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福建省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为帮助报考者了解招考政策、熟悉报名流程、提醒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根据《福建省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福建省公务员主管部门专门组织编写了《福建省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本指南仅适用于本次招考,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月8日(周一)9:00—1月12日(周五)17:00报名;

1月9日(周二)9:00—1月15日(周一)17:00报名资格审查、专业资格的申诉审核;

1月17日(周三)9:00—1月19日(周五)24:00笔试确认,完成笔试确认后,方可取得笔试资格;

1月19日(周五)24:00之后无法修改考试地点;

3月13日(周三)9:00起下载打印准考证;

3月16日(周六)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3月16日(周六)14:00—16:30《申论》;

4月12日后公布笔试成绩;

4月中旬组织全省统一面试,5月初完成体检;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体检前按照职位要求先参加体能测评、心理测评。

第二章报考要求

一、报考者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在1988年1月8日至2006年1月7日期间出生),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对年龄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以招考职位公布的条件为准;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备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不得报考或取消考录资格的情形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

6.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

7.在职公务员或参公人员(含聘任制公务员以及公示结束被确定为拟录用对象的),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

8.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

9.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

三、选择报考职位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报考者还应符合招考职位要求的相应条件。其中,报考“专门职位”“2024年应届生岗位”的要求,详见“报考要求”的“十四‘专门职位’、十五‘2024年应届生岗位’的报考要求”。

(二)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根据公务员法及其有关规定以下情形需要回避:

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职位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位工作,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1.直系血亲关系为法律意义上的直系血亲关系。(1)自然血缘关系的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2)法律拟制血亲:比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

2.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

3.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报考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职位的回避要求,按照上述规定执行。报考者应如实、全面、完整填写可能存在回避关系的所有人员姓名、单位、职务以供回避审查,不得刻意隐瞒,否则可能影响本人录用资格。

相互之间存在回避关系的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的岗位。

(三)曾连续6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或生活,难以进行有效考察的,不得报考公安系统和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应符合《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其中,涉密要害职位的政治考察标准将从严掌握。曾有国(境)外留学、工作或生活经历的,务必在个人学习工作简历栏进行说明。

(四)符合“2024年度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条件者,不得报考此次我省公安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人民警察职位。

(五)符合“2024年度面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条件者,不得报考此次我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法检系统司法警察和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七)2024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若委培或定向单位同意其报考,应当由委培或定向单位在报名时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报考;且定向生、委培生不得以其在读的学历、学位报考。

(九)资格审查贯穿考试录用全过程。凡材料信息不实且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单位有权取消报考者的考试录用资格。

四、年龄的计算规则

本次招考“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是指已满18周岁、未满36周岁,具体计算到日。招考职位对年龄有其它要求的,参照上述方法计算。

五、生源地认定

报名开始第一天常住户口在我省的人员,福建省内高校2022年、2023年、2024年毕业的省外生源和省外高校2022年、2023年、2024年的福建省生源及驻闽部队随军家属,均视为本省报考者,可报考招考范围为“本省”的职位。招考范围限制在“本县”“本设区市”的,按上述原则类推。

备注1.生源地是指,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的户籍所在地。

备注2.符合省内生源地认定条件的省外生源或福建省生源,户籍地可填写为本人毕业高校所在地或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的户籍所在地或部队所在驻地。

六、身份认证要求

考生应通过“闽政通APP”L4级身份认证,方可报名。

七、学历的认证要求

报考者的学历应为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学历。

(一)境内学历

(二)第二学士学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按上述要求进行查询认证。

(三)境外学历

持境外学历报考的,或者属于国内院校与国外院校联合办学取得境外学历、学位的,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有效证明材料。

(四)我省“双学位”“双专业”学历

根据《关于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意见》(闽教高〔2009〕9号),经修读达到毕业条件并获得“双学位”“双专业”证书的报考者,在本省范围内承认其学历、学位。

八、专业资格的审核要求

本次招考以《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2024年)》作为职位专业条件设置和审核的依据。

(一)填写专业名称

专业以毕业证书上注明的为准,报考者应只字不差、如实填写。

若所学专业在招生和培养时有专业方向、但未在毕业证书上体现的,应先按照毕业证书上注明的专业填写,并在网络报名系统的考生信息表备注栏中说明,再按照招录单位要求提供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二)填写学位类型

