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六宗最”民法法理学民商法法制史诉讼法

法学专业虽然研究的是法律,但它并非像法律条文那样枯燥无趣。如同一个习惯板着面孔的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一样,法学专业也有着不同的“性格”元素,下面一起领略法学专业的不同性格色彩吧。

最难学的科目:法理学

在门类众多的法学科目中,法理学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与广泛性,往往让刚踏进专业学习的学生们难以适应。记得有位同学在看法理学必看书目《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时,由于看不懂,竟然看哭了。

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律的基础性问题与概念,包含了丰富的法哲学思想。与其他法学科目不同,法理学的特点是高度抽象,博大精深。例如光是对法律的定义,就有多达十几种的概括。学习此科目,你就好像置身于拉斐尔的那幅“雅典学院”中,亚里士多德会告诉你“法律始终是一种一般性的陈述”,西塞罗则会跟你说“法律是一种衡量正义与不正义的标准”,而萨维尼则强调“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正是由于其难学,中国政法大学将法理学这门科目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授课,大一学习《法理学导论》,大三学习完民法等具体部门法后再学习《法理学原理》。可见,法理学被称为“最难学的科目”当之无愧。

最有趣的课程:模拟法庭课

试想一下,法庭变成课堂,学生变成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场景是多么生动的画面。在法学专业的课程中,模拟法庭课就呈现出这样的画面。

在这门课上,学生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战演练;不再是坐在课堂里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而是坐在法官席上“统领”整个审判过程;不再是看着案例得出结论,而是在听取了同学唇枪舌剑的辩论后作出判决。

模拟法庭课上,学生会作为主角,自主发挥自己的口才和思维能力,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辩论。模拟法庭课的有趣,不仅在于课堂上精彩的发挥与零距离地接触法官、律师等职业,还在于课堂前的准备与讨论上,当小组成员全力以赴地讨论案情与研究战略时,趣味性是不言而喻的。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尝试一下穿上法袍体验“一锤定音”呢?

例如,有人拿民法理论的解释模式套用到从恋爱到离婚的过程:男生求爱是“要约”,而女生答应是“承诺”,如果分手则是“缔约过失”,如果两人结婚则是“履行合同”,结婚生子是“法定孳息”,分居则是“行使不安抗辩权”,离婚则是“根本违约”。大学里甚至有情侣会运用民法知识制定“恋爱法”来规定男方女方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有趣。

最冷门的领域:法制史

法制史=法律+历史,一看就知道是法学专业中最考验记忆力的科目了。

法制史介绍了中国和外国法律制度与法律部门的变更、发展,有的学习内容甚至还是古文言文。而且,法制史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比重很小,所考查的难度大多也停留在识记的水平,再加上这门课程在实践中稍显劣势,因此,有些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不是很大。由此也导致了法学专业法制史方向常年招生不够而接受调剂生的情况,使法制史成为了法学专业中最冷门的领域。

最较真的部门法:诉讼法

诉讼法是有关诉讼程序的部门法,是当事人因实体权益受到损害后请求法院或其他司法机关保护而适用的司法程序规定。其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内容。

由于必须要追求“程序正义”,诉讼法在法学专业中成为了最为“较真”的一个分支,它对日期、程序、条件等方面进行的细致规定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例如,在刑事诉讼法中,犯罪主体在不同的司法阶段分别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告等称呼,而这几种称呼是不能乱用的。除此之外,法律规定司法审判必须严格按照诉讼法的规定进行,若有任何违反法定程序之处则有可能导致案件的审理结果被撤销。可见,诉讼法的“较真”。

最有用的法学收获:法律思维模式

法律的学习最终的落脚点是学会如何适用法律,而适用法律讲求的是论证过程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尤其在法律推理过程中,要认定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并得以适用,就必须给出强有力的逻辑证明。这个正当化的逻辑证明过程正是法律的实践过程,也就是法律思维模式。

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四年的成功并不是看他记住了多少法律条文或者背下了多少法律思想,而是看他是否养成了法律思维模式。当你毕业时,如果已经养成了法律思维模式,那么恭喜你,因为这远比记住一万个法条有用。

