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公考,你发现行测里有哪些坑?

从小白到上岸,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坑。综合自己和大部分考生不小心跳的“坑”,下文将会一一罗列。

行测部分

这个是我自己跳的坑。刚开始着手学习,由于对公考不熟悉,学习较为慢热,导致看书效率非常低,而且看完一点印象也没有。建议各位第一轮学习先看视频网课,网课虽然内容和教材无异,但视频形式更易于接受(想想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看抖音、快手),调动听觉视觉器官,更有效率的记下知识点。

行测各板块的做题技巧需要前期学习好,这是刷题的基础。不少同学越刷分数越低,有可能是陷入盲目刷题陷阱。一旦放弃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始乱做瞎做行测题,你会发现行测正确率永远有一个天花板,因为你原有的思维习惯的极限就在那里了,想走更远就要放弃双腿,骑上自行车。

初学的时候往往有这种感受,学了方法有毛线用……比我裸考行测还差。道理还不明白,就想一下刚骑自行车比步行还慢。

刚学骑自行车,由于不熟练经常骑骑停停,甚至摔上一跤,不如步行快。但骑术熟练以后,绝对比步行快多了。行测大抵也是这样,没学过方法的时候,凭感觉做题正确率还可以,学了方法,由于不熟练导致正确率更低,类似于刚学骑自行车的情况。

不学技巧就开始乱刷题,结果事倍功半。科学的方法比盲目刷题更重要。

比如学习各种秒杀大法,奇技淫巧学的不少,遇到题目该不会做还不会。巧解速度快,减少计算量。但注意适用性,不少秒杀技巧只适用小部分题目,绝大多数题目是不适用的;减少计算量是很好,但巧解通常增加了思考量,思维不够敏捷或是方法不熟练,往往还不如笨方法。

行测方法的终结:方法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各大机构在行测上的方法,至少70%以上是雷同的,学生比拼的是熟练度和技巧的吸收能力。不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寻仙问药上,有可能你报的大神行测班,讲的内容跟机构差不多。

一方面有可能是没认真听,不做笔记,过眼不上心;更重要的,我觉得是现在公考课程的设计有问题,方法和实践割裂,导致学生学了方法不会用。

机构老师讲课,总是先拿一些例题,通过例题来讲方法。

这样讲是没错的,可以加深同学对方法的理解。但换个角度看,学了一堆方法,怎么把方法和题目对应起来?

授课和做题的模式如下:

授课模式:题型分类→→例题→→学生学习

做题模式:???这题属于哪类?→→到底用哪个方法?

做题往往不是填坑式的思维,遇到的题目也不是那么“典型”的例题,对于习惯“一听就会”的学生,做题可不是“一做就懵逼”嘛。

行测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如果不大量做题,是很难提高分数和速度,这是一些行测课程所缺失的。所以现在不少机构推出了刷题课,边刷题边讲解,效果会比单纯讲技巧好一点。

许多进群的同学有类似问题,明明考了很多年行测却仍是原地踏步,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商……

遇到这种同学,稍微问问就知道,压根没有系统学习,考前几十天随便一刷题就上战场,次次做炮灰就发出类似感慨“我是不是特别笨!”

其实和她类似的考生非常多,往往以在职备考,考前一个月、半个月稍微复习一下就上考场。

参加公考的考生中,是以这些“裸考”或“半裸”的学生为主,报考心态也是“试试看,万一考上了呢”。

这种同学其实不在少数,针对这类公考群体,甚至发明了一个名词“比基尼考”。

事实上,国考笔试弃考的同学,占通过审核人数的30%左右。

例如2019年国考共计招录1.45万人,通过资格审核的人数为137.93万,缴费人数为108万,而实际参加笔试的考生数量为92万。通过资格审核后弃考考生数量为46万,缴费后弃考考生数量为16万。

今年也毫不例外,共有114.2万考生考前进行了缴费确认、96.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为84.5%,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0:1。

大量考生报名的同时,大量考生弃考、裸考才是公考的现实。这种心态和学习态度能理解,不少人原有工作尚可,考上公务员最好,考不上也行,反正工作也可以做。态度决定用心程度,没什么好指责的,毕竟不是所有考生非公务员不做。

但是,如果抱着“摸奖”的心态,去质疑为何中不了“五百万”,这就有点意思了,“半裸考”属于买了几块钱彩票,却总是想得大奖,能不能中奖怎么没点数呢?