职位招考条件有对学位作出具体要求的,报考者应填写本人取得的学位类型。

学位类型以学位证书上注明的为准,报考者应只字不差、如实填写。

(三)专业资格与学历的对应关系

报考者可以使用本人已获得的学历、学位及其对应的专业进行报考;但是,用以报考的专业不仅要符合招考职位的专业要求,该专业对应的学历、学位也要符合招考职位的学历、学位要求。

例1.招考职位专业条件为“文学”,学历条件为“本科及以上”、学位条件为“学士及以上”;报考者应具备“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以及相应的学位。

例2.招考职位专业条件为“文学”,学历条件为“本科及以上”、学位条件为“学士及以上”;报考者应具备“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以及相应的学位。

例3.招考职位专业条件为“文学”,学历条件为“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条件为“硕士及以上”;报考者应与具备“文学”专业相匹配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及相应的学位。

如果,报考者有非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学位,但其“文学”专业所对应的学历、学位仅为本科及以下层次;不符合报考该职位的专业资格条件。

例4.招考职位专业条件为“文学”,学历条件为“本科及以上”、学位条件为“学士及以上”;报考者应具备“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以及相应的学位。

如果,报考者具有“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学位,虽然其本科层次的学历、学位非“文学”专业;符合报考该职位的专业资格条件。

(四)专业资格的争议认定

经与招录单位沟通,若报考者对专业资格审查结果仍有异议的,可及时通过网络报名系统的申诉通道对专业资格提出复审申请,由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九、辅修专业的认证要求

“学历类别”设为“不限”的职位,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列入国民教育序列学历的报考者,其专业资格也可以按照本人同时收录在“学信网”“学信档案”版块“学历信息”和“学位信息”栏目的辅修专业信息予以认定。

十、基层工作经历

(一)下列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1.各类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和村(社区)党组织或村(居)委会的工作经历;

2.各级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以及劳务派遣等各类非在编人员;

3.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役的经历,在军校的经历;

4.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

(二)下列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实习、社会实践等经历。

3.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实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以上起止年限按足年足月累计,例如,2023年2月到2024年1月,算1年。

十一、2024年应届毕业生

2024年应届毕业生一般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达到录取要求入学,或国家承认的其他方式入学(不含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培养、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经省级招生部门批准录取;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毕业,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学历或学位证书且可按规定出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者。

备注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应加盖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的公章。

备注2:已加盖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用人单位公章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有效。

备注3:2024年毕业且可以取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高职扩招人员,视同2024年应届毕业生。

备注4: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文件规定的以当年度应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报考者。

十二、招考职位要求的服务年限

招考职位有要求服务年限的,均含试用期。其中:

1.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其中在录用时的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

2.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省(市)直机关直属单位在上述县的所有职位,在本县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包括:永泰县;云霄县、诏安县、平和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泰宁县、建宁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

3.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在乡镇一级的基层站所(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财政所等)职位,在该县本系统乡镇基层站所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其中在录用时的乡镇基层站所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

4.其他职位要求最低服务年限5年的,县级及以下机关招考职位是指在本县范围内最低服务年限5年,县级以上机关招考职位是指在本招录单位最低服务年限5年。

录用到有服务期要求职位的,应履行服务期的约定;未满服务期的,不得辞职或申请取消录用,不得报名参加我省组织的公开遴选,也不得调离约定的服务地或服务单位。

服务年限按足年足月计算。例如,2023年2月到2024年1月,算1年。

十三、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在编报考者

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报考应符合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有关规定。

十四、“专门职位”的报考要求

(一)报考对象

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为2年以上且期满考核合格的我省生源的大学生志愿者)等中央组织的服务基层项目。

2.我省和设区市统一组织实施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

3.由福建省兵役机关批准入伍,入伍前为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校生或在籍生,服役满5年以上(含5年,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入伍放宽至4年),退役时身份为士兵的报考者。

4.具备下列条件、未报考过专门职位的大学生退役士兵,也可以报考专门职位:2019年以前(含2019年)由福建省兵役机关批准入伍,入伍前为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校生或在籍生,服役未满5年(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入伍未满4年),退役时身份为士兵,且在退役或毕业后2年内。

