科学的论证,找出或培训所需的人员。选聘过程严格可控,然后把具备不同素质、能力和特长的人分别安排人员配备齐整。培训之后上岗,从而使个岗位上的人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最终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在人员到岗后,也要经常抽查岗位员工的工作技能和态度,测试和培训岗位需求,经常组织人员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前沿项目。

4结论

信息安全管理时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就要随之动态调整。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流程也要根据实际运作的情况不断调整和该井。完备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使高校信息资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将高校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文雷.谈高校信息技术的网络安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06).

[2]汤赞.浅谈我国网络安全对高校信息技术的影响[J].科技与创新,20xx(02).

[3]黄瑞.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xx(03).

[4]王延明.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保障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xx(07).

[5]肖锟.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xx(04).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1信息收集

1.2矿工信息管理

1.3计算机技术人员的管理

1.4安全信息管理

二、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树立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煤矿安全的理念

2.2注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

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与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相比,更加科学有效,但并不是意味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就是毫无缺点的。与其他的信息系统一样,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出现系统崩溃等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对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和维护。只有系统自身运行无碍,才能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对系统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开发整体系统信息共享工程。只有在煤矿管理体系中实现了信息共享才可以更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

三、结语

将计算机技术广泛地运用于煤矿安全管理中是大势所趋。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煤矿作为国家的能源企业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燃料,是全国经济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就更应该不断提升。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广泛地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及时性和科学性的重要特征。在应用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可以更加科学有效的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但也不能因此就掉以轻心,忽视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只有以不断研发的心态面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才可以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策略

以前的纸质档案在保存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众多隐患,譬如:破损、腐蚀、虫蛀与丢失等,进而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发展速度。而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众多档案管理人员开始应用电子信息的方式来管理档案,这样一来就有效防止了纸质档案缺陷的发生。可是在一系列实践工作中不难发现,虽然现在我国应用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方式,可是在档案管理中依旧会出现不同种类的问题。譬如:标准化及规范化程度不够、编制人员素质不统一等等。所以,笔者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具体如下。

1分析档案信息的安全需求

档案信息安全具体包括以下要求:首先,要保证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其次,档案信息内容应该具有相应的安全性。档案内容安全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但包括信息传输安全,还包括信息存储安全。通过分析可知档案信息安全需求如下:

1.1完整性

针对电子档案信息而言,其背景信息、源数据以及内容都需要进行完善,同时还要确保硬件说明、软件说明、事件活动信息等都具有相应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在传输电子档案信息时,一定不能出现破坏的现象,譬如:伪装重置、删除与篡改等。

1.2真实性

保证电子信息都是从可靠且安全的电子档案中获得来的,在通过迁移和传输后,不会与最初情况发生冲突,不会出现随意破坏以及伪造和改动等情况。

1.3保密性

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够访问电子信息,而那些非法用户是不能进行访问的。一般人们会对以下几种保密技术进行使用:信息加密技术、物理保密技术、防辐射技术、防侦收技术等。防辐射这种技术就是防止一些使用性质较高的信息被辐射出去;防侦收这种技术就是阻碍不法人员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接收;物理保密这种技术就是应用各种各样的物理方法来保护信息,以有效预防信息外露;信息加密这种技术就是在秘钥的有效控制下,进行恰当的加密处理。

1.4不能被否认的特性

档案信息在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交互时,确保参与者的一致性及真实、可靠性。也就是一切参与者都不能在否定前进行操作。应用信息源可以防止发信人员对自己已经发送的信息进行否认。

2存在于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中的问题

现在我国在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方面还存着众多安全问题,影响档案管理效果与发展速度,其中安全问题包括下述几种:

2.1标准化及规范化程度不够

我国现在所进行的档案信息管理还不是非常成熟,相比于那些发达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才刚刚起步,所以,在管理过程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明确数字化档案、信息化档案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国目前在电子档案管理这方面却没有非常高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因此阻碍了数字化档案和信息化档案这个管理目标的实现。

2.2没有统一的电子档案文件

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如果只针对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而言,现在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软件开发无法与档案的使用需求相符合,并且还不能提高档案的'存储效率和实际利用。此外,单位、地区间应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这样各单位以及地区就不能够实现共享和利用档案文件的目的。

