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童年,像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在我的心里。在这条小溪里,既有欢乐的笑声,也有伤心的眼泪,但记得最深的,要数童年时我做过的一件傻事。

那是我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上午,外婆正在厨房里炒菜,发觉盐没有了,顿时手足无措。为什么呢?因为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如果她自己出去,丢下我一个人在家,又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感到不安。这时候我看穿了外婆的难处,自告奋勇地对外婆说:“我帮您去把盐买回来。”“你?”外婆疑惑地看着我。“对!我还去过几次了呢!”(事实上我并没有去过)外婆无奈地点了点头。

很快,我就从小卖部买回了盐,正高兴着自己能为大人做事了,孰不知一不留神踩中了地上的香蕉皮。顿时摔了一跤,盐袋落在地上摔破了,白花花的盐撒满了一地,我立刻慌了手脚,心想:盐掉在地上弄脏了,得赶快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给外婆听。

刚来到院子门口,就看见隔壁的王奶奶正在洗米。我顿时灵机一动,心想:既然米可以用水洗干净,那么盐一定也可以洗干净。想到这里,我立即向王奶奶借了一个水盆。来到大街上把盐装进水盆里,往大院的水龙头跑去。

水很快就把盆子装满了,我使劲地摇了摇盆子,然后把手伸进去搅动一下。孰知盆子里空空如也,我十分惊慌,也顾不得盆子,立刻向家里跑去。

想起最初入学时,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幼儿园的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这一课让我懂得了成功其实并不难,其实有一个能为我们播种自信的好老师,那么我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我的幼儿园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是在图书馆,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讲完后她说:“这本书是一位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我立即站起来,紧张的说:“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姐姐和我……”幼稚的童声在图书馆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我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接着老师又问:“哪个小朋友能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起来了,画了一个“爸爸”,画了一个“妈妈”,再画一个“姐姐”和“我”。当然画的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的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一、直面习作教材教学处理之惑

1.习作教学的选材之难

其一,打开人教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很多习作训练中都有若干个题材选项。其二,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四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五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和六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都出现了“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自由表达”的要求。这样宽泛、基于相近的写作要求,使学生在选材方面面临挑战。

2.习作教学的指导之难

教材对习作要求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如四年级下册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第八单元习作要求:“把要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难忘的人或事,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这样没有细化的要求,使教师在指导方面面临挑战。

3.习作教学的评价之难

新课标注重多元评价、张扬个性、个性体验,是正确的。但教材习作部分依附在每组单元的课文后,文字陈述所占比例甚少,没有呈现适用于习作评改中的具体操作措施。在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方面也面临挑战。

二、建构习作教材主题单元目标序列

如教材中三、四年级有四次写景物的习作教学内容:

此表是根据各主题单元中所选的文本确定的,既具有统一性,都是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又有一定层次性,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而设定;还各有侧重点,不是单一固定的目标,而是有相对明确的引领方向,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同样,教材中相应的写人作文不同年段目标训练序列可以细化为:(1)第二学段内容:人物刻画单项训练(外貌肖像、动作、语言、心理……);(2)第三学段内容:以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一个人一方面的特点。观察事物类作文的训练序列目标为:(1)观察要细致;(2)观察要有顺序;(3)调动多种感官观察;(4)在了解全貌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观察;(5)观察要抓住事物特点;(6)边观察边想象;(7)观察时要善于思考,探究事物的因果联系,抓事物的本质;(8)留心生活,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个序列体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不同要求,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顺序的训练。

如上所述,如果教师对整个习作教材有了整体规划和思考,学期目标明确,就能避免“信马由缰”的倾向,学生的作文素养就会随着学段的增长,有明显的提升。

三、实践习作教材序列化教学的策略

1.抓单元主题,整体教学,习作稳步走

自然神奇”后,已指出语言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并收集有关的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所以我们在单元习作前,可以作细致的划分。

经过这样整体的教学渗透,学生已为单元习作作了较充分的准备,到真正表达时也就比较到位了。

2.借阅读教学,分解指导,习作小步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唤醒学生的作文意识,渗透作文知识,培养言语能力,这是提高习作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教师要致力于研究和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按照一定的训练序列,开发阅读教材中的有效习作资源,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写话的能力。