5.经当地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且符合下列条件的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编在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含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修校、中职校、技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报考本人工作所在地县域内的专门职位:通过设区市统一组织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在本县工作满5年(含试用期)且在本县乡镇单位工作满3年(含试用期);除试用期不定等次外、每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近5年年度考核中有1次以上优秀。

备注:参加服务基层项目时的身份,应符合组织实施该项目的省级主管部门对于我省生源的认定。

(二)不得报考的情形

下列情形不得报考“专门职位”:

2.参加设区市和县(市、区)自行组织实施的服务基层项目的;

3.通过享受政策待遇(含加分、免笔试等),被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

(三)资格认定

5.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编在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联系所在县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资格认定。

十五、2024年应届生岗位的报考要求

下列对象可以报考2024年应届生职位:

1.2024年应届毕业生。

2.以当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身份入伍且在2023年年内退役的大学生退役士兵,可以报考应届生岗位。

十六、纪检监察系统职位的报考要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纪检监察系统职位: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以及因犯罪情节轻微被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

2.被撤销中国共产党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的;

3.被撤职或者开除公职的;

5.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但是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七、公安类职位的报考要求

下列35所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限公安类专业的职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北京警察学院、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山西警察学院、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辽宁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上海公安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福建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山东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湖南警察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西警察学院、重庆警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贵州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新疆警察学院。

政法类院校公安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安学类”职位。《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2024年)》所列“公安技术类”专业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公安学类”职位。

下列情形不得报考公安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1.公安院校的非公安类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限“公安学类”专业的职位;

2.根据公安部直属单位统一公开招考录用人民警察及工作人员有关规定,曾连续6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或生活,难以进行有效考察的,不得报考公安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3.符合“2024年度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条件者,不得报考此次我省公安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人民警察职位。

十八、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要求

1.曾连续6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或生活,难以进行有效考察的,不得报考此次我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2.符合“2024年度面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条件者,不得报考此次我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法检系统司法警察和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职位。

十九、保密机要岗位的报考要求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各专业以及国家指定院校开设的保密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保密机要岗位,所有保密机要岗位均要求5年服务期(含试用期)。

第三章考录规则

一、报名

二、网络报名阶段的资格审查

(二)初审不合格的主要情形

1.报考者不符合职位的招考条件,如专业条件、基层工作经历等;

2.报考者提交的个人信息不全,审核人员无法对报考者的基层工作经历、服务期、回避情形等情况进行判断,需要退回补充后再进行审核;

3.报考者已上传的照片不合格,需要按规定的格式重新上传。

(三)申诉审核

报考者对“专业条件不符”的情形,可以进行申诉,由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

(四)申请“申诉”应注意的事项

申诉审核一般只针对“专业条件不符”的争议;

因个人信息不全没有通过初审的,可在个人信息补充完整后,点击“报考审核情况”进行申诉,此时仍由招录单位初审;

申诉理由应尽量简洁明了,不需要大段粘贴政策文件或专业目录原文。

三、职位的开考比例

(一)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处理办法

职位招考人数与通过报考资格审查人数的比例要达到1:3。达不到1:3比例的,原则上不开考或等比例缩减招考人数。

不开考和减少招考人数的职位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对外公布。

(二)不限开考比例的职位

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37个原中央苏区县的乡镇职位以及属于急需紧缺专业的职位,可不设置开考比例,有报考者通过资格审查的即可开考。

1.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永泰县;云霄县、诏安县、平和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泰宁县、建宁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

2.原中央苏区县: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武平县、长汀县、连城县、漳平市;三元区、尤溪县、沙县区、将乐县、永安市、大田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建宁县、泰宁县;延平区、顺昌县、邵武市、光泽县、武夷山市、浦城县、建阳区、建瓯市、松溪县、政和县;芗城区、平和县、诏安县、南靖县、龙海市、漳浦县、云霄县、华安县。

3.监狱、戒毒系统山区职位:设在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的监狱、戒毒所职位。

4.急需紧缺专业的职位:设区市级以下“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政法机关“狱医”“法医”职位以及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的职位。

四、公共科目笔试

(一)科目设置

A类(省市)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省市卷)》,A类(县乡)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县乡卷)》,A类(执法)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执法卷)》;

