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Cheryl.C,2017级法学本科生,曾获“贸仲杯”优秀辩手、CASC杯空间法模拟法庭最佳辩手。
目录
一、个人情况
二、常见问题Q&A
三、各科老师推荐
四、客观题各科备考计划和方法
五、主观题
六、心态
写在前面
谨以此贴,回顾一下我的魔幻法考备考历程,分数不算高,但也够用。同时希望所积累的一些经验能对正在备考法考的你们有所启迪。祝大家早日获得司法部的小礼物!
注:本文篇幅较长,大家可按需阅读,不当之处敬请指出,欢迎交流!
1.某普通一本法学本科。
1.法本对过法考影响很大吗?之前没有接触过法学会不会很落后?
是或不是。大多数情况下,法本生由于在法学氛围中熏陶了四年,过法考相对来说更容易。(但众所周知,大部分法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在期末复习突击上来的)法学生的优势在于有“法感”,对各个部门法的框架已经有所了解。但是,法学本科的课程学习内容跟法考知识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学术(常考名词解释、论述等题目),后者则侧重理解与应用(客观题判断是非,主观题案例分析)。我在法考备考过程中,常常觉得学到的东西都是新的。因此,非法本的同学也不要有压力,身边法本同学有没有过的,非法本过法考的也大有人在。
因人而异。我的建议是,法本基础较好1-3个月,基础一般3-4个月,非法本5-6个月。战线一定不要拉的太长,不仅伤元气,效率也不高。如果是8.31考客观题,当年3月开始准备足够了,最早不要早于一月份。
3.需要报班吗?
一般不需要。我个人认为,对于在职、自制力不强、需要别人帮忙制定复习计划的考生,可以考虑报班。至于其他群体,报班的性价比不高。
4.听课、看书和做题哪个更重要?
5.有必要买四大本教材吗?
没有。法考老师已经结合四大本教材,将知识整理到了法考书中。单纯从应试的角度看,看四大本教材容易让大家找不到重点,完全没有必要。
6.有必要做模拟题吗?
7.真题做几遍?做近几年的真题?
8.做真题用电子版还是纸质版?
看个人喜好,我的建议是:客观题第一遍刷题用纸质版(法考老师写的真题书,目的是看老师怎么分析的),之后都用APP(推荐竹马、觉晓、深蓝)。主观题全程用电子版。
9.有必要整理错题本吗?
很有必要。首先,法考的真题,你第一次做的正确率如果是50%,隔一个月再做第二次,会发现正确率并没有显著上升甚至还可能下降。而且,大概率你第一次错的题,第二次还会错。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错题本是很好的工具。其次,错题本在考前几天的优势会集中凸显。你不用再拿着几百页的真题书翻,只需要看自己薄薄的错题本。
10.有必要做笔记吗?
非常非常有必要。做笔记不仅能帮你标注重点,还能帮你整理思路,防止听课时走神。我觉得一本复习过的书必须是画的花花绿绿的(不一定五颜六色,但一定要结合自己思考做好标注)。如何做笔记?因人而异。我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1)Underline&Highlight:直接在书上勾画你认为对你有用的句子,用不同颜色的高亮笔将重点内容划下来,注意,一定要秉着“惜字如金”的精神,只划重点和难点部分,这样之后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只看高亮的部分。可以大致记一下哪种颜色代表什么,比如黄色高亮代表常考点,红色高亮代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等等。
2)例证分析法:将老师们上课讲的例子简单记在对应知识点旁边,便于理解。
3)整理思维导图:法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适当做思维导图有助于整理思路,但不要本末倒置,做思维导图最重要的是你制作的过程,而非结果。也不要拘泥于各种格式,不需要多精美,自己看得懂就行。
4)系统整理笔记:对于重点、难点部分,我认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一遍笔记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我的民法物权法部分笔记,可作参考。
11.2天能听完精讲课吗?
PS:零基础的同学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听课去!(下文会在进程安排中提到)。
12.有哪些辅助工具?
1)听课:B站;各机构APP;喜马拉雅fm(听音频)等。
2)刷题:竹马法考、觉晓法考、深蓝法考等。
3)法律法规:中国法律法规(在应用商城搜索有很多类似的)。
5)公众号:司法部。
13.法考和保研/考研冲突吗?
