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2022年毕业的定向培养生原则上不得报考,但是定向到青海省就业,非定向到具体行业和单位的定向培养生可以报考。如签订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的人员,符合选调条件的可报考。
答:研究生考生应以研究生就读期间的学校和专业报考,本科生考生应以本科就读期间的主修学校和专业报考。
答:毕业生在校期间,能顺利完成各学科学习任务,成绩达到合格等次以上,毕业时按期取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其中,研究生考生以研究生就读期间成绩为准。按规定学制如期取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在录用报到前取得。因个人原因延期毕业的不纳入选调范围。
答:在选调高校就读期间,一是指获得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二是指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专项奖学金等校级及以上奖学金。
“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评选层级应是大学期间的学校(含校级职能部门)及以上层级,学校内设院系评选的上述荣誉称号不在此列。
“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专项奖学金等校级及以上奖学金”中国家奖学金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专项奖学金一般为校级二等、一等综合奖学金及校级评选的专项奖学金;获得学校认定视同“校级奖学金”的其他奖学金人员也可报考,需考生所在学校在推荐表予以说明。校级奖学金不含各类助学金。
答:原则上,学生干部范围包括在读高校期间的班级班长、副班长及委员(生活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等),由学院出具证明材料或颁发聘书;各级团委(团总支)及团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由院(系)及以上团组织出具证明材料或颁发聘书;学校、院系学生会干部,包括主席、副主席、部长、副部长等,由校团委、院系团委出具证明材料或颁发聘书;校级社团负责人,包括社长、团长、会长、副社长、副团长、副会长等,由校团委出具证明材料或颁发聘书。学生干部经历须满1学年以上。
答:研究生和本科在同一所高校的,研究生考生能够以本科就读期间获得的校级荣誉、学生干部经历报考;不是同一所高校就读的,本科阶段所读高校须为第二批本科及以上高校的,研究生考生能够以本科就读期间获得的校级荣誉、学生干部经历报考。
答:报考时以考生个人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考察审核档案发现存疑的,以组织调查认定结论为准。
答: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考试科目为《综合能力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合并卷)。本次考试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组织考试辅导培训班。
答:《青海省2022年定向选调职位表》中公布了选调专业所包含的具体选调职位。考生报名时按选调专业报名,面试结束后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确定进入体检考察人员,签订三方协议,并组织自主择岗。
答:遗失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的考生,需及时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其他证件不能代替居民身份证。
答:考生有违纪违规和其他不诚信行为的,如签订三方就业协议放弃选调的,将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记入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库,作为公务员录用考察的一项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