A类(执法)加考公安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执法卷)》、《公安基础知识》;

B类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加考公安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安基础知识》。

(二)考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该测验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考试范围和题型请参阅《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三)参加笔试的注意事项

1.必须带齐准考证、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进入考场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考试前遗失身份证的,可持公安部门出具的临时身份证参加考试。若持其他与报名时填报的法定证件类型不一致的证件,造成考生不能进入考场参加考试的,后果自负。

2.《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律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报考者自备橡皮、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3.严禁将各种电子、通信、计算、存储或其它有关设备带至座位。

4.考试开始30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期间不得提前退场。

5.不得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等带出考场。

6.遵守考场规则,若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将按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7.报考者应在考试前一天熟悉考点地址和交通路线。

(四)成绩查询

2024年4月12日上午9:00后,报考者可凭本人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查询本人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

(五)公共科目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倾斜政策

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招考职位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予以政策倾斜:永泰县;云霄县、诏安县、平和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泰宁县、建宁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

省(市)直机关直属单位在上述县的职位予以政策倾斜。

上述职位要求在本县的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

五、专业科目考试

需要加试其他专业科目的,具体安排及成绩计算规则由招录单位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上另行公告。

六、选择笔试地点

通过网络报名的报考者,1月19日24:00前可自行选择笔试地点。除《公安基础知识》外,招录单位还有要求其他专业科目考试的,笔试地点只能选择“福州”。

注意:1月19日24:00后,报考者将无法修改笔试地点。

七、面试

(一)确定面试人选

参加面试的考生从笔试和专业科目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中产生。

无专业科目考试的职位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职位招考人数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

加考专业科目的职位,面试前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进入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由招录单位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上另行公告。

(二)面试通知

(三)面试前资格复查

面试前资格复查(简称“复查”)由招录单位或设区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报考者应按照招录单位的要求,通过网络提交有关材料的扫描件、照片,申请资格复查,报考者提交的扫描件或照片应清晰可辨,一般不得进行后期处理。复查应注意以下事项:

1.面试前资格复查时,若还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或在2024年1月8日(含)前通过考试但未取得专业资格类证书的报考者,本人须书面承诺:若未能按规定取得报考职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或者专业资格类证书的,或是证书不能通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自愿放弃录用资格。

2.报考专门职位的,还应提供服务基层项目主管单位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大学生退役士兵还应提供入伍通知书、退出现役证。

(四)专业资格争议裁定

在严格复查的前提下,除非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信息、骗取报考资格的或从事考录工作的人员失职渎职的,公务员主管部门及招录单位不再将“专业资格不符”作为面试之后该职位申请递补的理由。

(五)面试地点

报考省直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职位的,在福州市区面试;报考设区市职位的,在相应的设区市面试。

(六)面试成绩切线

面试成绩最低合格线为60分。参加面试人数少于或等于招考人数时,报考者的面试成绩应达到70分以上,方可进入体检、考察。

(七)面试资格递补

专业科目考试、心理测评、体能测评、体检、考察、录用等环节递补参照面试的做法。

八、考试成绩的计算规则

(一)未加试专业科目的职位

考试总成绩按公共科目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计算:

A类职位:总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2×50%+面试成绩×50%;

B类职位:总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50%+面试成绩×50%。

(二)加试专业科目的职位

公安系统执法勤务A类职位:总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2×35%+《公安基础知识》成绩×15%+面试成绩×50%;

公安系统执法勤务B类职位:总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35%+《公安基础知识》成绩×15%+面试成绩×50%。

有加考《公安基础知识》的公安系统其他职位总成绩计算方式按照公安系统执法勤务职位的执行。

需要加试其他专业科目的职位,成绩计算规则由招录单位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上另行公告。

(三)考试总成绩相同的排序规则

对于考试成绩相同者,名次排列采取以下办法解决:

1.若2个以上报考者笔试、面试合计总成绩相同时,报考者名次按笔试成绩排列;

2.若笔试成绩又相同,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排列;

3.若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面试的成绩都相同,报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后加试一场面试,报考者名次按加试的面试成绩排列。

有加试专业科目的职位,出现同分情形且无法增加录用计划的,应优先考虑专业测试成绩,再按上述原则排序。

九、心理测评和体能测评

(一)参加对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面试合格的报考者,参加人民警察职业心理能力测评和体能测评。

