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律援助法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见义勇为、遭受家暴等情形可申请法律援助
北京康达(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嘉熙简单介绍了我国法律援助的历程:1994年初,我国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法律援助制度。2003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正式颁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基本形成。
刘嘉熙称,根据目前的法治环境的现状,新的法律援助法应需求而生。
法律援助主体分两类见义勇为、遭受家暴可申请法律援助
此外,法律援助法扩大了法律援助覆盖面,在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中增加“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情形。
给予法律援助机构预算保障适当减免受援人费用
除此之外,法律援助法还在法律层面上,对于法律援助人员给予了免税的制度保障,法律援助补贴免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法律援助法第九条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等方式为法律援助事业提供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税收优惠。刘嘉熙表示,通过制度强化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水平,减轻法律援助机构和服务者的纳税负担,可以更好地调动律师们的积极性,保障服务质量。
不收费≠不办事律师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刘嘉熙告诉记者,她自己也代理过法律援助案件,她说,当时给律师的补贴较低,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一些单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报告,核酸检测费用甚至比补贴还高。刘嘉熙说,部分当事人对法律援助这件事的认知较差,有些当事人听说“不花钱的律师”会本能地抵触,觉得不收费的律师就等于“不办事”。刘嘉熙对此感觉很无奈,她说:“这些都是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对此,法律援助法第十六条规定,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负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刘嘉熙说:“法律援助本身是公益性质、非营利性质,缺少合理的财政支持,律师就要自己负担支出费用,这不是长久之计。”法律援助法的出台则意味着法律援助工作有了制度保障,律师参与公益法律的积极性必然更高。
在提升补贴的同时,法律援助法也在保障和监督上进行了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法第六十条规定,律师协会应当将律师事务所、律师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拒不履行或者怠于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