2.3没有较强的技术支持

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假如没有较硬的技术支持,那么电子档案信息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我国在进行档案信息管理时,缺少科学技术支持。具体有下述表现:其一,在选配硬件方面有问题存在。譬如:在选配硬件时,选择的硬件系统性能和质量都非常差,且功能还不健全,进而影响档案管理系统的实际运行,还可能会因此丢失一部分档案文件。其二,病毒入侵计算机。当计算机中进入病毒之后,计算机当中的数据就会被破坏,使得相应的功能出现降低,并使数据和系统受到影响,进而失去安全性能,譬如:随着木马病毒的快速蔓延,电子系统就会被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档案管理工作。

2.4管理人员的素质不统一

大部分企业当中的档案管理人员都具备众多的管理档案的知识,可是他们的素质却不相同,较为明显的表现就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存在极大差距,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时,想要对一些电子软件进行操作,那么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非常强的操作能力,只有这样管理才能使有效性得到提升。可是实际上,部分管理人员都比较缺少计算机知识、不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进而致使档案管理不能够得到安全保证。

3强化档案管理安全性的方法

3.1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及标准性

3.2对管理软件进行升级处理

3.3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管理信息档案属于较为系统且复杂的一项工作,想要使档案管理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便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及素质都极高的管理队伍。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培养,让他们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杜绝那些思想不先进、工作不积极的现象发生。其次,应该选拔和聘用一些熟悉档案业务且工作能力和素质都极强的管理人员,然后再对这部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知识培训,以此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因为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与计算机有关的知识积累也较为欠缺。所以,在网络应用和计算机操作方面都应该加强培训,进而使电子档案的利用、整理、形成和接收等工作可以更加完善。

3.4构建维护电子档案的法律条例

为了防止档案信息丢失和被随意被更改的现象发生,就需要构建维护电子档案的法律条例。其一,在掌握目前已经建立的法律内容同时,认真的整合立法信息资源,并构建维护电子档案的法律体系,进而使电子文件更加的安全和真实。其二,档案和文件在立法上一定要保持一致性,不能盲目的在两者间进行立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持续进行。其三,应该明确电子文件在法律上的地位,制定恰当的法律和法规,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在法律的维护下良好发展。其四,管理档案的部门间应该做好配合,如:信息部门、技术部门、法律部门等,充分分析文件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并在借鉴发达国家颁布的法律体系基础上,建立与国内国情相符合的法规体系,促进档案工作快速、稳定发展。

4结语

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还有很多安全问题存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过程中,譬如:电子文件统一性不足、管理人员素质不统一、标准化及规范化不足、没有较强的技术支持等。针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一定要在探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强化措施,以使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在管理电子档案时,笔者认为要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及标准性、对管理软件进行升级处理、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构建完善的法律条例,使电子档案文件更加的安全和真实,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斌.信息时代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xx,21(6):102-103.

[2]彭远明,涂昊云.电子档案安全评价指标的制定与实现方式[J].档案学研究,20xx(6):65-70.

[3]赵晖.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J].城建档案,20xx(1):33-34.

[4]纪晓群,江媛媛,柳萍等.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和谐共存与集成管理[J].兰台世界,20xx(29):15-16.

[5]恽敏霞,刘辉.基于电子档案的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xx(8):39-41.

[6]刘立.实施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J].档案学研究,20xx(2):33-36.

关键词:医院建设;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安全保障

医院建设发展中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中为病人的信息建档就包含多样化的信息数据,包括病人的个人信息,病例信息等,为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信息库,医院需要加大对电子档案的建设,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采取提高档案信息的建设度,同时需要为档案信息的安全提供保障,以此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原则

(一)真实完整性原则

(二)全程管理原则

二、医院电子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对策

(一)维护安全稳定的数据库环境

由于电子档案是全部存储于网络之中,且数据量的庞大运行可能会对电子信息的安全造成影响,为此需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运行环境提供保证。为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建立独立的运行设施,构建数据库,在运作中确保数据库等设备远离磁场,避免受到磁场干扰。同时,电子档案数据库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因此需要对其电源的运行状态加以保护,为数据库的安全运行提供独立电源室,避免由于突然断电造成数据损坏,为数据库的安全运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二)做好网络上信息技术安全保障

医院实施电子档案管理模式需要对网络安全加以保障。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是对所有电子信息进行备份,通过备份能够确保电子档案即使丢失损坏也可以进行恢复,是电子档案管理中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方法。备份主要分为本地与异地两种操作形式,同时还有线备份与离线备份两种方式,现阶段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由于信息数据量过于庞大,通常是将其存储于磁盘阵列中。其次是加密档案信息,避免计算机被*客或病毒入侵,通过加密能够防止泄密或者信息被篡改。通常所采用的加密方式为:软件加密、硬件加密、混合加密等。就现阶段而言所采取的主要是混合加密,需要用户认证,身份密码以及权限分配等结合对档案实施数据保护。

(三)制定完善规章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建设,在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对其进行更好的创新发展,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管理技能,适应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丽霞.医院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陕西档案,20xx(06):52-53.

