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司法部举行“中国法律服务网上线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中国网记者金慧慧摄
司法部部长傅政华20日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线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法律服务网新增的三项功能正式上线运行,分别为:农民工欠薪求助网上绿色通道、全国法律服务电子地图以及英文频道。
新增三项功能四个系统农民工申请法援一律免审查
农民工欠薪求助网上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讨薪咨询、求法援、问题反映三种求助途径。对于在线提交的法律咨询问题,中国法律服务网驻场律师会在5个小时内做出解答。
“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的特点是快捷,遇到欠薪问题的农民工不仅可以通过法律咨询寻求帮助,还可以直接反映遇到的欠薪问题。”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表示,“对寻求法律援助的欠薪农民工一律免于经济困难条件审查,努力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全国法律服务地图汇聚了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仲裁委员会、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等八大类,共77万家法律服务机构数据,包括32142家律师事务所、3255家法律援助中心、2946家公证处、3832家司法鉴定机构、258家仲裁委员会和近4万家司法所、34万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35万多家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理位置信息。
“该地图不仅可以查询法律服务机构的地理位置、导航信息,还可以查询执业人员信息、业务范围信息、联系方式等综合信息,”司法部信息中心主任林振文指出,下一步将开发集成功能,将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等在线办事功能都集成到地图上。
中国法律服务网英文频道旨在为外国企业、组织、个人提供权威、免费的中国法律咨询服务,重点解决其在我国境内遇到的投资、贸易、金融、环保、出入境、劳动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移动端具有智能语音交互功能,支持英文语音提问,律师回复支持英文语音朗读。
林振文介绍,英文法律咨询目前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现行法律法规为外国公民提供解答,不涉及对国外法律的解释。
记者现场体验中国法律服务网的智能法律咨询功能。中国网记者金慧慧摄
此外,中国法律服务网近期还对接了公证在线申办、服务查询、征信查询和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四个系统,实现公证业务的在线办理和公证书、失信人查询以及知识产权全程公证服务。智能法律咨询业务则新增食品安全、旅游纠纷、雇佣纠纷、校园侵权和医患纠纷等5种业务类型,扩充至15种。
一年免费出具法律意见书75万余份为民众节省近3.7亿元
熊选国介绍,中国法律服务网累计访问1.7亿人次,注册社会公众600多万,在线办事70余万件,法律咨询500万人次,免费出具法律意见书75万余份。按每份意见书500元计算,为民众节省法律咨询费用近3.7亿元。
过去一年,中国法律服务网功能持续优化完善,先后开通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设立人民群众满意度评价栏目,扩充智能咨询业务类型,建成藏汉双语法网,增加在线办事功能。
熊选国指出,中国法律服务网的驻场法律服务团队由从全国遴选的922名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组成。同时还邀请了最高法、最高检和全国知名律师、公证员及专家学者组成70人的专家团队,对驻场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点评,确保每一个咨询解答全面专业。
工作人员介绍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使用方法。中国网记者金慧慧摄
“中国法律服务网充分发挥了互联网随时随地、互联互通的优势,我解答的1200多个问题来自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30个省区市,这在传统的法律服务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法律服务网的驻场服务律师强小磊说。
据介绍,中国法律服务网还汇聚了全国77万多家法律服务机构和139万多名法律服务人员信息,为群众提供机构人员信息查询服务,目前累计查询量达180万余次。法律法规库汇聚了66637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为公众提供权威的法律法规查询服务,目前查询量累计达到314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