法检系统司法警察和监狱、戒毒系统人民警察等职位面试合格的报考者,参加人民警察体能测评。

(二)心理测评

除国内安全保卫、技术侦察、反恐怖等涉密要害职位,将心理测评结果作为是否录用的重要依据外,其他职位心理测评结果仅作为辨识考生是否适合从警的重要参考。其他职位第一次心理测评不合格的考生可按规定进行第二次心理测评,第二次心理测评合格者也可视为合格;心理测评最多进行两次。

(三)体能测评

我省体能测评的组织工作,按照闽人发〔2011〕13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10米×4往返跑”“纵跳摸高”当场测试不超过三次,“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只允许当场测试一次。具体标准如下:

1.男子组

项目

标准

30岁(含)以下

31岁(含)以上

10米×4往返跑

≤13″1

≤13″4

1000米跑

≤4′25″

≤4′35″

纵跳摸高

≥265厘米

2.女子组

≤14″1

≤14″4

800米跑

≤4′20″

≤4′30″

≥230厘米

体能测评适用的年龄标准以报考者报名时的年龄为准。

注意:参加体能测评前,报考者的身体状况必须能够适应剧烈活动要求,否则取消体能测评资格、不予延期。

十、体检和考察

(一)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

根据招考人数、按1:1的比例,在考试合格的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人选。

未按时参加体检的,取消录用或递补资格。

(二)体检和考察的组织实施单位

省直机关的体检由招录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设区市级及以下招录单位的体检可由设区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各招录单位组织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录用体检由平潭综合实验区有关主管部门会同招录单位组织实施;

考察一般由招录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三)体检的依据

体检按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

(四)执行特殊体检标准的职位

按照《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2号)规定,公安、监狱、戒毒系统的人民警察和法检系统的司法警察职位,以及应急等部门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职位,还要对特定项目进行检查,并执行相应的标准。

特殊体检中未作规定的,按照人社部发〔2016〕140号规定的执行。

(五)体检机构

体检在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指定的医院进行。

(六)体检复检

对于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体检结果不合格的,有关单位将在7日内通知其复检。复检按《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5号)有关规定执行。复检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中的所有体检项目均不进行复检。

(七)怀孕期体检

女性报考者因怀孕不能进入体检的,招录单位应对其延期体检,并与报考者约定延缓体检的最长期限。

(八)考察

考察按照《公务员录用规定》、《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和《关于做好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的通知》(国公局发〔2013〕2号)的规定执行。

考察人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确定为拟录用人员:

1.有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所列情形的;

2.有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所列行为的;

3.不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的报考资格条件或者不符合招考职位有关要求的;

4.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

5.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6.被开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籍的;

7.被机关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辞退未满5年的;

8.高等教育期间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

9.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被认定有严重舞弊行为的;

10.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社会责任感、为民服务意识和社会信用情况较差,以及其他不宜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

十一、录用

(一)录用公示

对未取得有关证书的人员(如2024年应届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等)可先予以公示,在规定时限内按规定取得相应证书后,再办理录用手续。

(二)录用资格递补

进入体检、考察的人员因体检、考察缺席或不合格而造成招考职位空缺的,招录单位可从报考该职位且面试成绩达到合格线的人员中按照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确定递补人选。

第四章网上报名

一、网上报名流程

二、实名身份认证

三、提交报名资料

1.考生信息填写

标有“*”的项目为必填项目,报考者填写的文字内容不得超过限定的最大字符数,并严格按照提示格式填写。

考生信息填写页面不接受任何非法字符和全角字符,若无法保存成功,请查看是否存在“非法字符、全角字符或者必填项漏填或填写不完整”的情形。

专业名称填写使用分级下拉框方式,先选择专业大类,再选择专业类,最后选择具体专业。如具体专业不在选项中,请手动填写具体专业名称。

注意:资格审查贯穿考试录用全过程。资格审查涉及回避情形以及职位要求的专业资格条件、基层工作经历、服务期等,报考者应严格按提示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地填写个人信息,此信息将作为录用审批的重要依据。确认报考职位并通过审核后,除联系方式外其他资料不可修改。如确有锁定信息需要修改,可在“留言簿”栏目中提交留言,类型选择“资料问题”,网站管理员将根据具体情况协助修改。