以上是法学专业的“六宗最”,虽然法无定法,每个人对法学专业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定的:法,对于社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THE END
1.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2.我来告诉你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让小明带你一探究竟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法律法规”这个词。它指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发展等目的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这包括但不限于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策和命令。 接下来,小明就从几个方面来为我们详细介绍这些法律法规: 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27327.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学习指南在学习法律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法理原则。这些包括法律的定义、法律体系结构、法源理论等。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如共产主义法系、资本主义法系以及混合型法系,对于更深入地理解特定国家的法律制度至关重要。此外,熟悉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为跨国交易提供了规则框架。 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32368.html
4.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和组织活动所制定的规则。根据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法律分为宪法、民商事法、行政法、刑事法等几大类。 法律的来源与体系 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性基本政策。这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实行以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民法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区别:前者以指定法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判例不是法律的正式渊源;后者除制定法外,判例是重要的法律的渊源,所谓“法官造法”就是指名而言。中华法系主要是对世界影响很大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传统。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8.依据宪法,下列哪个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中央军委主席C.全国人大常委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情形导致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7.普法宣传知法懂法,与法同行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助力法治中国建设,增强群众遵纪守法意识,小编将带大家学习以下几部法律的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 民法典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U0NTc3OA==&mid=2650110153&idx=1&sn=4500343a5c1b9d5a04b60017679f8bd2&chksm=82066d3d646a887a887aa9c1afbd32be425f917ebf639b52e90910fe0d7bde2007304200353d&scene=27
8.对中华法系的再认识我国学界用现代法学观点研究中国法律史始于清末。从那时到现在近百年来,有关中华法系的探讨一直没有间断。不仅许多法史著述特别是法律通史类教材、著作对中华法系进行了论述,而且有几部研究中华法系的专著和大量的专题论文发表,提出了不少有学术价值的见解。然而,在这一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把“诸法合http://iolaw.cssn.cn/flsjys/200405/t20040510_4590309.shtml
9.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法律种类及名称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法律种类及名称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理论上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重要的有按部门来划分,分为七大部门法,如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社会和环境保护法。中国所有法律分类中国法律共分为七大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宪https://www.docin.com/p-2154225701.html
10.中国法系与英美法系有哪些区别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主要包括法律渊源不同、法律适用不同、判例地位不同、法律分类不同、法律编纂不同和诉讼程序不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https://mip.64365.com/question/21524557.aspx
11.函授法学考试真题21、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点。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普通法和根本法 D。普通法和一般法 22、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 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 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 23、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 https://chengkao.eol.cn/hanshoubenke/2020070817394.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https://www.moj.gov.cn/jgsz/jgszzsdw/zsdwgjsfkszx/gjsfkskskt/201805/t20180510_172369.html
13.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对于中国法律史学来说,走出“律令体制”说,很不易,但必须。“律令体制”的思维路径,与法律实证主义、成文法主义、法典主义、法条主义脱不了干系,难以理解中国古代法和中华法系多姿多彩的法律与规则结构。被“律令体制”一叶障目的结果,难免自陷于“诸法合一”“民刑不分”“以刑为主”“民法不发达”“民事违法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M.php?id=15627
14.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法律的生效时间,通常分为下述的几种情况。(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2)法律公布具体的生效时间;(3)法律公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可见法律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条件。 8.关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就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地区的法律渊源而言,可以概括为以宪法为核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15.我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研究是发展的趋势。二十世纪以来,两大法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国与大陆法系、普通法系相比,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法治发展程度的差别,我们学习借鉴他国的法治经验,应当根植于中国的特殊需要,而不是与哪一种法律模式直接挂钩。 结合我国目前行政法治立法严重不完善、立法内容不具体、司法缺乏权威等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在我国目前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12/id/338217.shtml
16.伊斯兰法系:法律现代化的艰难抉择在当代,原先属于伊斯兰法系的国家与伊斯兰法的关系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国家是伊斯兰法系的“继承人”。这类国家是指至今仍把伊斯兰法作为基本法律制度的国家。在这类国家中,法律制度虽然进行了某些改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的法律制度。因此,它们是当今伊斯兰法系的忠实成员。属于这类国家的主要有沙特阿拉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