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考复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高三生物学总复习中,一般整个复习过程划分为:分章复习(第一轮复习)、专题复习(第二轮复习)、模拟测试、查漏补缺等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1.分章复习(第一轮复习)阶段
2.专题复习阶段
3.模拟测试阶段
二、高中生物高考复习方法
策略总纲:
1.发挥《考纲》和高考试题的导向作用。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复习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纲精神和要求的反映,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和特点。要根据考纲的内容和变化、高考试题的内容来合理地确定高考复习的方法。
2.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依据考纲,回归教材。
3.深刻理解核心概念、构建知识网络。
4.突出能力训练。
5.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具体方法:
在较弱的科目上从80分提高到100分,在较好的科目上从100分提高到110分孰易孰难?(应该前者较易,后者较难)。所以建议同学们可花大力气提升弱势科目。而化学这门新学的科目,从一开始就要认真打好基础,即使不一定成为优科,也不至于成为弱科。
刚接触化学的学生不要盲目的去学,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就可以,其实化学元素符号没有那么难记忆。
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专用工具,熟练掌握它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初学者往往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记忆。给同学们介绍几种记忆的方法。
1、学会归纳总结记忆法:将元素符号中大写字母相同,小写字母不同的符号进行归纳记忆。
2、学会拼音记忆法:不少元素符号的名称的汉语拼音和其元素符号相似。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有趣的化学元素记忆口诀,你会发现背化学元素也是一门艺术呀!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铁,用途广,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铜,色紫红,投入X气变棕红;
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我是钴,变魔术,有水指最灵敏;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辅导员考核;评价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稳定与学校的发展。量化考核是规范管理、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普遍采取的办法,但从目前来看,辅导员量化考核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1、原始指标数据的标准化。设有n个样本,p项指标,可得数据矩阵X=(Xij)nxp,i=1,2,…,n表示n个样本,j=1,2,…,p表示p个指标,x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值。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
Fg=lg1Z1+lg2Z2+…+LgpZp(g=1,2,…,p)
F1称为第一主成分,F2称为第二主成分,…,Fp称为第p主成分。
4、求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一般主成分个数等于原始指标个数,如果原始指标个数较多,进行综合评价时就比较麻烦。主成分分析法就是选取尽量少的k个主成分(k<p)来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要使损失的信息量尽可能少。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根据某高校辅导员年度考核的内容,以学生党建、学风建设、理论研究、宿舍管理、工作作风、科技活动、学生组织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9项内容作为评价指标,测定和收集各指标的考核信息,由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学院领导、学生代表联合组成的考核团进行打分。将考核团给每个辅导员的打分汇总平均后,得到各评价项目的得分如表1所示。
表2是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主成份,第二主成份与原始变量关系,可用下列线性组合表示:
Z1=0.940*X1+0.946X2+0.120*X3+0.841*X4+0.07483*X5+0.889*X6+0.810*X7+0.850*X8-0.835*X9
Z2=-0.140*X1+0.207X2+0.973*X3+0.554*X4+0.969*X5+0.383*X6+0.561*X7+0.459*X8+0.417*X9
从以上输出信息及分析结果未能看出七个辅导员成绩的高低及每个人的优势与不足,故需要计算各辅导员第一、第二主成分及综合竞争力方面的得分,依此作为评价的依据。表3是各辅导员在第一、第二主成分及综合竞争力方面的得分计算结果和排名,其中:
F=6.115/(6.115+2.315)*Z1+2.315/(6.115+2.315)*Z2
由于第一主成分在评价中占到72.5%(67.945%/93.662%)的比重,第二主成分占到27.5(25.717%/93.662%)的比重,而第一、第二主成分分别代表所带学生成绩、辅导员素质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各辅导员成绩中所带学生成绩方面所占的比重为基本为四分之三,自身素质的比重为四分之一。这与现实吻合,因为辅导员的工作成绩考核应该以学生成长成材情况为主要依据。
比如,通过辅导员成绩评价可以清楚的看出,虽然辅导员庚的自身素质不错,但是由于方法不当等因素致使所带学生成绩较差,导致他的总成绩比较靠后。辅导员庚要想提高工作业绩,取得竞争优势,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学生为本、加强管理,尽量提高所带学生各方面的成绩。
辅导员考核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能使考核更科学和更合理,这种方法既能消除重叠因素的影响,又能使问题降维、简化,从而较好地克服主观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的综合得分的排名和类别划分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各辅导员的工作的好坏,也便于各辅导员认识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找出差距,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主成分分析法易于掌握,也易于应用。在主成分运算中采用SPSS10.0软件,快速方便,简单准确,在辅导员考核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方开泰.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阎慈琳.关于主成分分析做综合评价的若干问题[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8(2).