如一年级:以字词为重点,从句入手,侧重一句“四素”俱全的写话训练。

二年级:以词句为重点,从句入手,侧重各种句式训练

如:感叹句、疑问句、描写句、拟人句、排比句(简单)等

三年级:以句群为重点,从段入手,侧重句群和构段训练

如:总分式、并列式、承接式、因果式等

例:连贯动作句群训练(三下):《翠鸟》(第3段,翠鸟捉小鱼的一系列动作);《燕子专列》(第3段,居民四处寻找燕子的一系列举动);《绝招》(第6段,小柱子奶奶包饺子的一系列动作)。学了这几课后,可以让学生上来演一演系列动作,再写一写。

3.融口语交际,细化指导,习作健步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与口语交际都有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特性,不同之处仅在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差别。从某种程度而言,口语交际教学也可与“导写”紧密结合。

五上第六组口语交际《父母的爱》,交流其中的案例后,重点探讨“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些素材在导读导写、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有所积累了,此刻需要研究的是以下几点:(1)你所说的故事是否属于这一话题范畴?(2)你的叙述是否简洁明白或者具体生动?(3)你的观点是否合理?

这既是口语交际的要求,也是习作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这是主题单元整组教学提高习作效率的又一策略。

4.享交流平台,巩固教学,习作阔步走

第三学段教材中的“交流平台”(第二学段称之为“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组教材之后,发现丰富的语言现象,揭示多元的读写方法等,交流收获和体会,培养阅读习惯。回顾交流时,也可以引入学生习作,通过点评、赏析、讨论等方式,优化学生习作,巩固言语能力。

训练序列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004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起步在三年级,每学期至少安排了18次习作训练(不含小练笔),到了六年级有将近200次习作。经笔者在每年期末考试改卷时观察发现,有相当数量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还停留在三年级的水平。同时,笔者通过多年听课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的习作教学明显存在缺憾,突出的问题是重点把握不准,训练点设计不合理,训练难度没有层次,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习作能力。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立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是当今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大课题。”

只要细心研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教材在习作教学的统筹安排上有明显的训练序列,形成了一套隐性的体系。一些教师存在习作教学指导困难,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在习作课前弄清小学习作训练内在的训练序列。以下,笔者试对人教课标版教材的写人习作训练序列进行梳理,并力求对单元习作具体要求、习作训练点等进行探究,结合教学实际挖掘合理的训练重点,初步构建出小学阶段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探索小学各年段写人习作的训练方法,为一线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提供参考。

一、人教版语文教材人物描写习作一览表

二、写人习作训练序列分析

三、初步构建写人习作训练序列策略

要较好地完成写人习作教学,初步构建起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教师要善于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注重读与说、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一)中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抓住对话描写,确保写人习作“言之有物”

小学生第一次写人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级上册的单元课文都是讲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们的不平凡。课文的对话描写非常多,四篇课文中的对话均占内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节大多是通过对话描写展开。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课的人物对话片段。

(列宁)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2.按一定的顺序表达,使学生写人习作言之有序

3.初步学习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使写人习作言之有情

小学阶段的第三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看图习作或写一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图片主题为“胜似亲人”。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课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课文《搭石》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大家怎样过搭石的场面描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小钱躺在病床上的描写等,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由课文内容出发,联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抓住动作、语言描写表达出感人的场面。如以下是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桥》中描写老汉的细节片段,并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神态描写;老汉的沉着、冷静)

(2)出示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语言描写;坚定、果断、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动作描写;“揪”“吼”说明十分愤怒,“冲”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4.抓住侧面描写,使人物描写更加精彩

小学阶段的第四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下册,要求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教材中本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重点抓住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表现人物的品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均有从侧面描写主要人物,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通过斜塔周围议论的人们突出伽利略的坚定,《全神贯注》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回忆的话语突出罗丹的全神贯注等,教师只要稍微点拨并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尝试学习运用。

(二)高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熟练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

(1)出示句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2)师:多年以后,作者经过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们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教师小结:这份独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体会。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感受一下爱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细致、独到,这是最宝贵的)

细节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学生抓住了人物的一个个细节,在习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出朴实真挚的情感。

2.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习作训练

一、“主题”的定义

1.被称为“主题”也好,“专题”也好,它是语文教材编排的一种体例,目的是为了使教材的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课外资源等得到有效整合,以促进教学效益的有效提升。

2.这一编排体例为教师的教学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导向,一是教学要有单元整体意识,二是教学要重视师生的个体经验,使其在姿态上呈现出开放性和探究性,搭建起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

