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然考公年龄上限一般界定在35岁,但是*公务员招录的年龄要求在不同的岗位和层次上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对于普通本科级别的招录岗位,年龄上限是35周岁(含),而对于硕士研究生以及具有其他特殊条件的人员有相应的年龄优惠政策,上限可适当放宽。
1、我认为,放宽考公年龄限制实在没有意义,理由很简单:考试没优势,晋升没指望,若是来养老,不多你一个。
2、看看现在考公务员的“命中率”吧,虽然参加考试的年龄是18岁以上,35岁以下,但是18到20岁的“小孩”和30岁以上的“壮年”,“命中率”明显不如20-30岁的“青年”。原因是什么呢?应试能力不够!
3、18-20岁的人,普遍没有经历过完整的高等教育,知识存量有差距。30岁以上的人,记忆力和反应能力普遍下降。前者的优势在于体力,后者的优势在于经验,但考试不考体力,对于社会经验的考量也不是重点。
4、如果向上拓宽年龄限制,让35岁以上的人加入考试,这部分人在考试中的竞争力更弱,“命中率”比30到35岁的人还要低,更别说一些特殊岗位需要体测,在体测中,35岁以上的人就更加没有竞争力了。负责任地说,只要不更改考试的具体内容,放宽年龄限制的意义就不大。
5、也许你会认为30-40岁还算是做事情的黄金年龄,但别忘了20-30岁才是考试的黄金年龄。考试不行,就没有做事的机会。竞技体育不限制年龄,但你见过多少30岁以上的老将还在跟年轻人同场参加跑跳投这种需要爆发力的项目?
6、退一步说,即便你是个“小天才”,虽然已经是不惑之年,但依然能在考试中赢过一大堆20多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和姑娘,你又是否思考过入职体制内,你要面对的职业天花板呢?
7、不管是基层的“晋级”还是上级机关的“升迁”,都是有明确年龄条件的。超过35岁,尤其是超过40岁的基层办事员,如果依然没有得到晋升,那在退休之前大概率也不会摆脱办事员的身份了。
8、年轻人更加有冲劲,他们精力旺盛,进步的欲望更加强烈,他们中的优秀者更容易得到提拔。对于拥有干部任免权的领导来说,提拔年轻人相当于给自己的未来铺路,即便自己的仕途已经结束,依然可以凭借这种方式拥有一定话语权。
9、试想一下,即便放开年龄限制到40岁,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上了公务员,入职*天就要接受自己在体制内没有晋升机会的残酷现实,你愿意吗?难道对你来说,考公务员只是为了混混日子,熬到退休,拿到充足的保障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体制内根本就不缺你这号人。简单说,如果升迁依然卡年龄,就无法调动“大龄”公务员的动力,放宽考试年龄限制的意义就不大。
10、体制内的工作有体制内的特点,当上了公务员,只要你不违法犯罪,不犯大错误,体制内就不会让你走人。从左面看,这是体制的“安全”,从右面看,这是体制的“停滞”,所以你会发现体制内的基层岗位有不少年龄超过45岁的“老油条”,他们人浮于事,自知无望升迁,自然也就不会主动投入工作,摸摸鱼、等退休是他们的共识,迟到的、早退的、请假的、病休的,即便出工不出力,领导也完全没有办法。
11、体制内缺人吗?可以说既缺人,也不缺人。体制内不缺的是人的数量,不缺的是领导,缺的是能拼搏、肯听话、干活利索、思路清晰的精兵强将。
12、对个人来说,放宽考公务员的年龄限制,的确是多了一个机会,但多一个机会不代表你就能抓住这个机会。高考不限制年龄,你看过多少社会考生上阵并考上名校呢?
13、对*来说,公务员是*运转的驱动轴。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越高,平均精力越旺,平均动力越足,平均活力越好,*的治理能力自然就越强。身为*人,谁会愿意看到臃肿且效率低下的公务员队伍?
考公的年龄限制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1、公务员考试适用年龄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
2、《*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1、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报考公务员的。岗位要求就是能力和素质,性格不是履职障碍。对部分岗位,性格要求还是需要的。如果招商*、文秘*要求善于沟通、性格外向、能写会说等。
3、针对性的学习。公务员招考只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行政能力测试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重点考察公务员的思维应变和知识面的掌握。
这个年龄是*生毕业当年以及两年内,近年来公职类考试,尤其是*公务员考试中,很多岗位限应届生报考,而应届生分为两类,一是当年应届毕业生,二是指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生刚毕业的两年内,学习状态和习惯还存在,年轻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那更不用说,这些对考试来说非常关键,所以更建议大家早早备考。
进入体制越晚,年龄越大,和你同等年纪的已经晋升了,你可能还需要去和比自己年纪小的竞争,这就有些尴尬了。所以,大家如果有考公想法的,或者确定自己早晚都是要走考公这条路的,就要早点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