上边说的是心态,之后解释一下行测学科的特点,道理明白了就知道为何越来越差……

行测是极度依靠做题敏感度的考试,如果不长期做题保持手感,一旦荒废等于从零开始。不少在职同学这么想,我每年学一个月,累加N年就有N个月的学习效果。

这是大错特错的!一旦考完试不再做题,来年就基本从零开始甚至更差。就像烧开水,除非一鼓作气烧到100度,弄到80度放一会就又变0度。

所以真诚的建议各位“裸考”或“半裸”的同学,如果下定决心要考上公务员,不妨提早准备,特别是在职备考的同学,最起码提前半年以上,花心思、多刷题才是上岸的捷径!

从两个角度考虑:一、看个人基础;二、看报考职位;

看个人基础

给各位一个标准,把17-19年国考地市级行测真题卷子模拟一下,按照110分钟做题(考场涂卡需要10分钟左右),算一下平均分。

情况一:平均分不到55分,建议你1000小时+3万真题

情况二:平均分55-70,建议700-800小时,1-2万真题

情况三:70+,大神你可以去裸考了

首先给大家说一下,按照国考行测的要求,如果你想考发达地区和较好的岗位(西部偏远地区或是冷门单位自动忽略以下内容),行测要在65以上进面较稳,部分竞争激烈地区,70+是必备的。

为什么55分以下就要学这么久,乍一看50分到70好像差距并不大。

但你要注意,行测四个选项出现的概率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你全蒙一个B,也至少得25-30分左右。

换个角度,如果你只考了40多分,也就比全蒙一个多对了十几分吧……

而且行测提分符合边际成本递增的定律,50分到60较容易,再往上走,多考5分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看报考职位

需要查找近三年的国考、省考招考招考公告。打开百度,搜索,国考或专业参考目录,ctrl+F找到你的专业,看对应的是哪个专业。

具体参考:

如果是招考岗位较多的专业,再参考近三年的笔试进面分数线。

因为各省笔试难度波动较大,以国考分数为标准分类。

情况一:国考近三年,进面分数130以上,建议你1000小时+3万真题

情况二:国考近三年,进面分数120-130,建议700-800小时,1-2万真题

情况三:国考近三年,进面分数110-120,建议400-500小时,1万真题以内

情况四:专业只能报考三不限,建议你1000小时+3万真题

往年分数并不代表今年分数一定如此,报考人数多也不代表一定难考,完全取决于你报考岗位里大神数量,难易度=大神数÷岗位人数,含“大神”量系数越低越好考。

首先明确一点,公考行测和你上学以来参加的大多数考试不同,并不要求你必须认真做出每道题目,包括数量关系和常识题。这是由行测考试的设计思路决定的。

行测考试的设计思路:据国家人社局的专家称,曾经随机抽选大学生限时做国考行测试卷,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做不完所有题目。行测考试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一个压力性测试,正常人是做不完的。

再讲一下数量关系题。大家做过国考数量关系真题(非部分难度系数低的省考)就知道,数量50秒一道题且保证较高正确率是异常困难的。即使是数量关系高手,能在1分半以内,保证正确率超过80%,已经非常不容易。

想学好数量关系,还有一定的门槛。我了解到数量关系较好的同学,大部分是在中小学长期学习奥数,之前打过扎实的基础,做数量关系题才游刃有余。很多理科生尚且畏惧数量关系,更别说文科生了。

关于常识如何学习,我在知乎上曾经写过:

如何学习常识,首先要纠正一个观念“因为常识太差了,所以我要学”

学习行测某个部分,应该是“正确率低,且该部分有行之有效的提升方法”,如果该部分找不到做题方法和规律,即使分数再低也不应该花力气学习。

打个比方,本人身高1.6米,非常希望找到办法把身高增加到1.8米,无奈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无法提高身高,认清楚这点,就不会花大把冤枉钱买“增高剂”等产品交智商税。

