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实施,旨在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即日起,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和长宁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法援‘法’语期期谈”栏目,以每期一主题的形式,带您一起解读这部带着温情的法律。
典型案例
想申请法律援助,只有经济困难才能申请吗?
刚工作第一周,外来从业人员孙女士就出了意外。因工作区域积水,导致孙女士不慎滑倒,起身后感觉没什么大碍,便继续工作至下班。
可是,晚上回家后,孙女士感到疼痛难忍就医,检查后发现尾骨骨折。
令人没想到的是,孙女士受伤后,单位试图立即和孙女士撇清关系,并完全否认与孙女士存在劳动关系。
孙女士经咨询了解到,想要拿到赔偿,需要先确认劳动关系,做工伤认定并进一步争取工伤赔偿。而她的老家距离遥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对此,个人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孙女士觉得,自己无力去和这家单位抗争,想去申请法律援助,但她又听说需要提供经济困难的条件才行。
于是,孙女士想知道,符合什么条件或者只有经济困难才能申请法律援助吗?
法律解答
实际上,孙女士的困惑并不是个例。那么,现在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规定进行解答。
首先,法律援助的对象包括“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两类主体。换言之,不是只有经济困难了才能申请法律援助。
其次,“经济困难”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上海现行标准为城乡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年度本市发布的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专项救助的收入标准(标准会动态调整)。
在符合规定情形时,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先行提供援助再补充有关材料,也可以个人诚信承诺的方式申请法律援助。上述规定均避免了当事人因一时提供不出经济困难证明材料而无法获得援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