[2]李爽.浅析医院电子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安全[J].管理观察,20xx(31):191-192.

摘要

针对飞机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制人员信息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不突出,航管部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不健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深入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便于为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具体对策措施,为提升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效益提供依据。

关键词

航空管制;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对策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论是民用航空,还是军队航空管制信息系统在功能、可靠性、实用性、智能化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因网络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的不完备性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又使得航空管制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见,深入研究飞机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强化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意识

2、抓住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矛盾

3、完善航管部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4、健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

5、结语

一、引言

三、新型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信息化面临的安全挑战

所谓新型网络环境,主要指使用了虚拟化技术来构建职业院校信息化系统的网络环境,这里既包括职业院校私有云的形态也包括仅适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职业院校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通常用户的业务系统不仅仅存在于虚拟化环境中,由于信息化系统向虚拟化平台迁移并不能瞬间完成,因此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往往会存在混合虚拟化环境和传统物理网络环境的情况。在这样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挑战:

(一)业务系统间信息流监测和梳理困难的问题

梳理清楚业务系统间的通信关系,并对业务系统间信息流提供实时的监测功能,对职业院校信息化环境实施安全防护方案有着重要作用,是让安全方案能够真正理解业务安全需求的重要步骤之一。但由于职业院校信息化不断向着计算系统的高度集中化发展,大量的业务主机集中管理在一个大型的网络环境中,如私有云的环境,使得跟踪和监测系统间的信息流变得非常困难:难以找到合适的监测点,并且由于虚拟机和物理主机的数量庞大,难以把分散在各处的监测数据整合起来。

(二)业务系统逻辑网络边界难以界定和隔离的问题

业务系统在使用虚拟机作为服务器后,传统的物理网络边界就失去了意义,虚拟机可以在虚拟化环境中进行漂移。虽然在逻辑上,一个业务系统仍然是由原先那几台服务器构成,但这几台服务器在物理拓扑位置上却并不一定在一起,甚至不固定,可能随着虚拟化环境资源的调配而发生变化,这样就使得以边界防护和隔离为管理目标的传统网络安全管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时也难以对一个业务系统的边界实施有效的安全隔离。

(三)安全设备监测负载过大、噪音数据过多的问题

在传统网络环境中,监控网络流量需要依靠在交换机上对数据包的捕获,再通过安全设备进行检测分析。而在虚拟化环境中,由于无法找到明确的网络边界,因此若想保证不存在安全监控的盲区,往往需要在所有物理交换机或虚拟交换机上进行抓包,以保证所有可能与被监控业务系统的通信流量都能够被捕获,这样就会在捕获到真正属于被监控业务系统的通信流量的同时,也抓取到大量的不属于被监控系统和主机的干扰数据,从而容易造成用于进行安全检测和防御的安全设备接收到过量的负载而导致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受到影响,同时大量的噪音数据也会影响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易产生大量的误报警。

四、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职业院校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信息化系统所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基于业务系统间可信互访关系表的网络安全管理模式,利用该方法实现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在业务系统级别实现对网络流的安全管控,并通过与业务逻辑的结合实现更加细粒度和有效的安全管理,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安全设备的计算负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管理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交通工程;安全管理

1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中的主要内容

1.1财务管理

1.2质量管理

1.3安全管理

2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主要技术

2.1文件管理的信息化

2.2质量管理的信息化

2.3安全管理的信息化

3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3.2施工数据的收集系统

结束语

我国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并贯穿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得到积极响应,加大交通的工程管理,能推动我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创新性的时代发展,更能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现状分析;管理对策

一、提升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除了企业信息的基本管理和运营之外,还需要将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用户参数、用电情况、物资系统、财务系统等方面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当前虽然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并构建了网络架构、配备了硬件设施,但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仍然面临着信息数据统计、系统自动化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1]其中信息安全及信息管理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更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是电力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物理基础,除了信息系统结构和应用系统之外,电力企业还面临着用户管理问题、外部病毒或骇客入侵等威胁。一旦信息系统受到攻击或者出现漏洞,那么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局部地区断电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导致用户的权益受损,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区域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因而,如何针对内部、外部安全威胁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策略影响到信息安全目标的实现,更会对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

