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证书是法律行业的敲门砖,也是法考er数月挑灯夜读的动力。付出终会有收获!2024年法考er再经历查成绩、网申、现场提交材料这三件事,就能领到属于自己的法考证书了。但是对法考证书还有诸多不了解?不清楚它的有效期,也不知道到手后是否要定期备案?随本文一起解决这些疑问——
证书类别
2020年底,《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办法》发布。也确定了法考证书的3个类别:A证、B证、C证。证书编号的首字母,代表的便是你的证书类别。
A类证书
颁发标准:学历条件符合+全国统一合格线。
B类证书
颁发标准:学历条件放宽+全国统一合格线。
C类证书
颁发标准:①学历条件不放宽+全国放宽合格线;②学历条件放宽+全国放宽合格线。
证书形式
《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采用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形式,由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司法行政机关实施管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样式,由司法部统一制定。法律职业资格纸质证书与电子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划重点:法考证书有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两种形式,且它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证书有效期
法考证书一旦取得,长期有效。参加法考的出发点不只是法律职业,也有部分法考er纯粹是因为对法律感兴趣,或是想增加法律知识。那么,拿到法考证书后,如果未从事法律职业,法考证书会失效吗?针对这一问题,官方曾明确回复:即使长期未从事法律职业也没关系,证书一旦取得,将长期有效。
是否需要备案
之前为了方便对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持有人的管理,监查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持有人员的从业状况、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真伪以及历年管理工作情况等,司法行政机关对尚未从事法律职业的证书持有人实行年度备案制度。不过在2020年12月1日制定发布的《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办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取消了原《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年度备案和变更备案的规定。各个省市的司法行政机关也发布了通知,确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年度备案和变更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