有这个问题的同学一般是法本大三的同学。我认为法考和保研不冲突,考研看情况。
Eg1:A同学准备保研法硕。法硕考查科目一般是民、刑、理论法(宪法、法理、法制史),内容与对应的法考知识有大部分重合,通过备考法考可以为保研面试打下基础。
Eg2:B同学准备保研法学其他专业课,如民商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虽然保研考察问题多为前沿理论问题,但先听一遍法考课会让我们建立起该科目的大致框架,有益无害。
14.法考教材有哪些?去哪买?对应课程免费吗?去哪里找视频/音频课?有哪些法考机构比较好?
1)市面上的法考教材分为①精讲(一般在上一年度11月~考试当年3月出)、②精粹/背诵(对知识点的浓缩,一般在考试当年5-7月出,相比精讲可能有新增知识)、③真题、④考前聚力/聚焦(各机构考前押题)。真题是必须要买的(重点是老师对真题的选择、整理、解析),精讲和背诵版不一定要全套入,下文老师推荐部分有介绍。押题是锦上添花,但不能依赖于押题,法考客观题两套卷子,涵盖范围势必变广,不要抱侥幸心理,扎实打好基础为根本。
2)教材购买:淘宝、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
3)法考机构的课程有免费公开课和内部课,前者即教材对应的课程,B站、各法考机构、APP均有资源;内部课程需要付费(但可以在网上找到)。
4)近年评价较好的机构:瑞达、方圆众和、厚大等。
15.要买机构学习包吗?
不需要。选老师不选机构,自由搭配。
16.各科有什么特点?背书有什么技巧?
2)重复!重复!重复!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科学的。
3)善用口诀;画图等。
理论法:宋光明/马峰/白斌/杜洪波。客观题我只听了宋光明老师的课,讲课比较简洁,重点突出,书的结构很清晰,编的口诀很好记。
三国法:杨帆。其他科目的出圈老师都是N足鼎立,而杨帆老师几乎垄断了三国法,选她不解释。我个人认为精讲书写得比精粹好。
理想的复习进程大约如下(仅供参考,按需调整;没有衔接上的日期为机动日期,用于休息调整):
2.主观题考什么?主观题不考新的知识点,相比客观题只是换了一种出题形式(案例分析)。客观题要求我们判断是非,主观题则要求我们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主观题考试特点?全面推行机考(少数笔考),配有电子版法条。
4.主观题需要哪些教材?
1)《官方案例指导用书》必买,分为上下两册,可直接用电子版。
2)理论法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论述题,需要再买一本法考主观题教材,推荐宋光明、白斌。除此之外,其他科目的法考书没有必要买,大部分是精讲或背诵版的重复。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在网上找电子版,但确实没有必要再买教材。
5.备考主观题要背书吗?
除了中特法治理论基本上不要。大部分答案可以通过查询法条找到,但前提是理解知识点,并且熟悉法条结构、章节位置。千万不要背法条!
1)审题,标出法律关系,关键情节等;
3)组织语言。尽量用法言法语表达(这就是翻到法条的好处,不用再自己组织语言)。
7.复习方法:
1)每科花1~2天回顾知识点后,重点是多练!多写!多用键盘提高打字速度!在网上找官方案例指导和历年真题的电子版,用word练习并修改订正。
2)熟悉法条结构,要知道这个科目有哪些法条、重点司法解释,每章内容是什么,每个司法解释大概规定了什么。
3)训练翻法条。觉晓法考官网配有法条系统,平时练习时养成好习惯,word文档和觉晓法条系统分屏。
4)中特法治理论考前几天再背。一定要背,背了就有分,送分题。
5)主客一体。复习客观题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想想如果这道题是主观题应该怎么答。
8.一些小tips:
1)有多种可能的,分情况讨论。
2)答题模板:①结论。②根据XX法第XX条,XXXXXX。③本案中,XXXXXX(结合案件事实套法条)。④因此,结论。其中②③可以合并,④可省略。
3)除非对结论没有把握,答题时先写结论,再写理由和依据。
4)如果翻到了法条,就尽量回答全面,把法条内容都答上去。
5)模棱两可的题,或者跟法条不完全一致的情形,很可能是开放题,相信自己的答案。
6)没有找到法条,或者法条只规定了类似情况,可以类推适用,答题时可以写“依据该法条的精神”,或者运用目的解释等。
7)反向结论如果是踩分点也要分析,即使题目没有明确问。例如,本案中XX不负刑事责任,XX犯绑架罪而非法拘禁罪。
1.心态一定要稳,踏踏实实复习,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被其他人的复习进度影响。法考年年有,大不了明年再来。
2.不盲目追求、攀比学习时长,效率至上。
3.法考也算是一场耐力战,报名的人中每年都有弃考的,坚持到最后,就已经是一种胜利。
最后,祝大家早日通关,收到司法部的小礼物,“早日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