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广州市法律援助实施办法》9月1日起施行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申请法律援助

《广州市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已经2019年2月28日市政府第15届6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温国辉

2019年4月4日

广州市法律援助实施办法

(2009年8月29日市政府令第22号公布2015年9月30日市政府令第132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因行政区划调整修改〈广州市扩大区县级市管理权限规定〉等93件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2019年4月4日市政府令第163号修订)

第一条为促进和规范本市法律援助工作,依据《法律援助条例》《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部门预算,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条市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区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

市、区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受理和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和监督法律援助实施活动。

第五条市律师协会按照律师协会章程对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协助。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支持和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和老龄工作委员会为维护特定群体的合法权益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第六条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法律援助经费包括法律援助机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和法律援助业务经费。其中,法律援助业务经费包括办理法律援助事项补贴以及宣传、培训、翻译、鉴定、案件质量评估等经常性专项经费。

办理法律援助事项补贴应当按照本市补贴标准据实支付。

第七条每年11月9日为本市法律援助宣传日。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法律援助宣传日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第八条市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全市统一的法律援助服务信息系统,对法律援助服务实行全程动态信息化管理。

市、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通报机制,向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及时通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接收、办理情况以及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情况。

市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制定全市统一的法律援助申请指南,载明法律援助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法律援助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申请条件、申请程序、所需材料清单等信息,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以捐赠的形式资助法律援助事业。

依法设立的法律援助基金会可以接受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的捐赠。法律援助基金会应当依照章程的规定使用捐赠资金,向社会公开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接受财政、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十条公民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在本市申请法律援助:

(一)所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在本市审理或者处理,或者本市户籍人员所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在本市外审理或者处理;

(二)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或者属于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的人员。

第十一条法律援助申请人及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在申请日之前12个月的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企业职工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可以认定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困难;但法律、法规、其他规章规定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优于上述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经济困难人员、见义勇为人员、军人军属等;

(二)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的劳动者一方;

(三)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而主张权利的老年人;

(四)撤销监护权案件的申请人;

(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申请国家赔偿的公民;

(六)重度残疾人、多重残疾人、残疾老年人、孤残儿童;

(七)驻穗或者入伍前为本市户籍的士官及其军属;

(八)营以下现役军官;

(九)因战、因公致残的现役或者退役军人;

(十)因公致残的辅警;

(十一)因公牺牲的或者病故的辅警的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具有法定扶养关系的近亲属。

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诉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申诉、再审阶段申请法律援助的,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

第十三条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现场、法律援助服务信息系统或者邮寄方式申请,也可以通过司法所以及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转交申请。

转交申请的单位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送达有受理权的法律援助机构。

公民无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派员上门接收申请材料。

第十四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照《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其中,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管辖案件的法律援助申请,由区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管辖案件以及其他仲裁案件的法律援助申请,由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法律援助机构对不属于本机构受理范围的法律援助申请,应当依照《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理;但对通过现场提交且属于本市其他法律援助机构受理范围的,应当协助申请人通过法律援助服务信息系统申请。

对通过法律援助服务信息系统提出的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进行预审查,并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申请人在5个工作日内到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申请材料原件进行核对;

(二)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提供需要补齐的材料。

法律援助申请人按照前款第(一)项规定提供申请材料原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核对后,当场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决定,并送达决定文书;逾期未提供的,视为撤销申请。

法律援助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预审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预审查结果之日起7日内向该法律援助机构提出复查申请。

第十六条市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建立全市统一的常备法律援助人员名册,并对名册内的法律援助人员实行专业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保障法律援助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律师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服务信息系统加入常备法律援助人员名册,自愿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管理和指派,承接法律援助事项。

律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将其移出常备法律援助人员名册,1年内不得再加入:

(一)1年内,未接受过法律援助机构指派,且报名参加法律援助人员征选活动不满6次的;

(二)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

第十七条受援人可以在常备法律援助人员名册中自主选择法律援助人员。受援人需要帮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给予指导和协助。

第十八条受援人未选择法律援助人员,或者其选择的法律援助人员因故无法接受指派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法律援助服务信息系统发布征选公告,并向常备法律援助人员名册中具有相应业务专长的律师发送征选通知。

律师可以按照征选公告的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报名。

符合征选公告要求的报名人数达到3人以上(含3人)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以网上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法律援助人员。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法律援助机构按照规定指派法律援助人员:

(一)符合征选公告要求的报名人数未达到3人的;

