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考生,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9月开考,你关心的都在这

昨天下午,司法部举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正式启动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司法部就广大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做最出了权威的解答。

在此,小司精心制作一本考试秘籍,助所有考生一臂之力。

哪些人可以参加考试?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施行前即2018年4月29日前已取得学籍(考籍)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因严重失信行为被国家有关单位确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并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详解“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一是针对法律职业岗位。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需要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已经在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工作且胜任现职务的人员,没有从业资格方面的要求。

二是针对专业条件的,实施办法第9条的规定就是“新人新办法”,第22条的规定就是“老人老办法”,对此公告再次予以明确。

“新人”报考要求:要有学位!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一、客观题

报名日期:6月20日至7月4日;

缴费截止日期:7月9日;

二、主观题

考试方式有哪些改变?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行2+1考试模式,即客观题2张试卷,主观题1张试卷。客观题试卷分值各150分,各100道试题,题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不定性选择题,考试时长180分钟。主观题试卷分值180分,题型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考试时长240分钟,考场将为考生配备法律法规汇编。

客观题考试在包括港澳考区在内的全国各考区全面推行计算机化考试。主观题考试以纸笔考试为主,在若干考区实行计算机化考试试点。

实行一次考试分阶段进行。从今年开始,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通过客观题考试后再参加主观题考试。

增加客观题考试成绩有效时长。考生当年客观题考试合格成绩在下一个考试年度内有效。

考试内容有什么新变化?

一是力求对法治实践有新的反映。在具体命题中,特别是主观题中,将把法治实践中一些具有典型性、指导性的博士生“活生生”的案例拿来,根据命题技术规范进行加工改造后使用,同时允许考生使用由司法行政机关配发的法律法规,以此来考查考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而不是简单的记忆、理解,从而将具有一定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能力、符合法治实务部门需要的考生选拔出来。

二是力求对法学教育有新的促进。今年司法部改进完善了提供真题工作,扩大了征题范围,从原来的五所政法院校扩大到十五所政法院校和法律实务部门、法学研究机构;征题形式从集中、线下定向征题“一条腿”走路,线上、线下征题双管齐下;不仅定向征题,而且广泛收集国内部分优秀法律院校的本科生期中期末考试试题、研究生考试的试题等,征集试题数量质量明显提高。

为什么主观题考试配发法律法规?

主观题考试由司法行政机关为应试人员统一配发法律法规。

今年的考题一定是不同于以往的题,所以允许考生在考试的过程当中参阅国家法律法规。通俗的讲,考题一定是活题,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性质的题。要通过这样的考试方式,来考出参考人员应该具备了解掌握的宪法法律知识,运用宪法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考题更能体现出对实践能力、对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是配发法律法规的想法,也是一种尝试。

继续实行特殊政策!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放宽地域范围为国务院审批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所辖县(县级市、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市、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1039个县级行政区域。放宽学历条件为高等学校本科学历。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继续允许普通高等学校201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参考。

2019年全日制专升本应届本科毕业生、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纳入这一政策适用范围,上述人员也可以报名参加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考后不公布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公布试题及参考答案。主观题考试成绩公布后,应试人员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自考试成绩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分数核查的书面申请。

考前不举办任何培训班

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可作为应试人员备考依据。司法部和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不举办考前培训班,也不委托任何单位进行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辅导。

力图通过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先进做法,为滨州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THE END
1.在职小白要如何高效快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备考经验+全流程规划+2018年司法考试改革变成法律从业资格考试之后,法考的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分开考试,一方面让考生有了在客观题考试之后有了充足时间准备主观题,另一方面增大了过关难度,因为必须双过关(客观题过关、主观题过关)才能拿证。 同时,由于客观题成绩可以保留一年,也就是说,如果你第一年客观题达标,但主观题没达标,第二年可以https://zhuanlan.zhihu.com/p/669521522
2.法律职业资格证简介法律职业资格证怎么样→MAIGOO百科(5)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学籍(考籍)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https://www.maigoo.com/citiao/174860.html
3.[新闻直播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今天开考央视榜单 1 新闻1+1 规范平台算法我们应该怎么做 2 国家记忆 爆米花竟然和“龙”有着不解之缘 3 这么多悟空哪个是你的心中最佳? 开门大吉 4 瓜迪奥拉续约 曼城旅程将继续 天下足球 5 俄罗斯称将继续测试新型导弹 防务新观察 查看更多 换一换https://tv.cctv.com/v/v2/VIDE8cNCIUdELqmc9YQ1shum180922.html
4.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开考10月31日,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开考。江西省共设10个机考考区、13个考点、158个考场,14824名考生参加考试,比去年增长23.65%,创历史新高。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秦义在南昌考区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考点督考。 秦义现场查看了考试秩序、考生参考情况以及考务组织、疫情防控、电力医疗应急服务保障工作等情况,http://jx.people.com.cn/GB/n2/2020/1101/c186330-34386561.html
5.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昨日开考16日上午,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正式开考,我市共有4144名考生报名,考生数量全省第二。 上午8点,在厦门信息学校考点,考生们有序入场。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市共有4144名考生报名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生数量位于全省第二。其中,考生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28岁。另外,今年的港澳http://m.taihainet.com/news/xmnews/whjy/2023-09-17/2728663.html
6.今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将开考9月6日,防城港市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联席会议在市司法局召开,研究部署考试相关工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覃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各联席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工作重点,切实确保应试人员安全、考试环境安全、信息数据安全、电力保障安全;要压实工作责任,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各项考务工作,http://cms.fcgtvb.com/posts/34200
7.官宣9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间出了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8月24~30日,CFA考试(一级) 8月27~29日,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 8月28,注册会计师综合考试 8月28~29日,全国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预计) 9月考试时间表 9月1~4日,CFA考试(二级) 9月4~5日,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预计) 9月4~5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预计) https://blog.csdn.net/weixin_63757008/article/details/121577506
8.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今日开考,十堰577人参考秦楚网讯文、图/记者 叶楚榕 通讯员 毕晓倩 报道:8月31日,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称法律国考)开考,我市577名考生在湖北医药学院科教楼标准化计算机考场参加考试。据了解,今年是由之前的“国家司法考试”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后的第二年。 http://m.10yan.com/m/showArt.html?contentid=626077
9.黄山日报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10月13日8时30分,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黄山考区主观题考试在黄http://www.hsdaily.cn/h5/html5/2019-10/14/content_2_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