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身份要求为“应届生”的职位
(1)国家统一招生的2024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非在职),同时符合职位要求的其他条件,可以报考“应届生”职位。
上述人员若以非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报考,或者以非最高学历(如研究生以其本科学历)对应专业报考时,不能报考“应届生”职位。
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工作,到企业等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等情形,均视为已落实工作单位。
2.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界定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在地(市)以上垂直管理单位中驻县(市、区、旗)以下机构的工作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职位,须曾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累计满2年。
4.在企业工作,不能提供劳动合同或工资证明、社保证明,只能提供企业证明的,能否通过基层工作经历的资格审查
5.有哪些职位在笔试中加考专业科目
党史党建、生物医药、公共卫生、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经济金融、财务审计、信息技术、海洋科学、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与城市安全、社会工作等综合职位组职位加考笔试专业科目。具体详见职位表。
笔试科目考试大纲详见附件5。
6.对非深圳户籍(生源)报考人员,学历学位有何要求
非深圳户籍(生源)报考人员必须具有普通高等院校(非在职)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
非深圳户籍(生源)报考人员具有普通高等院校(非在职)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同时具有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可以选择以普通高等院校(非在职)学历所学专业报考或者以非普通高等学历所学专业报考。
非深圳户籍(生源)人员以已取得的国(境)外学位报考的,应当具有国(境)外学士以上学位。
报考人员的父母、配偶户口在深圳,可按照深圳户籍(生源)报考。
以深圳学籍考入普通高等院校(非在职)或国(境)外院校就读的人员,可按照深圳户籍(生源)报考。
7.2024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是否可以报考
2024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如委培或定向单位同意其报考,应当由委培或定向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报考。
8.招考专业有何要求
如所学专业未列入专业目录,可选择专业目录中的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必修课程须与报考职位要求专业的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并在资格审核时提供毕业证书(已毕业的)、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课程对比情况说明及毕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等材料。
(2)职位表中的“专业”要求为“学科门类”的(《专业参考目录》中代码为2位数的),如考生所学专业为该“学科门类”所含“学科”(即代码为4位数)或“具体专业”(即代码为6位数)的,均符合报考条件。例如,某一职位的专业要求为“经济学(A02)”,那么该类所含的学科“理论经济学(A0201)”或具体专业“西方经济学(A020104)”等,均符合报考条件。职位表中的“专业”要求为“学科”的,如考生所学专业为该“学科”所含“具体专业”的,均符合报考条件。
(3)对含有两个以上培养方向的专业,如招考职位已明确具体培养方向的,报考人员须符合具体培养方向方可报考。如招考职位要求“民商法(限:知识产权方向)”,则此专业中知识产权方向的报考人员方可报考,其他方向的报考人员不得报考。所学专业培养方向必修课程须与报考职位要求专业培养方向的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如毕业证上未注明培养方向的,应在资格审核时提供毕业证书(已毕业的)、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须教务处盖章)、课程对比情况说明及毕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等材料。除专业目录中有列出培养方向的专业或招考职位明确具体培养方向之外的,其他毕业证上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不能作为报考专业的依据。
(4)报考人员在报名系统中填写专业须按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如实填写,辅修专业等非主修专业不作为报考依据。所学专业为旧专业的按对应的专业名称选择职位。所学专业未列入专业目录(没有专业代码)的,可选择专业目录中的相近专业报考。未如实填写的,造成一切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自负。
9.如何理解“学历”“学位”要求
报考人员应具备与招考职位所要求专业一致的学历学位,用符合招考职位条件的学历专业报考,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以所获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为准。专业的方向不是专业名称,学位种类不能作为报考专业的依据。在国(境)外院校所学专业以所获学位证书上注明的专业名称为准。
如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部分职位要求“本科须为法学专业且获法学学士学位”的,报考者应取得相应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10.报考人员最高学历专业与招考职位要求的学历专业不同,可否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身份要求为“应届生”的职位,必须以最高学历专业报考。身份要求为“不限”的职位,符合条件的可以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的,须提供符合招考职位专业要求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的证明材料。2024年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可以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在资格初审时提供有效的应届毕业生材料,但2024年9月30日前未能取得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不得录用。在境内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应届毕业生可以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在资格审核时提供有效的应届毕业生材料,但2024年12月31日前未取得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不得录用。
报考人员以符合职位专业要求的非最高学历报考,招录职位职级为一定范围的,根据报考使用的符合职位条件要求的学历进行任职定级,如:招录职位为二级主任科员以下,考生以符合职位要求的博士研究生学历报考的,任命为二级主任科员;考生以符合职位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报考的,任命为四级主任科员;考生研究生学历专业不符合职位要求,以符合职位专业要求的本科学历报考的,按照本科学历进行任职定级。
11.非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
非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可以报考除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以外的职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研厅函〔2019〕1号)规定,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此类人员同时符合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要求的,也可报考。
12.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人员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13.在国(境)外就读,尚未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在读人员能否以已取得的其他学历学位报考
不能。国(境)外学历学位的在读人员既不能以其尚未取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进行报考,也不能以已取得的其他学历学位证书进行报考。截至报名首日尚未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均视为在读人员。
14.在境内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2024年应届毕业生如何提供学历学位材料
在境内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2024年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核阶段暂不能提供学历学位证书的,须提供居民身份证、学生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其它有关证明材料;考察阶段,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准予毕业和取得学位资格的证明。但2024年12月31日前未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不得录用。
15.“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A类证书”如何认定
报考此类职位,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A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参加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报考者,可自主选择报考要求“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A类证书”的职位,录用时须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16.“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如何理解
根据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位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位工作,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根据《公务员录用规定》第二十条: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的,还需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配偶父母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人员实行回避的规定》(法发〔2020〕13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高检发〔2000〕18号)等规定。
17.要求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或资格证书的职位,应届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
可以,但应当在报名首日前已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或已取得职位要求的资格证书,并符合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8.双学位的报考人员能否以第二学位的专业报考
如报考人员第二学位也取得了符合招考职位专业要求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可以该毕业证书上的专业报考。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均应当为国家承认(如通过学信网验证等)的学历学位证书。辅修专业证书不作为报考依据。
19.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人员考察有何特殊要求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人员考察工作还需执行《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公通字〔2020〕11号)。曾连续六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生活,国(境)外期间经历和政治表现难以进行考察的,不得录用。请谨慎报考。
20.公安院校公安专业2024年应届毕业生如何报考
职位条件要求为中共党员的,报考人员应当在报名首日前经党组织批准成为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
22.报考人员不符合职位条件的,将有什么后果
23.如何理解职位表中的安排单位
如职位表已明确安排单位的,则录用后安排在该单位;如未明确安排单位的,录用后由招录机关统筹分配。
二、关于报名
24.如何报名
25.定向港澳选拔职位如何报考
报考定向港澳选拔职位,须为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无外国国籍,无除港澳居留许可之外的其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无内地户籍。可使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进行报考。
26.如何查询各职位报名情况
(1)查看已确认职位人数。已确认职位人数情况将于12月8日、12月10日10:00后在深圳市考试院专栏公布,并于报名结束后2日内发布最终确认人数情况。
(2)查看缴费成功人数。缴费成功人数将于缴费结束3日内在深圳市考试院专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