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而言,拟定合同、签合同是日常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说到合同的“鉴于条款”,相信很大一部分企业家就一知半解了。
由于对鉴于条款知之不深,使得很多企业家、合同管理者对鉴于条款不重视或者使用起来随意。
本文将告诉您“鉴于条款”很有用,但也不能乱用。
01
2021年6月22日,王某作为出借人,李某作为借款人,与林某、A公司共同签订签订了《债权债务变更协议书》。
该协议书首部载明“鉴于”:
一、A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林某将股权190万元转让给李某。
二、待完成股东变更登记及股权质押登记后,林某与王某签订的借款合同和展期合同全部转由李某履行,林某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
王某、李某、林某在该协议书上签字捺印,A公司加盖了印章。
同日,上述当事人又出具了《股权变更责任证明书》,载明'A公司股东林某所持190万元股权,经公司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股权转让给李某。
之后林某和A公司未能按约定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经王某催告仍未办理。
王某起诉主张《债权债务变更协议书》为附条件的合同,合同生效的前提是李某经工商变更登记为A公司股东,并就股权质押进行登记。现该条件未能达成,债务没有转移,林某应继续承担还款责任。
法院认为案涉《债权债务变更协议书》中的鉴于部分载明“待完成股东变更登记及股权质押登记后,林某与王某签订的借款合同和展期合同全部转由李某履行,林某不再承担任何责任”是借款合同、展期合同中债务转移的前提条件。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条件不能成就,民事法律行为不发生效力,支持了王某的诉请。
02
“鉴于条款”有哪些作用?
上述案例中,“鉴于条款”强调了前提条件。那么合同实务中鉴于条款有那些作用呢?
一、交待背景
商业活动中,会出现一定时期内签订多个内容关联的合同。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鉴于条款”把这些关联紧密的合同联结起来。
比如说签订增补协议时会对原合同的签署情况进行阐述,或者对一定时期的持续交易进行统计确认等。
在法院的裁判案例中,鉴于条款对涉及的多份合同阐述清楚,并且这些合同确实紧密关联,法院通常会结合起来审理,涉及不同法律关系的除外。
二、阐述合同目的
明确签约双方的合同目的。这类鉴于条款起到总领合同的作用。
发生争议后,一方面可以根据合同目的去表达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可以以此衡量违约方是否构成根本违约。
三、强调前提条件
本质上属于附条件的行为,条件不能按约定成就,则合同不发生效力。
03
精益化法律指引
合同使用鉴于条款要注意哪些问题?
“鉴于条款”有那么多作用,是不是写得越多越好?
什么合同都可以用鉴于条款吗?
合同约定鉴于条款要注意哪些问题?
其实鉴于条款用得好就是“点睛之笔”,用得不好“反受其累”。
一
对鉴于条款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忽视鉴于条款,但绝不能无限的扩大鉴于条款,去取代合同正文的内容。因此鉴于条款的内容范围仅限于“交易目的、交易背景、前提条件”,不要去描述具体权利义务。
二
鉴于条款应简洁、清楚、明确。表达不清楚的鉴于条款,不仅无法达到辅助证明合同目的、阐述先决条件的用处,反而可能会被合同对方利用。
三
鉴于条款应当与合同主文相互呼应,相互印证。比如鉴于条款阐述了先提条件,合同主文中就要搭配合同无效的条款;鉴于条款约定了合同目的,合同主文就应当约定合同解除条款。总之鉴于条款与合同主文应当保持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