3、孟生旺.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1992(4).
4、何斌,蒙清.主成分分析法在饭店竞争力评价方面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6(9).
1教师做到:两解析,两强化,二指导,一制定
1.1两解读。
解析考试说明,尤其是今年与去年的异同点,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标。
解析近五年来考试试卷,掌握命题方向。为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提供有利依据。
1.3二指导。
首先,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和心理指导工作。其次,做好优生和后进生的学生复习指导和管理工作以及考前的答题技巧和心理输导工作。
1.4一制定。
依据《解析考试说明》和解析《近五年考试试卷》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一把握:以《生物考试说明》《解析考试说明》和《近三年的中考试卷分析》为重要依据,把握命题方向,科学进行备考。
2教研员做到:一培训,两解析,三指导
2.1一培训:《把握生物命题方向,科学性的进行备考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2.2两解析:解析《考试说明》,解析《近五年考试试卷》。
2.3三指导:首先,课上三轮复习指导及管理建议;其次,复习指导课的示范及指导;最后,指导骨干教师命好题。
3校领导:一配合,一督促
关键词:生物;备考;经验;教训
2011年的高考早已结束,2012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作为生物学科教研组长,以及11年高考高三生物学科带头人,我觉得有必要把去年高三备考工作进行一下总结,首先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反思,另外也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介绍给新的高三年级生物组,希望对他们的生物备考工作能有所帮助。
1.备考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合理备考,提高效率)
1.1制定高考复习计划,加强复习备考的计划性:制定高考复习计划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有三个:一是教材,二是考纲,三是高考试题。刚步入高三的时候,我们就组织本组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与09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并预测2010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订备考的目标和计划,这样做心里有底,避免了复习计划的盲目性,加强了复习的针对性。
1.2分析学生存在问题,针对学生存在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学科备考。我们分析学生存在以下问题,①基本知识落实不佳:②提炼信息能力不够;③科学思维尚未到位;④语言组织表达不清;⑤实验能力极度欠缺。
所以在复习中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针对性复习。
(1)回归课本,强化基础:(错别字、方程式、结论性语言)
在复习中,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学过≠知道――知道≠会了――会了≠对了――对了≠得分
在一轮复习中,我们注意到学生的基础知识非常的薄弱,所以特别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教学中,该记的知识让学生记,该背的知识一定让学生背会,力争学生的基础过关。
(2)强化能力,信息转化:基于高考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高考命题以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出现的频率增多,2010年高考很可能出现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绘图、画曲线、列表格等考查形式,所以在复习中加大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3)强化弱点,排查演练:进行针对性训练,并进行跟踪训练,尤其在高三后半段,每一次考试结束后,都要出一套跟踪训练,强化学生弱点,争取做到真正掌握。
(5)选做真题,提升能力:锻炼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高考真题难度适中,设问角度巧妙,运用“双基”分析问题既全面又突出重点、逻辑性强,因而高考真题是所有试题中质量最高的,认真分析、演练近几年来的高考生物试卷,这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做法。认真分析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卷,有助于学生摸准生物高考命题的新走势,收集高考训练的基本素材,并可从中发现复习过程中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及时地调整补弱。通过研究高考试题,还可以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做题时,从高考试题中体会高考命题思路,即“如何考”;从参考答案中体会解题思路、答案组织、文字表述等,即“如何答”。整个一轮复习我们采用了“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这本资料,让学生做了大量高考试题,使他们对高考题有了清楚地认识,既提高了分析、思维能力,又使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备考中的不足和教训:
