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中明确了法律援助的概念,其是由国家设立法律援助机构,给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辩等法律服务,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二、法律援助的机构和人员
1.法律援助的机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援助等工作任务的机构就是法律援助机构。其具体职责体现为:法律援助机构所负责组织实施内容有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支付法律援助补贴。
2.法律援助的人员
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均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而根据新法规定,实施法律援助的主体除了原来的职业律师以外,还增加了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以组织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和法学专业学生)等人员。
三、法律援助的范围
(一)因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人员
首先,法律规定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有: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其次,法律规定应当指派法律援助的有: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下列人员之一,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
(1)【未成年】专门指未成年人;
(2)【盲聋哑】包括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
(3)【半疯傻】主要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无期死】意思是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
(5)【死复核】意思是申请法律援助的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
(6)【缺席审】意思是缺席审判案件的被告人;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二)不受经济困难限制的情形
注意:法律援助的范围此部分为《法律援助法》在《法律援助条例》的基础上新增加内容,需要重点识记。
四、法律援助有哪些形式
通过上述讲解,我们对法律援助有了基本了解,接着将对法律援助的具体形式进行介绍,根据《法律援助法》的规定,法律援助人员在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下,可以依法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比如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与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诉讼代理及非诉讼代理、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代理等。
A.律师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
B.法律援助的形式只有诉讼法律服务
C.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