二、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着互联网入侵的严峻挑战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每天有数以万计的电力信息数据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传递,使得电力企业之间的往来越来越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互联网信息在给电力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电力信息数据在通过电子媒介传递时就会在计算机网络上留下痕迹,如果这些数据一旦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篡改的话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电力安全系统带来严重的损失。现阶段由于我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不成熟,使得电力企业信息时常面临着网络骇客和不法分子入侵的严峻挑战,阻碍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企业对信息安全管理防护措施面临很大的困难

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包含了对变电设备信息系统、电力调度信息系统、电力传送信息系统和发电厂信息系统等信息管理,其具有分布范围广、层级分明和数据规模庞大等特点,这也是电力企业对于此类信息数据管理困难的原因之一,再加上一些域内和域外网络骇客的攻击,从而使得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防御系统和防护措施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系统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对于电力系统各个阶段信息数据的管理工作,如果一旦出现重要电力数据的泄露或者入侵将会给我国电力企业安全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电力企业的互联网科技技术支撑与后勤信息保障技术有待加强

三、加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电力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

优化电力企业的内部信息安全数据管理结构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于内部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结构的建设,合理规划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分配工作,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权责统一。同时也要组织稳定性和专业性强的信息安全队伍,加强对于信息数据系统的安全监测工作,对于不同模块、不同层级的数据信息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构架,保障电力企业信息数据通过互联网科技进行安全有效的传输。

(二)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防护预警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数据保护工作,就需要增加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合理利用,开发研制本企业的信息安全传输中预防泄露程序,设计严密的内网信息传输路径,安装隔离强化系统加强对入侵外网信息的监督预警机制,并制定合理的.危机解决方案。例如,20xx年榆林地区某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电力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聘用了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团队作为该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研发和设计了一套强化隔离外网信息入侵的防盗预警程序,防止企业信息的泄露和预防骇客和不明身份人入侵。[2]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四、结语

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到来,需要电力企业在实现数据信息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传播环境,才能更好的预防电力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孙军军,赵明清,李辉,冯梅.企业信息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信息网络安全.20xx(10).

[2]李文武,游文霞,王先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xx,39(10):140-144.

[3]朱瑜庆,张根保,任显林.标准化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xx(02).

【关键词】档案管理;安全保密;信息化管理

一、加强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是以档案资源为对象,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为手段,以档案工作为依托,以档案管理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档案信息社会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展档案采集、保存、管理、开发以及利用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过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利用档案资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但是,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面临众多威胁,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档案安全保密、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就应该创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档案记录国家及其服务机构的重要历史活动,和一般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别,其内容可能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际机密等,尤其是政治方面、科技方面、军事方面以及经济方面的档案资料必须进行重点保护,一旦不法分子盗窃或者篡改上述信息,将会对国家、社会以及民族等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和巨大的危害,由此可见加强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加强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和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二)创建科学的`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制度。制度是保证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我国关于档案资料安全保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空隙侵害或者盗窃企业或者单位的档案资料,增加了企业或者单位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的难度。因此,现阶段企业或者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或者改造,更多地应用网络技术、计算技术进行档案资料的管理,创建科学、完善的档案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对于恶意删改或者盗取档案资料的不法分子进行严厉的惩罚。因此,我国应该不断的完善网络、计算机关于档案安全保密的法律法规,进而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制度体系,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加强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注入一支强心针。

(三)加强档案传递过程中的安全保密管理。档案资料在传递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个部门或者企业独立完成的,而是通过众多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的。因此,为了保证档案传递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必须做好档案传递过程中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档案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防写技术和加密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档案资料的安全和保密工作,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防写技术和加密技术,对于防写技术,该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档案资料设置成“只读”模式,在该种模式下智能通过客户端对信息进行读取,但是不能够对档案资料进行修改,采用不可逆的技术进行档案资料的保存,防写技术的典型应用为一次写入光盘和只读光盘,只读光盘只能进行信息的读出,不能够进行续写和删除信息,一次写入光盘只能一次写入,但是能够进行多次读取;对于加密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思想对档案资料进行加密管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密码技术是档案安全技术的核心,能够将档案的资料处于不公开或者保密状态,将机密的资料转化成乱码进行保存,这样即使档案资料被盗窃,没有相应的密码依然破解不了档案信息,现阶段,档案信息化管理最常采用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性加密技术和公钥密码算法。

三、结束语

[1]刘红晶,白洪云.基层单位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兰台内外,20xx(5):24.