(2)计划有时执行得不够到位,因某些原因不能及时完成计划。
(3)新课标研究不够
(4)课堂缺少新意,满堂灌为主,还应在课堂上多下功夫,让自己的课变的色、香、味俱全
(5)考试大纲研究不够透彻
3.给基础年级的建议:
(1)及早研究考纲和高考题(全国卷、宁夏卷、海南卷、辽宁卷)
(2)尽快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复习中严格按计划进行,一轮复习尽快结束,力争在2月中旬结束,最晚二月底。
(4)加大对新课标的研究力度,把新课标的一些知识灌输的平常的教学中
(5)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外出学习赶早不赶晚
(6)力争建立和谐备课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共同搞好本年级教学
(7)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备考工作服务(学科网资源、高频考点、试题调研)
一般来说,临考前这个学期的复习主要分3个阶段。
首先是回忆阶段。通常采取分册复习法,即将学过的教材一册册进行复习。
然后是知识系统化阶段。将知识归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最后是深化巩固阶段。通过多项、单项、综合性练习来进行专门训练,熟悉题型,提高做题速度。
临考前,老师会带领大家按照这3个阶段的顺序进行专门的复习。老师的复习策略多是针对全体同学的,而你却有你的“特殊性”,不同科目对你来说可能有强弱之分,即使是同一科目,知识的难易对你来说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你要制订一个更适合你自己的复习计划才行。
在制订个人计划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保证计划的可执行性。计划不仅要有个性,还要有可操作性。
第四,将计划融入生活。制订计划不能只考虑学习的因素,否则将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其他活动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对缓解考试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都至关重要。
状元的考前复习妙招
陆丹彤(广东省广州市2007年中考状元)――临阵磨枪有技巧
我不反对临阵磨枪,只要能把枪磨得又快又好就行。制订一个短期的复习计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各类综合性的考试,例如升学考试,即使已经制订了系统的复习计划,但由于临考复习与系统复习的要求不同,所以也应该有一个考前的安排。只有将系统的长计划和临考前的短计划结合起来,才不会因乱打复习仗而完不成复习任务,或是产生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徐行天(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05年中考状元)――文理科交错复习
彭超(湖北省仙桃市1997年中考状元)――优先复习背诵量大的科目
张晓彤(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05年中考状元)――一准、二熟、三灵
复习贵在“精”,而不在“多”。复习应该以课本为主。要想复习有成效,必须学好课本知识。
根据我的经验,按照下面的要求来学习,就会觉得课本大有看头。
一是准。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弄懂、弄准,不可似懂非懂、模棱两可。看书时不能走马观花,应逐字逐句地钻研,务必理解透彻。
二是熟。对于学过的内容都要记牢并且练熟,光看不练是不行的。要认真做好每一道习题,有些题目看起来会,实际上却不一定能做出来。另外,做习题时一定要规范,文字说明、方程式、公式以及重要的演算步骤,都要符合正式考试的要求。
三是灵。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不要死记硬背、生吞活剥;要熟悉定理、公式、法则的各种变形和应用,反复思考它的实质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要练习“一题多解”……这样就会越学越灵活了。
掌握好这三点,复习时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看课本,而不用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去找复习资料了。
刘燕双(湖北省荆州市2004年中考状元)――跟着考纲和老师走
1.深入研究《考试大纲》
2.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怎么研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做,新上高三的教师主要做09-13年各地高考卷,上过高三的教师重点做11-13年各地高考卷,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复习中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3.精心研究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五种能力在高考题中的体现方式和考查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要将五种能力的提高贯穿于复习教学的始终。同时我们也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和能力要求在目标引领环节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必要时要能够忍痛割爱!