2.照片上传

进入考生首页,选择“照片上传”,上传照片。上传照片后,可直接在该页面查看上传照片效果,确认无误后须点击“确认使用本照片并提交”按钮。

照片信息会对审核结果产生影响,照片审核不通过的,将影响资格条件审核,需重新提交合格的照片。为确保上传照片的质量,网站提供了照片处理工具。建议报考者下载该照片处理工具,先在本地使用该工具对用以报名的照片进行处理后,再上传到报名网站。使用该工具时,应注意:

1)照片文件必须是报考者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电子证件照(蓝底或白底证件照,JPG或JPEG格式,照片宽度不低于295像素,高度不低于413像素);

2)为保证照片清晰度,禁止将像素数量不符合要求的照片进行放大后使用;

3)点击“打开照片文件”按钮选择照片文件,符合要求的照片将显示在“照片显示区域”,点击“保存照片文件”按钮进行保存,保存后的照片大小在10KB左右,若照片不符合要求,需按照提示重新选择符合要求的照片文件(保存后的照片文件默认文件名为:报名照片.JPG)。

注意:报考者对照片质量负责,并确保为本人照片,如因照片质量影响考试的,一切后果由报考者本人负责。

四、职位报考

1.查询职位并将职位加入待报考列表

报考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位查询,选择合适的职位。

查询结果列表中,点击职位信息右上角“选择此职位”报名系统会弹出职位条件的自动初步判断窗口,如果满足职位条件,则显示报考信息补充文本框及考试地选择下拉框。

如果不满足职位要求,报名系统会提示具体原因。

选择好职位后,点击“添加到待报考列表”按钮,转回“职位报考”界面,即可看到所选职位已经在列表中。注意:此时所选职位仍处于未提交状态,需进行“确认报考职位”的操作。

2.确认报考职位

在已选择职位列表中,选择拟报考职位,并点击“提交审核”按钮。

在弹出的新窗口中,点击“确认报考此职位”按钮,即报考成功,等待审核。

3.查询审核结果

“职位报考”界面显示“审核通过”,则表示该职位报名成功。

审核未通过的职位,报考者可点击“职位列表”中的“报考审核情况(申诉)”按钮查看审核意见。

4.申诉或改报职位

1)报名系统限制报考者只能成功报考一个职位,通过资格审核的,不可改报其他职位。

2)没有通过资格审核的报考者,可以申诉或者改报其他职位(操作方式同初次报考)。

3)申诉截止前报考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考生信息”界面自行修改相应信息(所有修改均有日志记录)后点击“提交申诉”按钮,也可以直接在“申诉理由”中填写相应信息后点击“提交申诉”按钮。

5.笔试地点选择

报考者一般可以自行选择笔试的考试地点,即公共科目笔试的地点,不受报考单位所在地的限制。

注意:除《公安基础知识》外,招录单位还有要求其他专业科目考试的,报考者只能选择“福州”作为笔试地点;确认参加笔试前,报考者可自行修改笔试地点,确认参加笔试后笔试地点将锁定不可修改。

五、确认参加笔试

六、打印笔试准考证

七、查询笔试成绩

2024年4月12日以后,报考者可点击报名网站首页“成绩查询”栏目进入成绩查询界面,填写本人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查询笔试考试成绩。此功能在成绩公布后方可使用。

八、网上报名常见问题

1.考生个人信息安全

2.界面显示不完整

打开查询或报考界面时,若界面未显示操作按钮,属于界面显示不完整情形,可按键盘“F11”键,全屏显示浏览器界面或调整屏幕分辨率。

第五章注意事项

一、报名网站

报考者在报名阶段均可报名,建议:

1.尽早申请报名序号,以避免被不法之徒盗用身份证信息或手机信息,导致无法报名;

三、雷同卷甄别

考试结束后,考试机构将对笔试试卷进行雷同甄别,被判定为雷同答卷的,按《公务员考试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诚信考试

受到违规违纪处理的报考者个人信息,根据《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记入考试诚信档案。

