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1月10日讯(记者张玲)不久前结束的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法考”),深圳考区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有13000人报名参考,是全国少数几个报名人数超过万人的城市。
本期张玲说法将目光投向过去,来探究关于司法考试,深圳律师记忆里最深的是什么?是一道解不出来的难题,还是当时头悬梁锥刺股的复习经历?他们还记得自己考试的年份和试题吗?
本次同题征稿中,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律师投稿踊跃:他们有的人永不言弃,考了8次终于通过;有的实现完美跨界,从教育界一步跨到,还有的快要退休才决定报考司法考试,而且还通过了考试;有的不顾大多数家人反对,坚持参加了考试……瑞霆所的律师在自我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成为深圳法律人。
1、早六点学习到晚十二点,我比高考时还努力
巫韦奇实习律师(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2018年通过法考
2018年我参加了首届笔试法考,作为非法本考生,法律专业功底几乎为零,只好报了培训班,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学习到晚上十二点,感觉比高三还要努力。
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培训班一墙之隔就是电影院,作为影迷的我还是忍住了,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带着耳机听课。模拟考试阶段发现自身很多不足,当时很恐慌,也更加的努力。客观题考试前一天失眠了,主观题考试没吃早餐饿到手发抖,所以两次考完都很担心过不了。学习小组石珊、青宇等同学没有一个觉得自己可以通过,但都高分通过了,而且最后我还作为优秀学员在培训机构做了演讲。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不放弃沿着正确的路坚持到底,每一个你都有机会成功,每一个好运都会降临给努力拼搏的人儿,共勉!
(记者的话:法律人,真的好拼!)
2、小时候的梦想终于成真,感谢努力的自己
唐皎皎律师(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2013年通过司法考试
2013年我参加司考,这是决定我人生重要选择的考试。从小我就喜欢法学,想为弱小伸张正义,为他们发声。当年高考我取得了当地全市第二十一名的好成绩,家人劝说女孩子读医好就业,我选择了某知名医科大学。然而在我心里那颗想学法律的种子,它慢慢地生根发芽。大学期间我读了法学二学位。2013年的司法考试是我人生选择重要分水岭。感恩司法考试,让我圆梦当律师。
(记者的话:梦想成真,是最甜的梦)
3、五十七岁通过司法考试,退休后做法援
胡建和律师(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2010年通过司法考试
临近退休时,我想,现在的职业只是一份工作,将来总要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我五十多岁报班参加司法考试培训。通过学习我爱上了法学,听说一位七十多岁退休女科技工作者,还有一位在职的人大主任都通过了司法考试,很受鼓舞。
我边学边考,一次我离通过只差一分,别人替我惋惜,我却看到了希望,因为我每次考试成绩都有提高。2010年57岁的我通过了司法考试,退休后我做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服务。
(记者的话:实现梦想的最好时机就是现在。)
4、从教育学转到法学,临考前半年进入紧张复习
王洪坚律师(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2007年通过司法考试
我第一专业是教育学,后来在职报读的法律本科。2005年获得法律本科毕业证,于是就参加了2006年司法考试,没有通过。2007年第二次参加司法考试有幸通过。
(记者的话:人生转变从一场考试开始)
5、考了八次永不言弃,家里贴满“必胜”标语
邓建华律师(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2009年通过司法考试。
1996年下半年,我托上海同学给我买了套律师资格考试教材,用毛笔隶书写了计划表贴在墙上、立了无数个flag,有点像打仗的将军,开始业余自学起来j.
1997年春节后,我专门去到北大看望读法学博士的同学,倾听他的点拨。这样哼哧哼哧地苦干蛮干了一年多。1997律师资格考试后,人有种被榨干了的感觉,回到宿舍睡了个天昏地暗。考试成绩出来,距离过关差得远了去,法律根本就还没入门。
1998年春,我辞职下海来到深圳闯天下,稳定下来后,1999年、2000年均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还是名落孙山。
2001年秋季的律师资格考试被合并进了2002年春季的首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工作辛劳之余,我在孤灯下跨年度地又鏖战了一年多,最终以4分之差惨败!
对了,我们家孩子英语一流、一心向法,矢志将来成为国际商事、海事法律专才,目前是大连海事大学大一新生。我想小孩的成长跟我的经历一定有关。
(记者的话:奋斗者,最美!)
6、除了姐姐,家里人都反对我考司法考试
文钊律师(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2008年通过司法考试
背负家人的殷殷期望,我从大年初六就坐上火车上来北京备考。200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相信经历过那一年的人,心情都会跌宕起伏。我终日往返图书馆和宿舍之间,埋头苦读。寒来暑往,床头的复习资料渐渐堆积到腰间,自己对司考通过的信心也逐步加强。
为了省钱,我借住临近考场的朋友家中,期间担心北京堵车,又借了自行车往返于考场。但人算不如天算,当时为了避免堵车而选择骑车出行,结果路上却爆胎了,导致我在关门最后一刻,才跑进了考场。两天共12个半小时的考试,绝对是个体力活,以至于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手是处在抽筋发抖状态。
那个北京寒冷的冬日清晨,查完成绩后的我心情是一片暖阳,相信天道酬勤,相信付出的汗水终可回报,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