二、制定科学复习计划
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要计划好以下几点:
2.有所侧重
3.查缺补漏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缺补漏。“要认真研读有关考点和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每一个知识点”。
4.整体复习
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
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
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回归课本、扎实基础、渗透思想、掌握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课本和资料的
由于高考题中有许多常规题的类型源于书本。因此,一轮复习时,我们结合一轮复习材料检查学生对课本重要例、习题地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删选和补充,做到有的放矢。
2.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为此,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首先认真学习研究“两纲”、“一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及其评析、复习建议,尤其是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相应地制定出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真正使集体备课由简单的统一进度到统一内容,由备教案到备学生,由课外备课到深入课堂备课。学生的个体数学水平的差距较大,尤其是集资生数学基础十分薄弱。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把复习训练的重点放在难度中低题目上。坚持“难度适中,速度适宜”的原则,以大面积提高中差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为目标。
3.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四、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复习效率
1.面向实际,注重基础
2.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3.加强练习,反复巩固
4.掌握学情,科学复习
要加强对学情的研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考试是学生考的,若不研究学情,教学就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案和练习要实行先改后讲,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深入钻研,然后精心选择,组织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切忌照着参考答案讲题目的低效教学。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忙碌的高三生活开始了,许多小伙伴们开始为自己的复习计划开始苦恼,想要一个优异的成绩,一个制定好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些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复习方式的同学,就让小编来为您解决难题吧!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目的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在此在提升同学们的各种能力。那么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中具体方案是什么呢在复习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凸显基础性
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复习中要学会抓住“点、线、面”,建构起考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要求考生吃透概念原理,要做到在脑子里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面对实际问题,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是高考的一个能力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突出素质教育要求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要求采用恰当方式培养考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2011年的思想政治高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了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训练考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培养考生基本的解题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导考生解题时能遵循以下思路:阅读题目;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问题材料情景有无符合的知识原理;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技巧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时需要一定的技巧,一般情况下具有以下几种:
1、比较分析法
高中政治具有很多相似的知识点,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时高三同学容易混淆。这种方法就是让各位高三同学将所要记忆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弄清本质区别及使用范围。提升学高三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知识网络法
要求高三学生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进行自主归纳,建立围观行的知识网络,然后将每个框架中的知识进行分析,找到他们的内部联系。提升对知识的把握度。
3、对应演练法
这一方法主要就是要求高三学生在进行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通过习题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每做一道题都要找到其对应的考点。同时要反复进行训练。以确保不留死角。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好的复习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复习。下面是适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时使用的策略:
1、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时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对每一个知识点都从世界观、方法论、反对错误观点、联系实际等可以涉及到的环节进行处理。
2、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时重视提高综合能力。
主要有三种:
1)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在实际问题中推导出理论的能力。
3)根据理论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
4、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人文意识。
关键词:双语;生物课程;高考复习;考试大纲
"双语"教学是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双语的需要,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水平,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的教学形式。我所在学校已实行"双语"教学6年多,首届"双语"班学生也参加了高考,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是担任首届"双语"班的生物课程的教师,下面我就在"双语"班生物课程教学和高三生物复习中对"双语"班学生学习生物和复习生物课程的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制定高考生物总复习计划的依据
高中生物学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即考纲),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在高考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方向和内容。通过对《考试大纲》的学习、分析以及自治区高考研讨会中的讨论,把握高考命题思路——"遵纲不循本"。所谓"遵纲不循本"即知识点的考查遵循"考纲"的规定和不超出课本知识的范围,而能力的考查可以超出课本知识点将渗透新课标理念、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探究性实验的考查。由此可知,《考试大纲》是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计划制定最主要的依据。
二制定高考生物总复习的计划与方法
三高考生物总复习的计划
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梳理阶段。
2.第二阶段:巩固知识点。
3.第三阶段:模拟检测。