[2]王若璇.宿迁市档案局部署档案安全保密检查工作[J].档案与建设,20xx(10):76.

[3]吕瑞芬.档案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xx(6):77-78.

1.1信息安全。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信息安全经历了一个几十年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今天人们对其的认知体系。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私密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真实性与信息所在系统的安全性。而信息安全这一概念的范围相对较为广阔,包括防止商业机密泄露、防止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各种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等。

1.2计算机数据库。

数据库环境即网络环境,在千千万万的数据信息中保证自己数据、信息的安全就是指信息安全在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指保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保证各种安全协议的准确无误,保证自身数据库的建立不存在漏洞,这样才能防止其硬件、数据、物理环境等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数据流失,引发严重的后果。

2当前我国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

2.2数据库的兼容性问题。

事实上,应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国家的要求,很多行业都需要“共享”“共赢”才可能发展。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有些数据信息进行共享,所以要求我们的数据库技术的兼容性可以更上一个层次。但当前显然我们的数据库技术的兼容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数据库的操作性问题。

数据库技术需要良好的操作性,只有在随时可控与合理优化的前路上,数据库才能够更加安全。但当前我国的数据库技术现状是很多程度的操作性不够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管理的效率不但受到影响,既有可能在外来操作入侵的时候,不能够完全应对导致数据泄露甚至系统崩溃。

3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3.1独立性。

3.2灵活性。

3.3组织性。

3.4共享性。

数据库技术在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个特点就是共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做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能够及时处理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能将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应用到一个计算机应用程序中,也可同时应用于多个计算机程序中。由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具有资源共享性特点,所以对于不同用户提出的信息安全管理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

4强化信息安全在数据库技术中的技术

信息安全是数据库技术中当前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从各个薄弱的环节入手,找出症结所在,然后进行一定的合理的技术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最后进行实际操作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信息安全问题不再成为单位、企业甚至个人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时代所担心的问题。作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4.1保证计算机数据扩技术的安全。

4.2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由于各个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所以计算机数据库理论与实际情形也随着各种环境的不断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着一颗时刻学习的心,不断的将最新的理论成果与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业务上面,使其更科学、更高效、更严谨。反过来,也应该针对实际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达到一个共促共进的效果。

总之,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是一个在现在以及未来都将改变世界的重要技术,所以应该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以及研究力度。但是,共促共进不能停留在纸上,应该使更多的人看到其带来的实际效益,这样才是一个有力的循环,才能推动进一步的发展。

4.3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安全性

5信息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实例

根据有关数据,信息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银行系统的工作中,将存在着大量的个人信息,这时在系统中会建立一个安全的有自身识别特点的数据库,并且设置多层保护系统。一旦有外来数据入侵时,系统会发出警告,确保数据库内信息的安全。

6结语

[1]赵亚男.信息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xx(01).

[2]李磊.信息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09).

[3]钱坤.信息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34).

[4]谢小波.信息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6).

[5]许少红.信息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01).

[6]陈汇远.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J].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xx(03).

1.网络安全信息存在的问题

1.1网络信息被他人肆意地窃取

计算机网络实际上就是各类信息的传播和储存,因而信息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对象。而一些网络信息缺乏密码保护,这就导致一些信息在网上自由的传送。一些不法分子在数据包经过的网关或路由器上截获信息,从中找到窃取资源的分析模式和格式,得到了所传输的信息的准确内容。这样,入侵者就成功地截取了有效的网络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获取利润。不法分子的这种行为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这对于网络用户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1.2网络信息被恶意地篡改

在网络上自由传播的这些信息不仅容易被窃取,而且还能遭到不法分子的恶意篡改。当入侵者充分掌握信息格式和规律后,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将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数据在中途修改,然后再发向目的地。由于这些入侵者使用的技术手段以及他们对信息原本格式和规律的了解,使得这些信息虽然遭到篡改,却很难被及时发现。由于互联网具有连接多样性,终端分布广泛和开放性等特点,这就导致网络很容易受到其它恶意软件的攻击,给普通网民带来极大的麻烦。

