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大全?

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消费法律知识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1、结婚年龄:男22周岁以上,女20周岁以上。

2、办理结婚登记所需资料:双方身份证原件、双方户口本原件。

3、夫妻共同财产:工资和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明确表明赠与一方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4、协议离婚的办理机关:双方中任意一方的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或原婚姻登记机关。

5、协议离婚所需资料:双方身份证原件、双方户口本原件、双方结婚证原件、一寸免冠照若干张。

6、法院判决离婚的法定事由(诉讼离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7、索要精神损害赔偿的事由:(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8、一方少分或不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定事由: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9、小孩抚养权的问题:两岁以下的小孩,抚养权一般归女方;两岁到10岁的小孩,抚养权一般根据有利于小孩成长来决定,需要衡量双方的教育、经济、工作、性格等各方面因素;10岁以上的小孩,抚养权一般根据小孩意愿来决定。

10、小孩抚养费的问题: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50%。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抚养费一般按月给付,一般支付到小孩18岁止。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

第一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第五条,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第七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第八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宪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二、国旗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3、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4、国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业制作。

5、全日制学校,初寒假、署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6、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和春节,各级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应当升挂国旗。

7、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8、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

9、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格的国旗。

10、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

11、依照《国旗法》规定升挂国旗的,应当早晨升起,傍晚降下。遇有恶劣天气,可以不升挂。

12、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旗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

三、义务教育法

1、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3、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4、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5、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6、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8、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9、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0、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2、“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3、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4、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6、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

7、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8、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9、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

10、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11、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12、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13、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14、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15、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16、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17、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18、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

五、浙江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1、专门接送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车辆驾驶室两侧喷涂车属单位名称、核载人数,车身按规定喷涂统一颜色,车身后部喷涂“校车”字样、高速公路最高行驶限速。

2、二轮摩托车只允许在后座位置搭载一人。

3、非机动车和行人不得进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

4、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在道路两侧通行。通行宽度从道路(不含路肩)右侧边缘线算起,行人不得超过一米,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不得超过一点五米。

5、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一千五百元罚款。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2、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

3、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4、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5、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6、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1)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2)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3)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4)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5)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七、教育法

1、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5、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6、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7、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8、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9、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八、未成年人保护法

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

3、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4、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5、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6、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7、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8、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9、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10、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1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12、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13、学校应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14、学校应当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16、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17、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18、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19、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2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

回答离婚法律知道大全?

协议离婚双方要协商子女抚养,债务,财产等事项意见一致,三十天冷静期。

起诉离婚由当事人向法院诉,法院受理,法院调,如果感情破裂,调解无效,准予离婚。

离婚之日起三十日之内任何一方不同意离婚,可以由法院撤回,如果双方都确定愿意离婚且孩子哺养,债务,财产都处理好了判决离婚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已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法,网络运营者必须采取措施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并严禁未经用户同意,非法收集、使用、出售或者泄露个人信息。

对于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的,将面临刑事责任。

网络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他人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法侵入和破坏的行为。网络攻击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病毒攻击、黑客攻击、DDoS攻击等。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网络攻击和犯罪行为有明确的规定。例如,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都将面临刑事责任。

针对网络攻击和犯罪行为的打击,我国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络安全部门,加强对网络攻击的监测和防御。

面对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在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网络安全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对于没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或者未按要求报告网络安全事故的,将面临相应的处罚。

由于网络安全形势的严峻,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群体,包括公众、企业、学校等,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和培训工作,可以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同时,企业及学校也应当加强对员工或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和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总之,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对于保护个人信息、防范网络攻击、应对网络安全事故、规范互联网营销以及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强大家对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的认识,共同为构建网络安全的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1)作为原告,您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2)作为被告,您可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应诉和答辩,并可提起反诉;

(3)作为被告,您可提出管辖异议;

(4)您可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5)您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6)对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法律规定情形的,您可申请其回避;

(7)您可按规定申请延长举证期。

法律小常识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2、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

3、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5、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

7、如果未满18岁得孩子也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

9、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伙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等待的将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您提供法律帮助。

11、如果想写遗嘱,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亲自签名。让人代书,一定要两个以上证人在场见证,代书人、见证人、遗嘱人都要签名,最好委托律师见证并执行遗嘱。

12、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答: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困年法人需要法律服务,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援助。

13、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吗?

