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学历要求高吗知乎想考四川省的公务员应该从哪儿入手?
肯定先从选岗入手啊。
选岗在考试之前,先了解目标岗位的招录条件和招录比,远离三不限。如果是正常的招录比就可以报,如果是那种特别离谱的,比如几百个人竞一个岗位的,跑!!
选岗选的好,上岸少不了。毕竟参加公考的人这么多,咱的目标就不能定的太高,只要上了公务员这条船,不满意现岗的还能遴选,所以咱就得以求稳上岸为第一标准。
确定完选岗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备考了,公务员考两门,行测和申论。我申论当时考的是74还是76,忘了。我在备考的时候因为刚毕业没什么钱,所以力求性价比,从头到尾申论和行测我都只用了一套教辅。
申论我用的视频课是汤可特训七套卷,我感觉申论的理论知识其实就那样,说到底就是掌握住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我跟着汤大的节奏去写题,然后就掌握了写题的技巧和高分答案的标准,最后成绩出来也很不错,总之好好跟着练错不了的。
行测听的是华图980,他家有个模块宝典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这个课其实我感觉就是模块宝典的升级版,所以我就没买书,跟着这个系统课过了一遍,不得不说,老师都去教自己擅长的板块,不仅他们自己得心应手,我听着也身心舒畅。
听完课直接写真题就行,这两科的真题我用的都是极致真题80分,认真写下来确实会有不错的效果。
知道从哪儿入手之后就开始行动吧,现在去学还来得及!#四川省公务员#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学历要求高吗知乎速看!2023上四川省考公务员公告发布!
2023年四川省考公告已出:(陆续更新中...)
阿坝(72人)、雅安(245人)、攀枝花(174人)、眉山(299人)、遂宁(320人)、宜宾(465人)、南充(686人)、巴中(227人)、凉山(395人)、德阳(265人)、资阳(391人)、广安(430)、乐山(590人)
2023年上半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
公务员(参公人员)公告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我市决定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含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录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录对象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6.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招录机关(单位)及名额
为帮助广大考生了解国考工作地点在四川的职位招录情况,四川中公教育今天为大家进行职位分析。
各部门招聘人数、职位数
根据中公教育分析,本次国考四川共有21个部门参与招聘,共招聘1494人,招聘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0%,去年2022国考四川招聘1237人。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招聘人数最多,达到1200人,其次是银保监112人,另外成都铁路公安局和成都海关招聘人数分别是:30人、20人。
人民警察职位27个,招聘48人
根据职位属性,划分为五类,分别是:普通职位、银保监、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证监、特殊专业职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有27个,招聘48人,来自成都铁路公安局、长江航运公安局和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大专学历仍可报名!本科是主力
本次国考招录学历要求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据中公教育分析,国考四川地区职位表中标记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招聘35人,占比1.8%;仅限硕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比7.1%,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占比0.1%;本科及以上、仅限本科占比91%。
不限专业职位只有1个
国考四川地区职位表专业要求一栏,标记为“不限”的职位只有1个,来自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该职位主要从事综合文秘、公文写作工作,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2年基层工作经历(服务基层人员和大学生退役士兵)。
报名网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
准考证打印: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
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下午14:00-17:00申论
12月3日下午14:00—16:00专业科目
成绩查询:2023年1月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学历要求高吗知乎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招2343人,公检法超六成,72%岗位限本科学历
2021年四川下半年省考已经在10月12日起陆续发布招考公告,本次考试共招录2343人,设施1686个岗位,为方便考生了解职位详情,今天,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准备了本次考试的职位分析,考生可阅读下文!
一、22个地市参与招录,人数以省直为最
2021年下半年四川省考共有包括省直在内的22个地市参与招录,其中招录人数最多的为省直,共设置284个岗位,招录416人,占全部招录人数的17.76%,招录人数最少的为广安市,仅设置15个岗位,招录18人,考生在选择岗位的时候,如果强烈的地区意愿可以优先按照地区来筛选职位,
二、招录主要集中在公检法司、普通岗位仅设置不到四成
本次四川省考下半年考试招录主要分布在公检法司系统,普通岗和综合岗招录的人数仅占全部招录人数的37%。
三、招录主要面向高学历人群,超七成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本次考试共有1302个岗位要求考生学历在本科及以上,共招录1701人,占全部招录人数的72.6%,其次为专科学历,共招录405人,设置230岗位,占全部招录人数的17.29%。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尽量不要高学历选择低学历的岗位,无数事实证明,这些岗位竞争会更加激烈!
四、近三成岗位有性别限,制报岗需注意
本次考试限定男性报考的岗位共有315个,招录496人,占全部招录人数的21.25%,限定女性报考的岗位共112个,各招录163人,占全部人数的60.96%,其余1259个岗位均不限考生性别共招1682人,占全部招录人数的71.79%。
五、82%的岗位限应届生报考
本次考试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共设置1049个岗位,招录1940人,限定应届生报考的岗位招录人数占全部招录人数的82.8%,所以,广大应届考生一定要抓牢此次机会,争取一举上岸!
六、221个岗位不限专业,招录426人
本次考试不设专业限制的岗位有221个,共招录426人,如果考生在选择岗位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岗位,可以选择这类岗位,但华图教育还是建议各位考生,如果有专业符合的岗位优先选择专业符合的岗位,往往硬性条件能挤掉一大批对手。
以上就是今天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准备的2021年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岗位分析,祝各位考生一举上岸!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学历要求高吗知乎多地公务员遴选要求全日制学历专家:人为设限有违就业公平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梳理近期多地发布的公务员遴选公告发现,其中不乏要求“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表述。但查阅《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以下简称《遴选办法》),其中并无规定只有全日制学历才能报考。
多地限制报考
涉嫌就业歧视
实际上,遴选公务员明确要求“全日制”的地方不在少数。如今年4月,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开发布遴选公务员公告,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遴选公务员8人,其中规定的资格条件之一是,“具有国家统一招生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
对此,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认为,就目前我国法律体系而言,就业歧视主要涉及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在公务员遴选中进行学历限定一般不属于歧视。
“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差异并非是学历的不同,仅是学习方式的区别——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自由度更高。除此之外,两者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论文要求上基本一致,在招生上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杨保全说,故设置全日制、非全日制的限定不仅有违教育体制改革的初衷,也涉嫌就业歧视。
《遴选办法》规定: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公开遴选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报名参加市(地)级机关公开遴选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认为,从行政合规性角度看,在《遴选办法》已经就资格条件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部分地方的做法违背了上述规定。
两种教育形式
不应区别对待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也就是说,无论是全日制教育形式,还是非全日制教育形式,都属于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都属于国家承认的学历。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
据周伟观察,在这背后,是一些地方的人才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即“唯学历”“唯文凭”的顽瘴痼疾。
清除报考障碍
建立纠错机制
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
杨保全认为,遴选作为基层选拔优秀人员的方式,应当更注重德、能、勤、绩、廉等,把政治思想与工作能力考查作为第一考量,优秀的干部不应因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杨保全建议,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遴选办法》并未限制非全日制参与遴选,目前国家多个部门已经出台了规定对此予以明确,地方在遴选时更应提高思想站位,服从国家政策规定及精神,严格落实,加强监督。
周伟说,报考者除了向组织部门反映外,还可以通过社会监督、向纪检监察机关寻求执纪监督的方式,确保地方遴选公告符合国家规定。更长远来看,应该在法律中明确禁止设置各种“限制性条款”,同时还要建立纠错和救济制度,保障报考者的合法权利。(记者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