1.3计算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硬件系统仍然由美国掌握,特别是美国的微软系统,它提供的操作系统的使用率占全球的百分之九十,而全世界的cpu处理器也都是美国企业生产。在计算机软件方面,我国的发展稍显缓慢,而且国产的软件存在大量的漏洞。有很多的网络安全隐患也都是由于这些软件自身的问题导致的。我国作为世界上使用计算机最多的国家,由于软件缺陷引起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整体来说,我国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通过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整体上来说和世界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及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的计算机产业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

2基于计算机应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策

2.1对信息加密技术的全面应用

2.2加强身份验证的管理

2.3加强对于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因此,国家和社会在整个发展规划和部署上要有更合理的安排。比如,可以花大成本引进高尖端计算机人才。由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高尖端人才方面的储备仍然不足,因此有必要引进更多的高尖端人才来促进国内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或者说,虽然在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开发上我们很难超越,那么我们可以就其某一种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争取早日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然后以点带面,整体促进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一定要结合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法律条文符合真实的实际情况。还有就是在法规的落实方面,一定要做到务实地执行,切实地保障受害网民的合法权益。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和其对人类活动效率的显著提升作用,在未来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会更加深入。因此,加强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是我们正确使用计算机、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重要作用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确保我们的信息安全,为我们的网络活动构建安全屏障。

[摘要]数字化档案的信息安全,是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也是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就档案信息数字化实施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对策,以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安全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主要内容

档案数字化主要包括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以多种类型的检索关键字为基础以便于快速检索;载体档案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主体对象,如纸质档案、档案缩微品、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等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与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等新技术进行数字化,最后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与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技术上的不安全因素。

1.使用国外技术和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档案信息系统所需要硬件、软件均没有实现国产化。我国数字化信息管理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些国外的产品和技术特别是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

2.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因素。要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便捷性,以计算机为终端,采用局域网和互联网并用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同应用系统(管理系统和利用系统)之间的网络系统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而且设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但是这样也无法完全保证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档案管理和利用便捷性和安全性的矛盾时刻存在。

3.安全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计算机病毒、骇客攻击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安全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安全技术领域有了长足进步,但它们或多或少在技术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维护档案信息安全上还存在着一些漏洞。

(三)管理人员的因素。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利用,实施这个过程的主体都是人,而人为的因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影响到档案数据的安全。例如,人为的操作失误,导致数字化档案误删、泄密;少部分人员职业操守欠缺,为私利对数据有意地篡改,将档案信息管理的用户与口令等信息向外部人员透露;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备份数据丢失、损毁等,这些都对档案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三、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的具体措施

(二)提高技术层面安全防护能力。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防护能力在技术层面上的提高是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计、网络防护、通信安全的一个综合性课题。

(1)应提高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硬件及软件的使用率,在核心设备上可以用国产替代的,要坚决使用国产设备。

(2)应保障存储设备的安全,建立符合标准的电子设备信息机房。

(3)对内部局域网和外部互联网要进行物理隔离,防止外部网络对内网的非法访问。

(4)应长期跟踪软件的使用效果,发现并及时修补软件的安全漏洞,并按要求配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5)按照制定的备份机制与规范,及时做好数据的备份。

(7)在档案信息传输使用进程中建立数字化档案传输安全控制,包括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信息加密控制等。

(三)注重管理人员培养。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技术手段最后都需要具体的人去操作。所以在管理人员的培养方面应注意:

(1)做好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

(3)结合档案数字化管理自身的特点,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实施过程及后期的管理、应用中,需要从制度、技术、人员三方面入手,以制度的建立健全为纲,以人员管理为主线,以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基础,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应用的安全。

项文新.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xx(2).