如何学习常识?辅导机构会给出一摞又一摞知识点,然后告诉你“背吧!”。我建议各位决定复习常识前,把国(省)考近10年的常识真题找出来,仔细研究真题寻找出题规律。

当初我曾经把99-考前1年的所有常识打印出来,仔细研究所有题目,寻找是否有出题的思路和规律。情况如下:

一、部分国考常识题反复出现。如99-2004年,曾经有个别题目前几年考过,又出现原题;

二、2005-2008,常识以法律常识为主;

三、2009-至今,常识无任何规律;

得出结论:

一、近几年国考未出现考过的原题,且找不到任何出题规律法律常识曾经占主体;

二、找不到任何出题规律法律常识曾经占主体;

我当年常识的备考方法:

一、鸡贼的把国考常识真题都背了一遍(万一考原题呢);

二、大三暑假浏览一遍法律基础知识;

一套行测真题100-140道题(国考和各省省考题目范围),大部分人没办法每道题都能够认认真真做下来,必须有所取舍,先把正确率高的部分拿下来;

至于有没有推荐的学习方法,我建议:

二、考前浏览中公、华图、粉笔等机构的常识预测题。有没有用?据说考完试各大机构都宣传自己猜到了题目;

三、法律知识点需要积累;

备考的时候,总有同学怕真题不够用,担心做过真题就浪费了,甚至还有同学觉得“真题很宝贵”,要留着最后考试的时候用。所以练习是总是做模拟题,但由于各家机构的模拟题质量较差,特别是言语、申论和真题差距较大,长期做题会影响正确的做题思路,所以不推荐做太多的模拟题。

真题解析一向很烂,主要原因是编写解析的人水平不高,市面上三大机构,中公、华图、粉笔,

粉笔的解析稍微走心一点。所以建议各位只看做错和蒙对的解析,做对的题目解析尽量不要看,避免误导。

需要以下步骤:

一、发现错题对机构答案和解析,如果是争议题可以选择跳过不纠结,找到做错的题目

二、区分错误原因错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马虎粗心导致的,公考中以资料分析居多;另一类是思路和知识点有问题;

三、分析错题对于马虎做错的题目,日常多提醒和记忆,做题少跳坑。思路和知识点做错,看下图

四、反思改进对薄弱知识点,要多看教材和视频,有针对性攻克遗漏或者忘记的知识点;要形成适合自己的做题思路,特别对于言语和资料,因为这两块内容方法较多,但是方法和具体题目并不是完全适配。打个比方,有同学经常会问,学了言语的方法或资料的方法,做题的时候用不出来,这个问题就是适配性的问题。

题型和方法本就是便于形成自己做题方法的“拐棍”,绝不是一一对应的填坑式做题思路。我自己言语和资料是学习了多家机构方法,不断做题摸索和改良出来的,不经过刷题的大浪淘沙,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真金白银。

正确率:针对每个版块对多少题,或者错多少题比较达标的话,因为国考和省考题量是不同的,每个板块的题量也是不同的,我觉得你们就按照正确率来估算。言语能够达到90%左右,逻辑大概达到85%左右,资料分达到100%,即使你的数量和常识不是特别好,基本上也能维持在70分左右。

