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安粮国际广场当保安4年了,公司不打招呼说裁减人就裁减人,我现在要求公司给我一个‘说法’,象我这种没签订劳动合同的,能否获得经济补偿及补缴社会保险?程序该怎么走?”面对李大哥的担忧和不解,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问诊”律师耐心安抚其情绪并为其厘清法律关系,细致引导他收集整理证据材料、申请劳动仲裁,以切实维护自己正当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律师的引导建议下,李大哥清楚了依法维权的步骤及方法,随即提出了法律援助申请。
构建营商环境“安全网”
“真心感谢律师服务团来回协调帮忙,为我公司挽回了160000元的经济损失,实在是感谢不尽啊”西湖国际广场B座合肥市某电子服务有限公司陈总如此感慨。
实现为民服务“面对面”
稻香村街道从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出发,健全完善“总对总一对一”法援对接机制体制。同时,通过街所联勤、街院联动、部门联治等机制创新,汇聚激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治组织、社会力量等多元力量,打造法援“共同体”,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牵头负责,成立由22家企事业单位、9名个人会员组成的稻香村街道涉访涉法涉诉法律援助“帮帮团”,合力对涉访涉法涉诉致贫群体在物资供给、生产经营、就业帮扶、政策指引、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多元式一体化”救助帮扶,最大限度传递法治温度和为民情怀。
涉访困难家庭户张某一年前因交通事故致9级伤残,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经法院判决被告必须承担75万元赔偿金,被告方在履行部分赔偿款后不再支付剩余款项。张某妻子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抚养正在读书的孩子,眼看家庭生活难以为继、雪上加霜。为解燃眉之急,法援“帮帮团”主动作为,经过与民政、医保等部门反复协商沟通,依法依规为该户申领最低生活保障和慢性病救助。同时,法援“帮帮团”会员单位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联手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积极查找被告财产线索,为张某申请强制执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牵手联姻”,实现了“1+1>2”效果,共同为涉访涉法涉诉贫困家庭播下“希望的种子”。
摹画基层治理新“枫景”
“今天听了陆律师的介绍讲解后,让我茅塞顿开,知道了去如何收集证据材料,如何把握纠纷事实的关联性有效性,便于顺利地进行诉讼,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7月26日上午,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社区法援工作联络点,来访群众张某在聆听了陆律师一番精心点拨后连声致谢。
根据服务规划,“一社区一联络点”主要工作内容是为社区两委及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宣传、法律建议、代书代诉、非诉代理、纠纷化解等一体化一站式一揽子服务,做到服务全覆盖、对接无缝化。
根据服务承诺,社区法律援助“蹲点”律师每周必须有2人、2天以上下沉到对应社区“巡诊问诊”,走访帮扶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每月定时开展2次法治讲座培训,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紧急情况下,不讲条件“随叫随到”。鼓励、提倡群众一旦遇到法律问题和矛盾纠纷时要多找“蹲点”专业律师咨询解答,及时享受就近、精准、优质、普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切实增强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能力与水平。
截至目前,稻香村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已安排律师值班300余次,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84批次,成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件,为受援人挽回或争取经济利益高达190余万元,为辖区群众打造出有高度、有温度、一体化、“兜底式”的法律援助便民惠民利民服务“金字”品牌,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纷纷“点赞”。(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