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先看一下天气;着急去公司,滴一辆专车;临近饭点,下单一份外卖;回家后,整理一下朋友圈……这可能就是当前大部分都市白领的日常生活。
以此类推,各行各业各阶层各种情况……存在存在于存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出行、餐饮、娱乐、工作,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随身设备,而APP正是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载体。2019年,我国人均安装APP总量增至56款,人均APP使用时长达到4.7小时。甚至不少网友为此高呼:看惯了这么多人均,这可能是唯一没有拖后腿的数据。
一方面是海量的用户市场,另一方面是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2020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APP的发展之路将如何延续?能否发掘出新的商业模式?什么是APP的下一个风口?
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由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一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已经所剩无几,二三线城市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人群,下沉市场潜力巨大。从下载热度看,视频、工具、购物、社交、生活、理财、阅读等领域的APP长期占据高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教育类APP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成为后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厂商的又一掘金地。
根据Questmoblie数据,2020年春节后,教育APP新增用户中,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占比近70%。在线教育市场下沉速度加快,三四线城市对在线教育认知度明显提升。为响应“停课不停学”政策,应对瞬息万变的行业变化,学而思、新东方在线、猿辅导、作业帮等K12头部线上机构纷纷免费开放课程,教育APP下载量呈爆发性增长,站内用户活跃度大幅提升。
对于在线教育企业而言,激增的流量既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易观千帆网数据中心统计显示,2020年6月教育平台APP共130家,教育平台的活跃用户在三月份达到峰值后,呈回落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监管政策趋严,教育类APP进校的门槛不断提升,合规成本持续上升。因疫情带来的流量能否真正留住客户,成为了下半场教育类APP的争夺重点。
2019年,李佳琪、薇娅的火爆将“直播带货”引入了大众的视野。2020年,直播带货作为网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开启了电商零售的新世界。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需求下,直播带货作为无接触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来自拼多多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农产品网店在平台上卖出的农副产品订单数超过10亿笔,同比增长184%,增长的订单数大部分来自直播带货。社交电商平台每日一淘也顺势而为,发动会员和供应商参与直播带货,3月份供应商单场带货销量最高达100万元。“在明星带货动辄上千万元的当下,这个数字并不惊人,但完成这一业绩的都是普通人,就显得非常可贵了。”每日一淘有关负责人说。
官员、学者、明星、村民……现如今,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化身“主播”,在各个平台直播带货。不同平台的直播各有特色,有的侧重于美食美妆,有的侧重于农副产品。相同的是,无论是京东、淘宝、拼多多等老牌电商,还是快手、抖音、哔哩哔哩等跨界玩家,几乎所有目光都聚集在了这片巨大的蓝海市场。
直播营销趋热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费陷阱,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到自身健康发展。比如商家夸大其词、营造泡沫流量,产品质量有缺陷、售后服务跟不上。中消协的统计数据显示,37.3%的受访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
诚信经营、保质保量是直播营销必须坚守的底线。直播营销不是“一锤子买卖”,越是红火,越应该筑牢诚信经营的基石。
“今天你钉钉了吗?”恐怕阿里自己都没有想到,一直不温不火的办公软件却因为一场疫情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云上办公热潮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其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因在线会议频繁、交流不通畅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只停留在文档协作而缺乏对密集型企业的精细操作。受制于软硬件等条件的影响,当下的远程办公平台仍然需要加强各项功能的用户体验。
此次疫情终归属于偶发事件,短期释放的大量需求为线上办公创造了良好契机。疫情防控期后,在线办公势必会出现回落。在线办公企业能否抓住机遇,还要看能否以技术驱动来解决实际需求,切实为企业的具体业务提供助力,释放产业价值。
在消费互联网红利趋于消失的大背景下,打造APP矩阵几乎成为了互联网大小巨头们的共同选择。然而APP工厂式的打法也并非灵丹妙药,密集推出新品的背后也透露出互联网巨头对于争夺用户和时长的焦虑。
如今,巨头们新APP的生产周期很快,与之相对的是放弃投入也很快。快手尝试的种草社区豆田上线不到半年后便被终止;腾讯推出的大多数新产品也没有溅起太多水花。APP工厂式的做法虽然做到了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但对新方向的容忍度也不断下降,难以实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这不禁令人想起早期中国手机市场的机海战术。
近年来手机应用侵害用户隐私安全的情况屡见不鲜。早在2018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上,就显示85.2%的受访者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近七成认为手机APP在不必要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
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有关部门展开了一系列整治市场乱象的行动。2019年1月至12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报告(2019)》报告显示,有的APP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时使用加密数据包,有的APP对测试环境进行识别以规避检测工具发现其异常传输行为,还有的APP绕过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权限控制机制,采用读取外部存储区方式获取信息。当APP使用上述方式,现有检测手段发现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和举证的难度会加大不少。
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手机软件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甚至铤而走险窃取公民隐私用以非法牟利。一面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一面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这或许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制问题。
2002年,亚洲开发银行在报告《2003年亚洲发展展望》的中国篇中表示,受“非典”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在2003至2004年的增长率会略有放慢,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因为,这里是中国。
2020年,受“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同理,又能怎么样。
云上办公、在线教育、直播电商的发展解决了就业、教学、生活等问题,让企业与社会运转得更加高效。衣、食、住、行,一部手机几乎道尽了中国当下。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不会动摇,这可能是最伟大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而APP市场的生存之道,或许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