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空间效力解决的是一国刑法对某一具体的个案是否具有管辖权的问题。对一个案件,有可能多国都有管辖权,学习刑法的空间效力,只需要知道中国刑法是否有管辖权。
各种管辖原则在适用时有顺序,依次为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如果适用前面的原则,就不可以再适用后面的原则,一个犯罪只能有一种管辖原则。
(1)固定领土: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
(2)浮动领土:悬挂我国国旗的船舶或者航空器,无论停放何处,都视为我国领土。船舶或航空器是否属于中国,应以是否在中国登记注册为准。
【注意】国际列车、国际长途汽车不属于我国领域。
(3)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即犯罪地在我国。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的,就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4)我国刑法适用的例外(3种情形):
第一,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适用外交途径解决,不适用我国刑法;
第二,民族自治区人大根据本民族特点,制定了变通或者补充规定的,适用该规定;
第三,港澳台地区适用当地刑法,只有在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时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2005-2-56)
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
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答案:AC
1.属人管辖原则
(1)犯罪主体:我国公民。
(2)犯罪地点:我国领域外。
(3)双重犯罪原则:原则上,要求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构成犯罪。
【例外】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行为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构成犯罪,但是侵犯了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的,适用我国刑法。
(4)例外规定: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但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除外(特殊主体必须追究,不论轻罪重罪)。
2.保护管辖原则
(1)犯罪主体:外国人。
(3)犯罪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
(4)罪行较重: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
(5)双重犯罪原则: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构成犯罪。
3.普遍管辖原则
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
常见的国际犯罪:劫持航空器罪;毒品犯罪;海盗犯罪;酷刑罪;恐怖主义犯罪;贩奴罪;战争犯罪。
4.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消极承认
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2-51)
A.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
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