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知法守法,与法“童”行——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普及法治生存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社会文化权利、监督权。

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照法律纳税。

其他义务,如劳动的义务、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等义务。

02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未成年享有哪些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生存权,包括生命安全权和生活保障权。大多数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生存状态,但也有个别父母严重侵犯儿童的生存权。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凡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构成犯罪的、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溺婴及弃婴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发展权,指儿童拥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发展权利主要指信息权、受教育权、娱乐权、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权、思想和宗教自由、个性发展权等。其主旨是要保证儿童在身体、智力、精神、道德、个性和社会性等诸方面均得到充分的发展。

·受保护权,反对一切形式的儿童歧视;每一个儿童将得到平等对待;保护儿童一切人身权利及关于处于危机、紧急情况下的儿童保护;脱离家庭的儿童保护。对怎样保护儿童,我们还缺少明确的认识,常常无意识地造成对儿童权利的忽略和侵犯。如对儿童照料不周,对儿童进行有辱人格的惩罚,让孩子承担过重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利用、剥削儿童这些都是没有尊重儿童的权利。

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而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也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应当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

未满8岁儿童不能独自在家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儿童安全座椅首次入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

学校、幼儿园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二十九条: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学生。对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应当提供关爱;对行为异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帮助。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得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推销或者要求其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学校、幼儿园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课程辅导。

强制报告制度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其重大修改之一是建立了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强制报告制度。通过立法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机构或人员及时报告未成年人利益受到侵害的义务,实现了对未成年人利益的强力保护。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是家庭,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学校应携手社会各界通过法治教育从源头上净化校园环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3

民法典对未成年的保护

《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1)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2)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3)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期望,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要为孩子创造安全健康、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机会,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获得更有意义的亲身体验。让我们共同携手,用智慧的爱陪伴孩子成长。

THE END
1.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一大学生法律知识科普作为大学生要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 大学生法律常识的基本内容 一、认识法律 https://bwc.xjnu.edu.cn/2024/1122/c1197a133862/page.htm
2.校园法律小常识Top10?♂?遵守社会规范与法律:遵循各种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1 2 发表评论 发表 评论列表(1条) Oakland的糖果棒 说到非法招用童工,这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红线。一旦触碰,罚款吊销营业执照都是轻的,情节严重还可能判刑。所以啊,用人单位可得擦亮眼睛,别为了省钱惹上大麻烦。 11-24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424634010376799320
3.校园法律知识(精选8篇)篇1:校园法律知识 校园安全是校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许多法律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校园安全。 1.校园安全法规:学校应该制定安全措施,以确保学生的安全。这可能包括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紧急警报系统等。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5v5ti0q.html
4.校园法律小常识10条生活法律小常识 缴纳地 修改了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 生活偏僻知识 生活小常识图片 贪玩蓝月 贪耄 贪欲之祸 贪乌占栖息 热门文章 ·法律小常识10条 ·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证券基本法律法规 ·法制官僚的时代作者 ·法制官僚的时代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国际化大都市 ·老人死亡后怎么领抚恤http://www.db51888.cn/k/xiaoyuanfalvxiaochangshi10tiao/
5.达拉斯大学学习笔记大全.zip校园是版权意识培养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版权意识,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推广版权教育。一个典型的校园版权教育活动案例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版权意识周”。 在这一周中,哈佛大学会组织一系列活动,包括版权研讨会、讲座、工作坊和电影放映等,旨在教育学生和教师关于版权法律知识、版权保护的重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84507/article/details/14283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