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的案子开始强制执行了。”提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经“官家”的纠纷,46岁的周勇有些欣喜,“除了诉讼费,一分钱没花。”
说起案子,周勇告诉记者,2017年10月,他得知包工头张玉洪承包了云南振华通信有限公司通讯基站修建工程中的部分修建工程,便与其订立口头劳务合同,来到了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从事运电杆、拉线等劳务。从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2月3日他一直在张玉洪处提供劳务,但工程结束后,他并没收到应得工资28,300.00元。
起初,听说有律师,周勇不乐意了,生怕钱没要回来,自己还得花费大量律师费。“援助律师是不收取被援助人任何费用的,您不用担心。”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一句话消解了他的顾虑。
在律师的帮助下,经法院判决:张玉洪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支付原告周勇劳务费26,000.00元及资金占用利息;云南振华邮电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对张玉洪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杨威解释,“这也就是说,万一张玉洪不给钱,还有振华公司把钱结给周勇。”至此,周勇走完了他两年多的讨薪之路。
“不仅不需律师费,目前在四川省凡是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类法援申请都无须进行经济困难审查,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律师办理。”乐山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吕静介绍,为更好地帮助到有维权需要的农民工,乐山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都设立了农民工讨薪维权“绿色通道”,同时在“12348”热线设置农民工专席,并升级为“7×24小时”服务模式。
“去年,援助中心接到的涉及农民工的民事案件有800多件。”面对这样的数据,乐山市司法局深知,免费的事后援助做得再好也只是治标,治本还得从源头着手。
“从事后救济走向前端,从源头上根治欠薪现象是我们去年也将会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乐山市司法局副局长黄海波介绍,去年乐山市司法局组织律师、法律援助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团队走近工地,与农民工朋友面对面,围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行普法宣传。
不仅如此,司法局还创新形式,主动与与乐山市人社、住建、交通等部门携手,联合开展根治欠薪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实地走访峨眉、峨边、金口河27个在建工程项目;集中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工作,累计普查在建工程项目和企业209个,体检劳动合同3.4万余份。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28-86968693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