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警察学院(GuizhouPoliceCollege)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创建于1950年,始称“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1954年更名为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1975年更名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1980年,学校又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2000年,两院合并,成立专科层次的贵州警官职业学院。201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贵州警察学院。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52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12.8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4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设有9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12个;有在校生5000余人,专任教师288人
195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建立。
1954年,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并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更名为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
1955年—1957年,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分为贵州省公安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
1957年—1975年,两校合并,校名先后为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贵州政法学院及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
1975年—1980年,更名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
1980年—1985年,学校又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同时成立贵州省人民警察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同时成立司法中专部)。
1985年,两校分别升格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院和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两院同时在1997年贵州省成人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甲级(A等)学校。
2000年,两院再度合并,成立专科层次的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200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保留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又赋予了“贵州省人民警察培训学院”和“贵州省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的新使命、新任务。
2015年,在原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基础上筹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贵州警察学院。
2017年5月10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贵州警察学院,同时撤销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的建制,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6000人。同意首批设置本科专业5个,即法学、侦查学、治安学、公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
2020年9月,与贵州民族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2021年6月,被贵州省学位办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9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12个。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28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8%;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员1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7%;双师型教师13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6人,全国公安系统教学名师2人,全省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10人,省管专家、全省高校“黔灵学者”和省级学术带头人6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贵州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学校和个人多次被公安部、省政府、省公安厅授予一、二、三等功。
注:名单不全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中央财政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部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和公安管理学为省级一流建设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系被评为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系,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省部级精品课程7门。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先后为省内外公、检、法、司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4万余名毕业生,培训在职民警及政法干部近7万人;毕业生中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二级英模共7人次;立一、二、三等功2192人次;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3人次、全国十佳法官1人次;2人当选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3项。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的公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为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贵州政法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安防工程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有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名,贵州省“学术先锋”4名,公安管理系、治安系被授予“贵州省学术先锋号”称号。
截至2018年8月,贵州警察学院建有CNAS认定的司法鉴定中心1个。
截至2014年9月,学院教师出版论文集5部;主持承担公安部、教育部、省科技厅、社科规划办、教育厅等各级各类研究课题124项;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1156篇,其中在北图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2篇。此外,学院共获得贵州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省委政法委优秀调研论文奖、省公安科技强警奖等各类政府奖37项。
截至2019年5月,学院有馆藏纸质图书65万册,电子图书93.5万册。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1988年创刊)是贵州警察学院主办的公安司法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公安司法实践作者、学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其任务是:反映国内公安司法各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系原《贵州公安干部学院学报》和1988年1月创刊的原《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于2002年1月合并而成。国内统一刊号:CN52-1175/D;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8152。
校歌
《警官的摇篮卫士的家》
(二)见龙河湾旁,图云雄关下,有我们警官的摇篮卫士的家,庄严美丽的校园里,人生起步,青春放光华。嘿嘿-嘿嘿嘿,勤学苦练,不怕风雨打。嘿嘿-嘿嘿嘿,铸就忠诚,拖起天平砝码。我们铭记人民的嘱托,要让祖国开遍幸福的花。我们铭记人民的嘱托,要让祖国开遍幸福的花。幸福的花。
校训
忠诚严格求实勤奋
忠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严格: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求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勤奋:孜孜以求,不怕困难,攻坚克难,永不退缩。
校徽
一、主色:警院蓝
为警察制式服装的颜色,是人民警察标志性的颜色。
二、双圆同心:
表达人民警察维护社会主义和谐,保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与使命。
三、盾形:
表达人民警察作为共和国之盾的职业特征。
四、长城:
表达警察职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石,是捍卫法律尊严的钢铁长城。
五、五星:
表达人民警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也表达警院学子在警界星光闪耀。
六、1950:
是学院诞生的标识。
七、瀑布:
是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示意,表达贵州元素;也彰显学院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向公安队伍输送着合格的人才。
八:金色的麦穗:
表达丰收与成熟。无数的有志青年在学院收获知识和希望。
校旗
贵州警察学院校旗:长方形,红底,校徽居中旗面。
拥有心理协会、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微博协会、绿色环保协会、创业协会、计算机学会、警苑文学社等学生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