(二)已确定的法律援助人员因故无法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

(三)法律援助事项紧急或者疑难复杂的。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公示法律援助人员指派情况。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法律援助案件编号、法律援助人员姓名、法律援助人员所在律师事务所等。

第十九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向律师事务所购买法律援助服务:

(一)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派驻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的;

(二)向法律援助工作站指派律师提供法律咨询的。

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及心理疏导等服务。

第二十条对下列法律援助事项,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委托外地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员办理,并由本市法律援助机构支付补贴:

(一)本市户籍受援人的法律援助事项在外地审理或者处理的;

(二)法律援助事项在本市审理或者处理,需要在外地调查取证的。

第二十一条对获得法律援助但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反映。法律援助机构经核查情况属实的,应当作出终止法律援助的决定,并告知受援人。

终止法律援助或者更换法律援助人员,且法律援助人员未开展实质性工作的,法律援助机构不得支付补贴;已开展实质性工作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量支付补贴。

第二十三条市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每年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并在全市上一年度已办结法律援助案件中,将被受援人投诉的案件,以及其他案件随机抽取10%纳入评估范围。法律援助人员因其上一年度办结的所有法律援助案件均未纳入评估而申报参加的,市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随机抽取其一纳入评估范围。

具体的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由市司法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市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结果抄送市律师协会,并向社会公布。

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律师以及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市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公开表扬。

对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律师,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在一定时限内不再指派其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政府采购法律援助服务的,在同等条件下,采购人应当优先选择受表扬的律师事务所。

第二十五条受援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以欺骗手段获得法律援助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偿付法律服务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履行法律援助职责有违法行为的,由有权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称法律援助机构,是指由市、区司法行政部门依法确定的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专门机构。

本办法所称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是指申请人人数达到10人以上,基于同一或者类似的事实问题、法律问题而提起的劳动争议诉讼或者非诉讼案件。

THE END
1.广州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及流程法律援助申请条件 第五条 有下列经济困难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获得无偿法律援助: (一)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二)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 (三)农村五保户; (四)因残疾、严重疾病、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经济困难,正在接受国家救济的; (五)经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证明,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市或者https://www.64365.com/special/gzrhsqflyzsqflyzdtjjlc/
2.被人打伤了该如何索偿,如何申请法律援助?苦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以及经济困难等情况,司徒先生对此也无可奈何,经朋友告知,可以向海珠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处申请法律援助以维护合法权益,于是司徒先生前往海珠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处申请法律援助。 海珠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处审核司徒先生提供的资料后认为其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决定给予司徒先生法律援助,并指派广东海https://www.gdzf.org.cn/zwgd/content/post_152735.html
3.广东省法援局关于招募广东省法律援助局接待服务窗口值班律师(二)招募对象:广州地区律师事务所 (三)招募条件:律师事务所拥有3年以上执业年限的律师达20名以上,近三年没有受过行政处罚或行业处分。 二、服务内容和要求 (一)服务内容 1、在省法律援助局服务大厅解答群众直接来访或通过咨询电话提出的法律咨询问题; https://www.gzlawyer.org/info/52dbfd85d8e1466296ef124586db99c2
4.打官司没钱请律师?别担心!这个方法可以帮到你→广州普法2022这是一部带有温度的法律 对于经济困难或者是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而言 法律援助是国家为大家撑起的 一把法律“保护伞” 那么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 并且获得法律援助呢? 近日高端《说法》节目请到了 广州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处主任 蒋泓 广州市律师协会 公益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7/22/c6713629.html
5.广州免费法律咨询劳动法律知识专题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通过向这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 广州免费法律咨询劳动相关内容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广州免费法律咨询劳动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广州免费法律咨询劳动 一、广州法律援助申请需要https://m.tinglv.cn/zt/2314247.html
6.广州农商银行全飞信用卡(钻石卡)申请办理条件权益额度英联邦名校申请礼遇(仅限北京地区报名使用)。 太阳钻石持卡人咨询服务。 ·法律援助服务 钻石卡持卡人可每年享用无限次向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免费电话法律咨询服务。 尊荣健康 ·免费专业医师咨询服务 钻石卡持卡人可享受由专业医生提供的无限次免费电话医疗健康管理咨询服务。包括: https://www.51yhgj.com/card/5359.html
7.郑州市法律援助咨询电话是什么?法律知识听律网七、广州法律援助申请条件有什么? 我国申请法律援助条件如下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于1994年初建立,主要是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公民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和司法公正。中国公民获准受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https://www.471.cn/zhishi/449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