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申请法律援助竟然像网购一样方便。线上就可以申请,还可以随意挑选宁波市的法律援助机构。”近日,在浙江宁波务工的王师傅通过“浙里办”APP顺利完成了法律援助申请。
两年来,宁波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以“四项提高”确保困难群众和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获得及时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一是降低门槛,提高法律援助覆盖范围;二是减证便民,提高法律援助便捷度;三是优化措施,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效率;四是强化质量,提高法律援助精准服务。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接待来访群众12061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260件,同比增长47.90%;受理法律援助市域内通办案件376件,在法律援助申请类案件中占比16%;“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听来电10.9万余人次。
通过法律援助他拿到1.8万元赔偿款
近日,李先生通过法律援助顺利拿到了1.8万元交通事故赔偿款。他感慨地说,自己不懂法,也不知道怎么争取自己的权益,通过法律援助,才让事情得以顺利解决。
近日,经法院调解,李先生顺利拿到了1.8万元赔偿款。
手机上点点法律援助“一键直达”
“现在的法律援助真是太方便了,手机上点点,法律服务就一键直达。”申请人李先生当初就是足不出户线上完成了法律援助申请。
为了让法律援助更加便民,宁波市司法局做了大量工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施行后,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积极部署开展各种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军人军属、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专项行动。落实法律援助主办责任制,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简化法律援助申请程序,做到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指派,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效率。
另外,宁波市司法局将开展“经济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不受事项限制”改革试点工作,从“工作措施”“实施步骤”“工作保障”等多方面进行部署。这意味着宁波市在探索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方面更进一步。
采取系列举措提高服务质量
据了解,宁波市司法局采取一系列举措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案件指派规则”等三项省法律援助重点工作,修订出台《法律援助案件指派规则指引》,规范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流程。加强全市法律援助承办律师库管理,各地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动态调整承办律师库。组织案件质量专家同行评估,开展“一案一评”等工作。创建法律援助积分管理小程序,将日常案件承办跟踪管理和承办律师办案过程纳入积分管理。开发法律援助智能指派系统,自动识别法律援助人员已办案件、服务质量、专业特长等,为精准指派值班、承办案件等提供智能服务。开展法律援助满意度测评,引导受援人在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