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使是传闻,结合到我们之前不断看到的新闻:全国的执业律师即将突破75万,包括中国法律人才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转型这两点来看,这次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当然,即使是2018年4月以后取得学籍的非法学本科考生,官方还是给留了两条路:
1、全日制非法本且有法律硕士或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
2、全日制非法本及以上学历并有相应学位,且拥有3年以上法律工作经验。
一、有多少人将受影响?
那么,在每年法考中有多少人是非全日制本科的考生呢?这个官方数据从来没有统计过,我们只能通过培训机构的小样本数据管中窥豹了。
二、会影响2024年法考吗?
先说最直接的影响的人群,想必应该就是在2024年通过法考客观题的非全日制考生,如果新政策施行,能否参加2025年法考主观题考试的问题。对于这些考生,小法认为政策不会一刀切,即使影响,也是在2025年法考主观题考试没有通过以后,限制这类考生参加2026年参加法考客观题考试。
然而,最近的两年,虽然法考报名人数仍然一路看涨,但是试卷的难度却一再提升,纯理论的题目基本消失了,对于实务的考查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与此同时,因为报名人数持续走高,通关人数却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还出现了小幅度下降,导致这两年法考的通过率已经呈现下降的趋势。那么,可以预见的,如果2024年报名人数再次提升,那么通过率很有可能随之创造法考时代的新低。
很多人说万一法考报名人数也下降呢?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一旦坊间有2025年限制非全日制参考的消息,那么所有仍然具备资格的考生很有可能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去报名考试。大家可以回忆一下,2017年的末代司考,律考报名人数就暴涨到了司考时代最高的60万+。
所以新的信号一旦出现,对于2024年法考肯定是会产生影响的。
三、这对于非全考生公平吗?
显然,作为这次传闻的主要影响对象,对现在仍具备参考资格的非全日制考生来说,这件事肯定是不太公平的。但是,世上的很多事都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就法律职业资格而言,我国的法考报名条件,已经是相当宽松的。而且不止条件,即使在坊间有“中华第一考”之称,但我国的法考通过率仍然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因此,我们仍然可以视为目前为了法律从业人才的快速增长,对于人才的要求整体仍然是“放开”的。
当然,在官宣之前,一切都是传闻。但是对于非全日制考生来说,2024年至少拿下法考客观题这个目标已经是刻不容缓了,这一年之间可能就真的是noworn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