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10月1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郭秀丽女士、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刘玮琍女士、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齐红英女士、李挺先生等一行,莅临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走访与深度交流。
汉盛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朱以林、赵海勇、李玉玲、雷富阳、朱玲龄、陈雁华、浦月春以及党委副书记彭晶出席调研座谈会。
郭秀丽副局长强调,浦东新区法律援助工作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其法律援助中心作为全国首个法律援助机构,开创了“司法行政为主导、执业律师为主体、政府财政保障、社会各界参与”的法律援助工作模式,即“浦东模式”(又称“上海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浦东法律援助工作缔造了多项第一,如全国首条法律咨询专线设立,全市第一家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全市第一家老干部法律援助工作站建成、全市第一个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落地等。然而,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社会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期待始终不断提高,浦东在公共法律服务上的工作不仅需要持续优化法律援助服务,还应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各个领域。副局长郭秀丽表示,此次调研旨在汲取汉盛在公益法律服务的宝贵经验,听取汉盛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的实践和建议,为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顶层设计储备有益借鉴。
朱以林律师代表汉盛律所全体同仁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领导详细介绍了汉盛律师事务所的整体情况。自1996年成立以来,通过多年的纵深发展,汉盛如今已经成为拥有超过1000名执业律师和24余家分支机构的业内领军者。为了在各个细分领域加速深耕开拓,汉盛律所将负责不同行业的专业律师划分为12个专业委员会,以不断提升精准、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水准。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使得汉盛律所在业内备受认可,先后荣获了众多国内外大奖。如:2023年度先后获得2019-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2023最具影响力法律服务律所品牌、《商法》年度卓越律所大奖、2023年度ALB中国法律大奖提名、2022年度上海知识产权金融突出贡献奖等,充分彰显了汉盛品牌影响力的蒸蒸日上。朱以林律师在向调研领导的汇报中,还详细介绍了汉盛律所通过党建引领、专业合作、制度管理、人才建设、平台搭建、多元渠道等排布,助力我国法治建设和社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具体情况,充分展示了汉盛律所对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和对国家法治建设的坚定支持。
其后,雷富阳律师从创新性工作与常规性工作两大维度,深入梳理了汉盛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实施进程及效果,并向司法局领导们详细汇报了汉盛在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参与的各项法律援助、社区法律宣讲、村居法律帮扶、部队军民共建、法律进校园、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社会调解、涉法场所值班等公共法律服务活动的具体情况。此外,他还对汉盛自行组织的大型系列公益宣传册的印发、汉盛公益热线的运行、汉盛公益咨询室的设立、企业法律体检、三所联动等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尽介绍。以上举措的施行,对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增强社会大众法律意识、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均大有助力。
在详细听取汉盛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汇报后,与会领导对汉盛及其公共法律服务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对其赞誉有加,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汉盛的指导和支持。
郭副局长指出:“只有让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端与需求端紧密连接,才能真正打通服务与公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做到最大限度地为人民服务。我们期待汉盛在未来能够更上层楼,再创辉煌。”
汉盛律师事务所全体律师表示,将继续秉持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理念、保持专业精神,为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结束后,领导一行前往汉盛公益咨询工作室进行参观,并对坚守岗位的律师们表示了亲切慰问,且在参观过程中,详细了解了工作室的运作情况,对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