4.第四阶段:补充遗漏知识点。
5.第五阶段:强化训练。
四高考生物总复习的具体方法
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梳理。
在这个阶段安排适量的模拟测试。主要检测学生掌握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情况,让学生也适应高考的题型或者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的阶段。在模拟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解决,在每次模拟考试后让学生先看一下模拟试卷,让学生找他们没理解的题或者做错的题,然后由教师来详细讲解,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让他们自己思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再由教师来讲解难点。这样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足之处。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一
第一,频繁考试中做到稳定心态,做好每张卷子的归纳总结
高考党在二轮复习阶段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考试,也就意味着高考党要面对分数得失的心理煎熬。这个过程中,你们要做到的就是平和心态应对分数高低,因为你要奋斗的是最终目标,并不是一时成绩好坏。
每一次考试卷子的归纳总结非常重要,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审题技巧,错题原因,有哪些是不应该丢分的题型,有哪些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的题型等内容,就是你归纳总结中的笔记。随着试卷越来越多,你可以对不同试卷进行对比,进行常考考点及重点的归纳。这些也就是后期答题的技巧。
第二,不断巩固基础,补弱科,提升做题效率
高考二轮复习中,经过各种题型的训练,你会对自己的基础及弱点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弱科,并且正视这个问题,分析弱科主要不足在哪里,然后通过教辅材料及请教老师,对弱科进行一个提高。基础问题是一轮复习的主要问题,但是二轮复习仍要重视,遇到的基础题仍然要去归纳和总结,特别是做错了的题,一定要分析原因及错误思路,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
做题效率问题,是我们后期要开始着重的关键,答题效率影响着你的试卷完成情况,我们在后期专题训练中,一定要进行答题及技巧总结,每种题型都会有一些提高效率的做题技巧。我们可以多总结,多运用。
第三,专题的复习讲思路,讲命题把握,讲规范
高考二轮复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专题的复习,专题是否复习透彻,就是后期你分数高低的体现。专题复习追求三点:思路、命题把握及答题规范性。
思路是我们专题复习中尤其要注意的点,在做专题练习题中,注意该题解题思路的具体思考过程;命题把握就是每个专题中常常出现的类型题是什么,我们要注意它的考察方式,选择还是大题或者其他。最后就是答题规范性,特别是文科生的主观题,答题规范关系着得分高低。平时专题练习注意答题规范书写及技巧运用。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二
1高三数学如何正确复习
制定计划
整体性
2怎么才能提高数学成绩
强化课本
数学课本在教材中也是非常的重要的,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太注重课本,课本中的例题是对我们这节课的知识总结,我们一定要把课本中的例题研究透彻,只有我们把基础题研究好了,我们才能做拔高的。
多做专题
数学第二轮复习想要提高成绩,最主要的就是做题,而且我们不能盲目的去做,我们要多做精题,适合自己的题,自己哪个地方不会的,就多做一下,我们也可以多看一下高考真题,看看高考的题型是什么样的,高考的应该怎么答题,这对我们提高数学成绩都是非常的有帮助的。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三
根据模拟考找准定位
首先,希望同学能重视模拟考,对自己的模拟考卷做个详尽的分析。看自己的试卷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失分,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在分析失分原因时要多找主观原因。
了解了自己的薄弱的环节,第二步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有个明确的复习策略。建议可以根据模拟考成绩,初步分为三类同学:100分以下、100分到130分之间、130分以上。
100分以下的同学,急需夯实基础,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由于今年数学中考的题型发生了变化,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分数共占72分,比例比往年有所提高。如果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做题时考虑不周密,都会轻易地失分。这就要求同学们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中考试题中属于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80%左右,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此我建议各位同学首先一定要配合你的老师进行复习,积极主动,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复习时应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对于你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应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做到记忆——消化——再记忆。复习宗旨是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延伸和提高,此类同学应侧重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活学活用。
第二类同学的复习策略我们建议应该是抓两头促中间,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
对于模拟考130分以上的同学,做题要立足一个“透”字。要以题代知识,每一题不要蜻蜓点水式过一下,要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一解多题。
巧解试卷最后两题
对所有试题中较普遍地感到困惑的无疑是中考试卷的最后两题:函数中的图形问题、图形中的函数问题。可以说正是这两题最终拉开了试卷的得分。建议大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与梳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同学们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动力工具,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就会使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显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措施。由此我们建议,在初三第二轮的复习中能否以思想方法为主线,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概括数学思想方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在复习中,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总结、揭示了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提高了解题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思维品质,使我们不仅会梳理知识,更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培养能在千变万化的问题情景中,善于握着数学思想方法这把金钥匙,灵活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在第二轮复习时,将统领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概括出来,增强我们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意识,从而有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
反思和创新成关键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考试卷中的最后第二题:函数中的图形问题和试卷中的最后一题:图形中的函数问题的复习。函数中的图形问题我们也称代数中的几何问题,这类题型以数形结合思想为主线,它的基本解题步骤分为四个:(1)求出函数解析式;(2)求出特定点的坐标;(3)求出线段的长度;(4)解决几何问题。同学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却是在由点的坐标进而求出有关线段的长度。即:步骤(3)是成功解题的关键。图形中的函数问题又称几何中的代数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覆盖了初中阶段学习的几乎全部的数学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类比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整体思想、数学模型思想、抽象概括思想、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和猜想反驳思想。它的基本解题步骤分为四个:(1)研究背景;(2)动中取静;(3)探求不变的关系;(4)确定变量范围。每一个步骤都蕴涵着多种思想方法。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