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法律援助”让司法有爱无“碍”!

??日前,海安法院墩头法庭通过“诉前调解+法律援助”,成功化解一起离婚纠纷,双方当事人消除隔阂、重归于好。

??婚后几年,夫妻双方感情尚可。但近年来,因家庭琐事、生活习惯及家庭成员矛盾等,夫妻关系出现裂痕。小周的父亲作为其监护人以原告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小丁的婚姻关系。

??小周和小丁于2014年9月登记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但共同收养一女。小周系二级智力障碍残疾人。

??考虑到原告当事人系残疾人,诉讼能力十分有限,如果直接进入诉讼程序,难以达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墩头法庭秉承“调解优先、司法为民”的原则,立即启动涉残案件绿色通道,向双方释明诉前调解优势,安排驻庭调解员接待处理。了解到小周申请了法律援助,调解员积极争取委托代理人共同参与到诉前调解中来,合力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经过数小时的耐心劝导,小周和小丁渐渐解开了“心结”,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并表达了和好意愿。最终,小周撤回起诉,这起特殊的离婚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守望相助,弱有所扶。近年来,墩头法庭坚持能动履职,采取上门诉讼服务、支持起诉+诉前调解等相对灵活的方式办理涉残案件,最大程度减轻残疾当事人的诉累。今后,墩头法庭将继续努力满足残疾人群体的多元司法需求,用他们认可的态度倾听诉求,用他们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他们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为他们撑起“保护伞”,打开“方便门”,让司法服务“无障碍”。(江宗炅)

THE END
1.法律援助会不会帮忙协商调解法律援助可以提供协商调解的帮助。 一、法律援助的基本定义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因经济困难而无法自行承担律师费用的人,或者涉及特殊案件(如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434617c657d4fc001021
2.“法援+调解”新模式为民解忧提质效新闻中心内容提要:西青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探索“法援+调解”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让法律援助成为困难群体寒冬里的一束阳光。 天津北方网讯:西青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探索“法援+调解”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让法律援助成为困难群体寒冬里的一束阳光。西青区法援中心对于符合援助条件的案件和当事人,第一时间启动援助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24/11/23/057861832.shtml
3.区司法局:“法律援助+调解”高效化纷争区直近年来,延平区司法局、区法律援助中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部署,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方式,采取“法律援助+调解”的工作模式,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情况下,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7月31日下午,延平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巨口司法所调解了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最终经双方同意,自愿达成协http://www.npypnews.com/2024-08/12/content_1744005.htm
4.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试点工作开展本报讯(记者米娜)日前,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省司法厅决定在哈尔滨、牡丹江、大庆、绥化、鹤岗等五城市开展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试点工作。 据悉,各试点单位在开展“援调衔接”工作中,按照“调解优先、能调不诉、调援结合”的工作原则,遵循依法、便民、自愿、高效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的相互衔接http://epaper.hljnews.cn/hljrb/20180706/365277.html
5.非诉讼调解下法律援助5篇(全文)江宁区内汇集了众多的国内外企业, 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前来务工, 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外来务工人口大区。江宁区的司法工作一直走在地区前列, 曾多次被评为全国普法宣传、司法工作先进区。江宁区的法律援助中心也首创ADR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将调解结案的方式引入法律援助, 创建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的新平台。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njkgn4q.html
6.退役军人服务更走心!湛江市召开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和老兵调解工作1月13日下午,湛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湛江市司法局召开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和老兵调解工作座谈会,就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和调解工作展开深入交流。新春佳节临近之际,湛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典聪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团律师和老兵调解工作室调解员送上节日祝福。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1/14/c726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