答:抚恤金、生活补助费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中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部署以死者的遗产,一般不能作为遗产继承。但如果抚恤金、补助费的剩余部分属遗产,可以继承。

14、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学校、精神病院受到损害,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答: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因这些单位没有尽到监护职责而受到伤害,这些单位应适当给予赔偿。单位有过错的,亦应适当承担责任。

THE END
1.100个法律常识被指定监护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普法小知识」债务人诉前同意归还债务,但是诉讼中以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华声在线 孩子打赏出去的钱能追回来吗 人民资讯 回顾:二年级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296929410926643&wfr=spider&for=pc
2.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解析法律迷雾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律迷雾:法律小常识百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民事、刑事、经济等多个领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以下是关于“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的一部分内容: 民法方面 房产买卖中,如何https://www.vydtlwhhp.com/zheng-ce-fa-gui/207696.html
3.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我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特别是对于不熟悉法律的普通人来说,这些问题可能让人感到迷惑和困惑。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对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https://www.1obgq6oi.cn/jun-lei-zhi-shi/452283.html
4.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解锁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智慧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法律似乎总是隐形地存在着。从买卖商品到处理纠纷,从驾驶车辆到使用公共设施,无不涉及法律的影子。《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是一本宝贵的指南,它帮助我们理解并运用这些法则,让我们的日常更为安全、合规。 了解基本权利与义务 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提供了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详尽知识,如言论自https://www.gvc8vf4gh.cn/jun-lei-yang-sheng/46102.html
5.小学生法律小知识(一定要告诉孩子的6条法律常识)第一、不要轻易的和别人打架,俗话说的好“打赢了进监狱,打输了进医院”,更不要轻易的参与到别人打架中,或站在旁边看热闹,有可能会把你捎带进去。第二、在学校里如果有人欺凌你,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家长。如果需要还手,千万不要向对方的肚子,头部,下体等攻击https://www.tunbaike.com/baike/VqGeB9z89O.html
6.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知法、守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学习啦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频道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供你参考。https://www.xuexila.com/lore/falv/
7.法律咨询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大全米律通网致力为亿万法律需求者提供的一个线上专业查找律师的门户平台,可通过城市地区、法律专长、所在律所等多种方式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律师免费咨询。同时还提供法律文书、法律知识和法律法规等常用法律常识,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在线找律师,上米律通网milvtong.com!http://www.milvtong.com/
8.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或许我们不能像律师、警察这些特殊行业工作人员那样了解各项法律法规,但是一些与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家还是需要多多了解,避免成为法盲,不小心触犯法律,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有关婚姻、债权、合同、物权、人格权等方面的常见法律知识。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
9.最新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大全(豆瓣)简介 《最新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大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65@432~*&2010-08-31 13:03:44 呵呵!老爸买的好书!民事、刑事、行政、经济法律知识和怎样打官司等方面都有,确实很全!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简单明了,浅显易 展开 0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1069997/
10.法律知识内容大全全面的法律常识从基础到专业的全面指南全面的法律常识:从基础到专业的全面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我们都难以避免与法律打交道。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法律问题,还能提高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能力。因此,掌握一份《法律知识内容大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hi-shi/382757.html
11.法律百科大全法律百科栏目,旨在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热门的婚姻、劳动、刑事、交通、合同、债务等法律词条,不断完善自身法律内容,建立专业的线上法律百科知识库,帮助用户在线解决法律难题。https://www.fljg.com/baike/
12.催收方式大全(建议收藏)包括电话催收方式,信函催收催收方式,传真催收催收方式,面访催收上方式,索要确认函和书面付款计划催收方式,法律诉讼催收方式等。 电话催付 电话催付在收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话催付只是催款手段的一种,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样的人在使用它。电话催款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专业知识(合同https://www.360doc.cn/mip/887380837.html
13.法律有哪些法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https://iask.sina.com.cn/b/16757677.html
14.平安守护请查收!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10个日常实用法律知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你了解吗? 为增强广大群众法治意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9月16日,额敏县公安局开展“夏季行动”普法宣传活动。 下面,我们整理了10条您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解答,希望在遇到相关情况时,能够帮您妥善应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0OTUxNQ==&mid=2651736982&idx=2&sn=bf0ae68b72274371fe7ea90e0666e7a1&chksm=bcee62ff632c595b5e325524c986fdd0d64db96d0062e9342a355a7cd000870559175b838ab2&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