通过题量提升速度,核心在于:多练

大家都学过古文《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THE END
1.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300题).pdf 68页VIP内容提供方:微传网络 大小:21.38 MB 字数:约3.36万字 发布时间:2024-09-04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03/7133155131006146.shtm
2.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并不是所有的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都会考察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请先确定是否考这个科目,如您不知道考什么科目,请咨询在线客服,由客服为您推荐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购买。 3、你们的资料还会更新吗?你们的时政还会更新吗? 本套资料相关的题库、资料等我们都有专门的团队在进行编辑整理,重要时政部分每月都有更新,各模块题https://www.shiyebian.net/gongji.html
3.重庆法律基础知识+重庆公务员行测教材+申论教材+真题+行测5001题+重庆法律基础知识+重庆公务员行测教材+申论教材+真题+行测5001题+申论128题CQ【按规格发货】 【左下角咨询客服免费领资料+免费答疑 】 100%纯正申论真题 3册科学分装形式 单题1000+字详尽解析 一题一码逐题讲解 适用国考、省考、选调、乡镇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考查申论的岗位 https://store.jinbiaochi.com/book/detail_274.html
4.2014年江西始《人民警察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人民警察基础知识》真题1、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 A、法的正式性 B、法的社会性 C、法的阶级性 D、法的权威性 2、法的最高价值目标是 A、秩序 B、正义 C、自由 D、平等 3、《保险法》第94条规定:“保险公司除本法另有规定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这是 http://www.ejgwy.com/2014/1121/476.html
5.国家公务员2021年G省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2021年B市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2021年3月多省市、区公务员联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2020年多省市、区公务员联考(公安基础知识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2020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联考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https://app.etest8.com/1118.html
6.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基真题特点分析公务员二、考查范围广泛,涉及内容丰富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涉及的学科包含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人文、历史、科技、语文基础知识等方面,意在测查考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总体上增加了考生复习备考的难度,对于考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http://3g.exam8.com/a/2866675
7.2020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真题(网友回忆版)A.基础性技术创新关乎科技自主可控的根本 B.国产替代是我国近期和未来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C.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缺芯少魂”“缺芯少屏” D.实现科技自主可控,要着力引进技术,引领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崛起 9.下列关于法律基础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0-8/15988405521908.html
8.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相似应用下载公务员必背常识app下载 公务员考试必备app下载 公务员考试真题题库app下载 公务员申论万能模板app下载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app下载 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app下载 公务员考试神器app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app下载 下载豌豆荚客户端 (领礼包看攻略) 下载 相关推荐: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最新版 ?https://m.wandoujia.com/apps/7440065
9.考试2024真题天一基金从业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基金法律当当天一文化官方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基金从业资格考试2024 科目一科目二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天一官方教材+真题试卷+考点精析全套6本基金从业资格考试2024真题 天一基金从业 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基金法律法规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2023》。最新《基金从业资格考试2024 科目一科http://product.dangdang.com/1362499828.html
10.公务员制度历年真题学历提升学历教育成人自考本科A.新录用的人员 B.晋升领导职务的人员 C.转任的人员 D.调入的人员21.我国公务员培训的主管机关是 ( A )8-159 A.国家行政学院 B.人事部 C.组织部 D.各级政府 22.对全体公务员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培训是 ( B )8-155 A.专门业务培训 B.在职培训C.任职培训 D.初任培训23.中青年公务员挂职锻炼时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863627103363.html
11.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总2010年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10、单选题 关于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汇率下降,会促进进口,抑制出口 B: 汇率下降会引起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 C:http://www.91exam.org/sydwxg/297-2978/2978369.html
12.08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教材:法律基础知识综合资讯08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教材:法律基础知识 目录 第一编 法理学(1) 第一章 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体系、作用(2) 第二章 法的形式(4) 第三章 法的运行(11) 第一节 立法及立法程序(11) 第二节 法的实施(12) 第三节 违法、法的责任与法的制裁(14)https://m.koolearn.com/kaoyan/234621.html
13.2024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行测申论范文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下载,包括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职业能力测试题库、申论范文、面试题库等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助您备考更简单。https://www.zgsydw.com/kaoshitiku
14.201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A类试题及解析公基淮安公务员考试培训网http://www.harcpx.com 参考答案解析 题目或解析有误,请予以纠错。 点击下载:201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A类真题及解析 2012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A类真题卷(精选) 说明:本卷中部分真题缺少,不再注明,其他题目题号均与原卷中一致。 http://www.harcpx.com/infoview.asp?ID=165
15.公文写作必知基础知识12篇(全文)具体考试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是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重要科目,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根据公布的考试大纲结合历年真题,我们将江苏省考的公共基础知识分成江苏公务员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可以划分为以下八大模块:政治、法律、管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ns68zgs.html
16.金管局备考丨24年金管局法律类专业知识真题!A.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最根本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宪法在实施过程中,对人们的行为后果往往从具体方面作出肯定与否定的评价 C.宪法对行为只是从总体上作肯定与否定的评价,为一般法律的具体评价和责任追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D.宪法实施不可能单纯是宪法本身或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具有高度综合性的https://www.zhichengjiaoyu.com/?id=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