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端庄的举止、精炼的写作、雄辩的口才等。
2、掌握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必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岗位业务知识。
3、专业能力:
(1)诉讼业务能力包括:民事代理能力、刑事代理能力、行政诉讼代理能力。
(2)非诉讼业务能力包括:代理仲裁能力、代理调解能力、代理行政复议能力、法律顾问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国家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
4、外语、计算机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备的经济知识、外语、计算机知识。
法理学、宪法学、法律逻辑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保险法、税法、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法律文书与律师事务等
1、最低毕业学分
学生应修完本专业所有必修课程(通识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获得79个学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获得20个学分;完成毕业实习及其他实践性环节,获得19个学分;总计修满118个学分,方能毕业。
2、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获取国家大学英语三级证、一级(含)以上计算机等级证书、文秘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学生获取CET6证书、普通话一级证书、婚姻家庭指导师,B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可按学校规定折算课外学分抵通识选修课应选学分。
本专业在专业课中开设有实践类课程和为期18周的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及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完成所有实践内容。
1、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主要部门法实训指导训练。
2、模拟法庭和顶岗实习等。
(1)模拟法庭模拟法庭参与的主体有法官、公诉人、被告及其辩护律师,也包括书记员、陪审员、法警、证人以及旁听人员。在模拟法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要根据自己所处的角色来思考及解决案件本身的实体法及程序法问题,使同学们不仅是在理论上学习法学、而且是在近乎实践上学习做一个法律人。模拟法庭不仅要训练同学们对法律规范的适用、形成自己的辩护或代理意见、书写有关的法律文书、出庭辩护等能力,更要兼顾培养同学们整理分析案件事实的能力以及对案件事实不同价值分析的能力。模拟法庭参与者在接到案件的时候,就必须主要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事实材料及诉讼请求,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筛选和建构。同时,部门与部门之间需要沟通、交流,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一次专业的模拟法庭,是一场更真实、更近于实践、更系统和全面的训练模式,可以弥补满堂灌输式教学缺陷、填补纯理论探讨学习的不足、培养参与分析和处理实际法律案件和纠纷的能力。
(2)实习“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换为一个单位人,法律专业的同学们虽然是科班出身,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存在大量差距,通过实习,懂得虚心向单位同事学习,不断加深对工作性质和方法的认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培养责任心,磨砺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