3.作为一种课程构建的方式和理念,单元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是教师自觉参与课程建设的一个个切入点和方向标,以保证语文教学在更大的空间里引领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我们既不能将单元“主题”理解为思想主题,也不能当成知识主题,以免人为地窄化“主题”的内涵。从它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体现出的内涵和外延来看,可以理解成文化主题。

二、“主题”的指导定义

一、定位不准的现象

1.定位过高

这主要指的是过于拔高小学生说明文习作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出了过难的内容。如某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提出:我们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当中“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对于第一次写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该教师拔高了要求,提高了定位。定位过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说明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说明文真是难写”,影响写作的动力。

2.定位过低

这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估计不足,觉得学生可能这也掌握不了、那也掌握不了,于是降低定位,造成要求过低。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把写作内容定位于:写写我的文具盒;把目标定位于:能有序地写出自己的文具盒的样子。显然,这些要求是过低的,“有序地写写文具盒的样子”是三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就是定位过低。定位过低,会使学生掌握不到这个文体的精髓,影响可持续发展。

3.定位过散

这主要指的是在说明文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觉得重点太多,这个需要教、那个也需要教,从而要求过多。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指出:写好说明文,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二要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三要语言通俗易懂。四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说清楚,必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作科学的说明,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中明确提出说明文写作的要求,从这个单元起,学生正式写说明文。作为一种新的文体的写作起点,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这个单元的习作指导教学,重视学生说明文习作的“第一课”,但由于定位不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说明文习作教学的效果。

这主要指的是在说明文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觉得重点太多,这个需要教、那个也需要教,从而要求过多。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指出:写好说明文,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二要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三要语言通俗易懂。四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说清楚,必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等……这位教师的要求涉及多方面,既有内容上的,又有形式上的,甚至还有语言上的。要求过散,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一课一得”的最佳效果。

二、准确定位的理据

小学阶段说明文习作教学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可以从课标要求、教材编排、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寻找定位的理据。

1.课标的解读

2.教材的解读

整个小学阶段有许多说明文,但是作为说明特质来教,为说明文写作服务的却不多。

教材编排情况如下:

3.学生的解读

小学生主要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时期,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语言和内容以概括、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写作有一定的困难,小学阶段的说明文写作需要适当降低概括、说明等要求,只要能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基于定位的操作

定位是方向,做好定位,目标、教学、评价都应该据此展开。

1.基于定位定目标

2.基于定位展教学

根据定位展开的教学应该着力在“教学生抓事物特点”“教学生用说明方法”“教学生会有序表达”上。

(1)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是指教学生对自己想写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抓住一些特点来写。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分两步:第一步,从生活例子中懂得“特点”的概念;第二步,能说一说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如有位教师这样进行教学:

(图片出示:孙悟空、冰箱、玩具火车)

师:同学们,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些事物最独特的地方吗?

生:孙悟空降妖除魔,火眼金睛。

生:玩具火车就像真的火车,但它是给人玩玩的,不能开、不能坐。

生:冰箱像一个箱子,能冷藏、冷冻,让食物保鲜。

师(总结):对呀,这些样子或者功能可以说是事物的特点。特点就是这个事物最独特的地方。那同学们,今天你想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呢?你想写它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然后请学生在本子上写下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

(3)教学生会有序表达。这主要是指教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序”表达,已经掌握了“有序”表达的各种方法,因此本次习作可以借助提纲、表格、清单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①提纲。提纲实际上是行文前的书面构思,明确地规划作者心中为表达某一中心思想而将采取的表述手段:全文大体如何结构,分几个层次,段落、各个层次着重写哪些具体内容,如何开头、过渡、照应、结尾等。帮助学生列写提纲,可以理清顺序,有序表达。比如这样一个提纲:

根据这个提纲,学生可以从“外形、内部、功能”三方面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文具盒。

②表格。表格具有一目了然的功效,借助表格也可以理清写作的顺序。例如这个表格:

表格中包括了内容、特点,还包括了要运用的说明方法,非常清晰、有效。

③清单。清单就相当于大脑中的一张图,可以很好地理清顺序。如下面这张构思清单:

这张清单学生填完后,写作顺序一目了然。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运用提纲、表格、清单等工具,理清写作顺序,达到有序表达的目标。