THE END
1.中国法律资源库中国法律资源库 1.资源简介 资源库汇聚12个大类30+子类的法律资源。涵盖法规、案例、执法、合同、文书、标准、制度、统计、资讯、词典、精选,网罗法律检索全面、权威的数据信息。资源库提供法律知识的深度检索以及法规、案例的双向查询和全方位的关联资料,省时省力获得完整的法律资源检索,帮助构建全面、完整的法律知识https://tsg.hist.edu.cn/info/1316/7682.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国法律大全中国法律大全是一款全面覆盖中国法律法规的专业查询工具。本软件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便捷、准确的法律信息检索平台,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典等各类法律法规,以及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分类浏览等方式快速定位所需法律条文。此外,该软件还提供了法规解读、案例分析等功能,帮助用户https://www.greenxf.com/tag/zgfldq.html
3.中国政策法规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技术市场条例〉等七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1月29日 http://zcfg.org.cn/show-110220.html
4.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办,一个学法的好地方!遵纪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办,一个学法的好地方!遵纪守法 感谢祖国拳击那点事 发布于:江西省 2024.12.07 00:00 分享到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办,一个学法的好地方!遵纪守法 感谢祖国 https://www.sohu.com/a/834127315_100114195
5.同写意论坛107期研读中国药品注册新法规境外和原研数据的借用和桥接逻辑 什么叫数据桥接 什么叫数据借用 几种数据桥接和数据借用的情境 案例分享 杨劲,同写意法规俱乐部理事,国家药品审评专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16:00-16:20 茶歇 16:20-16:45 三类药上市申请所需的临床数据包分析 法规对三类药物的临床试验要求 https://www.yaoxuanzhi.com/informationdetail?id=879b53caedd0848d132f9d06bb98c4c6
6.大数据监控实战指南数据上报机制OSCHINA3. 数据上报的基本流程 数据上报的基本流程是确保数据从源头到目标系统准确、高效传递的关键。这一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以及数据验证。 3.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数据上报的第一步,它涉及到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数据。这些数据源可能包括应用程序日志、数据库、用户行为跟踪https://my.oschina.net/emacs_8520788/blog/16574503
7.室关于印发《江西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政策文件调查数据库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库中权属界线资料, 将权属界线套 合土地调查底图,对发生变化的开展补充调查。 5. 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 。包括耕地细化调查、 批准4. 公共管制内容调查。 。 查清各类法律法规或规划红线对登记 单元范围内各类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要求; 以法定自然资源用途 管制规范为依据http://www.xunyang.gov.cn/zwgk/zfxxgkzl/bmxxgk/zrzyj/zdgk_151661/jc_151662/zcwj_151663/201902/t20190221_3669743.html
8.海关统计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解读第二十七条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上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E0MzYyNw==&mid=2650863656&idx=1&sn=2edeef1f1d08750d8dd29e5297b92192&chksm=85d328b455470e2994f0117069131a4525eb32d9ba0515a35ebba90ebc755e83018f53828dd3&scene=27
9.民航局空管运行品质ATM使用面向连接的虚电路,具有端到端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完善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可以很好地支持实时、低延迟的传输业务,实现对数据、语音、视频等综合业务的传输。而传统IP分组,由于使用软件逐跳按路由最长匹配转发,速度远低于硬件交换。同时传统IP技术,对于属于同一数据流的各数据包,可能经过不同的路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p9qqr5h.html
10.广西犇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出台信息安全相关政策,将网络安全法制化。党中央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管理,密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层面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http://www.benyuntech.com/col.jsp?id=115
11.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思维导图模板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信息资源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4c455f8f11b40fe56ece43
12.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进行明确,并不断加强其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网络操作的规章制度及保密协议,并及时做好信息的备份工作,以避免由于原数据的丢失而给企业或个人造成严重损失。对于已经出现的违纪现象,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的惩治,以达到警戒的作用。https://www.wenshubang.com/xinxianquanbiyelunwen/2229086.html
13.百利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工艺包 指 艺基础数据、工艺操作参数、关键的工艺计算、工 艺设备等数据包。 指为业主设想建造的投资项目提供机会研究、可行 性分析,提出项目的投融资方案和经济效益预测, 工程咨询 指 进行项目建设方案的规划与比选,提供业主希望知 道的其他专业咨询意见和报告。 运用工程经济理论及技术经济方法,按照现行技术标 准,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50400001668_75.shtml
14.模拟题1答案D. 对于数据库系统的适应性不强,是其在实际使用中的主要弱点 答案:D 16.下列哪类访问控制模型是基于30.某种防火墙的缺点是没有办法从非常细微之处来分析数据包,但它的优点是非常快, 这种防火墙是以下的D. 法律法规的规定 答案:C 67.下列哪一项关于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惩戒的说法是错误的? A. 对https://m.360docs.net/doc/cee36fd976eeaeaad1f3302d.html
15.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分析11篇(全文)再次安装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对数据包进行过滤, 设置全方位的安全策略。随着攻击工具与手法的日趋多样, 单纯的防火墙无法满足对安全的要求, 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纵深的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 尽早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接着, 从路由器到用户各级建立完善安全访问控制措施,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djjj4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