THE END
1.执行首页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index/id/MzAwNDAoNzAwNSACAAA/page/1.shtml
2.全国法院信息综合查询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执行案件信息,充分发挥执行案件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从2009年3月30日起向社会开通“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https://zxgk.court.gov.cn/zhzxgk/
3.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查询个人信息官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是最高人民法院主导的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公示平台,通过该网站,我们可以查询全国各级法院的执行案件信息,其中包括涉及个人的失信信息、限制消费信息、终本案件信息等。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个人信息。一、查询入口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首页,点击“失信被执行人”或“限制消费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66004884
4.中国最高法院执行信息网执行资讯 执行案例 执行微电影 公益广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dps是什么意思?dps在游戏中是指一次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伤害总量/战斗时间,简单的说就是一次战斗中,你攻击起来的每秒伤害。)于公开征集执行研究课题选题建议的公告 依法拘留、信用惩戒、网络查控,更多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 最高法https://page.sm.cn/blm/midpage-317/index?id=13_22423ee4bf2df5da466d7761be5f2775
5.执行网个人查询系统专题中国执行网个人查询系统点击查询链接进入查询界面。在查询界面可以看到三个输入框,分别为被执行人姓名或名称、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系统(中国征信个人查询系统) 2020年6月11日 你好,随着大数据征信新模式的建立,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已被纳入征信系统,查询该方面的信息你可以在中报价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手https://www.xuezhangbb.com/news/tag/%E6%89%A7%E8%A1%8C%E7%BD%91%E4%B8%AA%E4%BA%BA%E6%9F%A5%E8%AF%A2%E7%B3%BB%E7%BB%9F
6.中国执行网个人查询失信人员查询(个人失信名单查询系统)可以在中国执行公开网上查询失信被执行人的有关信息,主要输入当事人的身份证号和姓名和相关的案件号码,都可以进行查询,向中国执行公开网就可以查询到相关的执行案件信息了。 个人失信名单查询系统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被执行人。以下是查询的具体操作步骤: https://www.daibanwang.com.cn/baike/145217.html
7.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会以短信、电话或邮件的方式向信息主体告知涉及贷款、金钱或者其被纳入黑名单的信息,请信息主体提高警惕,切勿随意点击相关链接进行认证或金钱交易,以防上当受骗。如有疑问,请拨打唯一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电话号码为4008108866。 征信客服电话:400-810-8866 http://www.pbccrc.org.cn/
8.青海电信?中国电信官方网站综合运营商网上营业厅中国电信官方网站?青海(原青海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在线销售数码通讯、套餐/靓号等产品、正品低价、品质保障。同时为用户提供充值缴费、宽带办理、费用查询、在线客服、及品牌专区等全方位的网上自助服务;中国电信——世界触手可及。https://www.189.cn/qh/
9.深圳诉讼案件查询系统?深圳法院诉讼案件查询系统深圳法院诉讼案件查询系统 涉诉信息查询 一、官方查询平台 1、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http:// zxgk.court.gov.cn/ 包括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人员、被执行人信息、财产处置等内容。 2、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 http:// zxgk.court.gov.cn/shixihttps://www.51zlaw.com/flzs/95176.html
10.中国被执行人查询系统该被执行人的名单在官网查询方法如下:任意浏览器搜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选择“失信被执行人”版块。 全国失信人员名单查询系统入口地址: http://zxgk.court.gov.cn/ 个人征信查询方法:方法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到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柜台查询。方法二:网上查询。 https://www.fljg.com/ask/679980.html
11.史上最全的网址尽职调查篇1. 中国裁判文书网 http://wenshu.court.gov.cn/ 该系统仅仅公示已经生效的判决书,对于正在审理中或调解结案的诉讼,该系统不公示。 2.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 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 3. 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公示系统 http://shixin.court.gov.cn/ https://www.jianshu.com/p/3861ab299a75
12.实用尽职查询工具一览表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官方查询平台,可供经办律师查询企业、自然人诉讼情况。 2.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 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 3. 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公示系统 http://shixin.court.gov.cn/ 4. 人民法院公告查询系统 http://jjcjh.com/index.asp?/news/15610.html
13.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失信人员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http://zxgk.court.gov.cn/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涵盖了执行信息公开网门户信息、执行信息公开、执行信息服务等内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开设的企业信息查询网站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 https://www.wandongli.com/news_detail.html?id=1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