3.基于定位作评价

[关键词]阅读目标积累词语课外阅读

一、词语盘点活起来

从四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课文学完都有词语盘点,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目的都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的。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词语盘点为例,读读写写的词语有26个,读读记记的词语有36个,合在一起是62个,乘以8个单元,总计是500个词语,五年级一年掌握1000个词语。一年就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为什么还说学生的词汇量大幅度减少了呢?我想:根本原因是这些词语只停留在会写会认的层面,他就是沉睡的,对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作用并不大。打个比方,很多英语单词我都会写,但你让我用英文说话,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些单词对我来说是沉睡的,我不会用,无法唤醒它们。让这些词语成为我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最简便的办法是用词语造句,增加了理解、运用词语的机会。最好的办法是把词语用到所写的日记、习作当中去。这样学过的词语才是有用的。

二、课内积累背起来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

文中有多个成语,还有比喻句,语言多么优美。如果学生选最后一段,老师也没话说。考试也没法考。文中的成语倒是要求会写,但学生普遍不会用,跟没学也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六年学习下来,说学生词汇量少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要求学生全文都背诵。有人肯定说加重学生负担了,我觉得把一些枯燥的重复练习的作业量减少一些,学生的负担反而会轻了。

三、课外阅读跟进来

在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可以说大多数学校的学生连零头都达不到。教材把字分为两类,一类字会让会写,二类字只认不写,在一二年级,二类字的数量远远大于一类字。目的就是使学生提早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教材编者在每单元结束安排词语盘点也是这个目的。所以,没有课外阅读,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因此,老师能重视课外阅读,克服困难。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她在讲到课外阅读时,说:“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本课外书,当课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时,就可以拿出来看。学生都有一个笔记本,起名《浪花集》还是《拾贝集》的,专门用来记好词佳句。有一次,老师去晚了,进教室一看,学生没有玩闹的,都在静静地看课外书。”多么令人羡慕的场面啊!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必然会成为有语文素养的人。

一、读写结合存在的误区

1.读写活动与读书感悟分离

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只顾领着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兜圈子。整体感知时的任务是弄清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细读感悟时是深入体会这个人物具有什么品质,那个地方景色如何,这段讲了什么,那句写了什么,等等,学生始终围着“认同性问题”寻找答案,至于这些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等可以帮助学生“揣摩并领悟表达方法”的“诠释性问题”,很难在理解感悟文本内容的同时走进教师的视野。往往是教师在领着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之后,再回过头来梳理所谓的表达特点和方法。结果,因为课堂上对于课文的表达形式缺少恰如其分的理性解读,使得课堂上语言的积累、表达方法的习得只能停留在模糊的感性层面上,无法建构于学生的言语系统中。

2.忽视学段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方法程式化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教师们有了读写结合的想法,于是在教学中千方百计选择所谓的读写结合点,完全忽视了阅读教学在不同学段承载的不同学习价值和功能,完全漠视了学生的需要。至于不同特性的文本,教师更是不加区分,运用习惯的、程式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展开课堂学习活动,这样的阅读教学,于读于写,均无益处。

3.读与写衔接不够,习作效果不佳

4.课内外分离,读写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读写分离、机械操作的现象。教学时偏重于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忽略了对写作方法的渗透,造成学生写作时无从下手。有些语文教师看不到“语文的外延是宽广的社会人生”,不能正确地理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内涵,使得语文学习的视野变得狭隘,人为地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也有的教师认识到了课外读写的重要性,但往往将课外读写与课内读写截然区分开来,忽视联系,淡化课外读写的系统规划与指导,放任自流,事倍功半。

二、读写结合的科学策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只有做到了内容与形式兼顾,理解、积累、运用相互促进,课内课外融合沟通,师生共同成长,做到“工具”“人文”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就教师职业幸福感。

1.从学生入手,实现内容形式兼顾

语文教学训练阅读,须内容形式兼顾,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先有内容后有形式,这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阅读教学做到内容形式兼顾,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有层次性地展开学习活动,同时,遵循这一规律,是保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的第一步。所以,阅读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在理解感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探寻文本的形式结构意义,习得表达方法。

2.从文本入手,进行词句训练

3.顺读而写,选好读写结合点

根据文本特性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小练笔是以读促写,实现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有些教师或者对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不够重视,或者把小练笔仅仅当作对某种典型的显性的表达方式的模仿和练习,貌似读写结合,实则读写分开。课堂小练笔的最佳策略是顺读而写,或与理解感悟相结合,或顺应学生学习文本时的情感表达需要。

4.精心组织“主题拓展”阅读

5.重视整本书阅读,建构有意义的读书生活

我们可以看到,热爱阅读的学生,除了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丰富外,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相对于很少主动阅读的学生要明显得多。整本书的阅读,一二年级,读注音读本或图画书;三四年级,读整本童话小说;五六年级,扩展到社会小说、历史小说等。师生共读是必需的姿态,为了选择合适的书,教师还应该比学生先行一步,先读一遍。过程管理要细致,要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阅读提示,要经常了解学生阅读的进度和兴趣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

THE END
1.法考攻略法考八门科目怎么取舍?法考科目多、范围广,最容易前学后忘,非常考验学习能力和耐心,所以一定要讲究策略:有取舍、抓重点,有的放矢。法考八科目的分值、等级划分如下表格: 法考八科目 法考有八大科(十八小科),分成客观题、主观题先后两次考试,有些科只考客观题,而有些科主客观都考,我们把科目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详https://www.jianshu.com/p/86f8759653bb
2.50岁非法本过关经验,师资推荐+机构选择,太全啦!作者简介:滕步忠,50岁,非法本零基础。第一学历大专,自考本科。2021年自学客观题185分,因打字太慢当年弃考主观,2022年主观题108分。他天生记性差,一次过考必有非凡之功。他将经验和教训凝结成实用学习方法,期待帮助后来人少走弯路,早日过考。 2022年度法考主观题考试,我在行政法阅题上发生了重大失误,因为材料二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04957198598506
3.百问百答(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人不得违反规定会见诉讼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应当依照有关诉讼法律和本通则规定实行回避,司法鉴定收费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8、司法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哪些事项?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198088.html
4.厚大法考2023理论卷8本套客观题全套教材资料八本套法律职业资格pdf,mobi,epub,txt,百度云盘|百度网盘|免费下载|电子书下载|电子版全集|免费阅读|在线阅读|精校版|扫描|阿里云盘|Kindle|资源|ed2k|微盘,简介:厚大法考2023理论卷8本套客观题全套教材资料八本套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客观题罗翔张翔向高甲https://read678.com/JdBook/index/37124
5.@司法考试局内人法考八本书是哪些法考八本书是哪些@司法考试局内人法考八本书是哪些 司法考试局内人 法考作为一场综合性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虽然“法考八本书”这一说法并非官方或权威的界定,但根据司法考试的备考经验和常见推荐,以下八本书籍在法考备考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民法典》:这是法考的基础,涵盖了民事法律关系中所有的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551ec9d3f7d92f1671f25085
6.法律业务全解析」?一本书Get√婚姻家事律师全套业务及技能本书以婚姻家事案件办理时间为线,涵盖了律师谈案、接案、立案、开庭、结案及非诉讼业务办理等办案全流程必备的业务技能,对其中每一实用的细分环节如获取案源、接待当事人、文书起草、证据准备、庭审相关工作等作了详尽的解说,将作者执业多年的经验悉数穿插其中,并附办案必备的法律文书相关模板,力求实现较高的实用性和https://h5.youzan.com/v2/showcase/goods?alias=36co3ns6zcff1r0
7.法考小白到底要准备哪些书?我的备考时间是比较少的,当年我备考时就是没有经验直接选择了精讲书籍,导致第一次法考我连书都没有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026202/answer/2929744685
8.郭初阳对话武晶:如何读透一本书?南方+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新书《这样读透一本书:给孩子的文学精读课》,以“精读”为方法为孩子们打开语文学习大门,这是一部将僵硬的语文课堂带回语文学习的作品。本书作者郭初阳,是语文界新生代老师,拥有二十七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的课堂向来以快乐、丰富、智慧、有趣著称,他善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开放式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6/10/c7778114.html
9.9岁听懂英文版《哈利·波特》:我发现孩子兴趣到位了,大人真的可以说实话,英文版《哈利·波特》的字我都嫌小,加上密密麻麻完全无插图,最厚的第五本,厚达900页,最薄的也是300多页。 就是这么快语速、这么厚的书,由于“魔法”的魅力,妞仅仅凭借52本Magic Tree House的听力基础,从初级章节书直接跨入了高章书。六个月以来,兴致勃勃裸听到了第五本书。这段时间,我基本是把听https://m.xiaohuasheng.cn/blog?id=673b2a60f7388106
10.《2023众合法考客观题背诵卷8本套》(陆寰)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2023众合法考客观题背诵卷8本套》,作者:陆寰,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最新《2023众合法考客观题背诵卷8本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2023众合法考客观题背诵卷8本套》,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41029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