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从“鸡肋”到“香饽饽”媒体报道业内动态行业资讯

某日,在报社底楼的走廊上,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步履蹒跚地在记者面前走出电梯大门。大门很快关上,然而老大爷的一句话令记者久久不能平静。“看来,我们还是不够困难啊”。

记者顿时明白了,设在报社楼上的市法援中心,又“拒绝”了一对意欲申请法律援助的老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还够不上享受法律援助的标准。

法律援助是律师的一项义务,由于补贴不高,曾经一直被视作“鸡肋”。然而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新手进入律师行业,他们中的许多人面临缺少经验、缺少业务的窘境。对他们来说,参与法律援助也成了熟悉业务、锻炼能力的可贵机会。

一方面,许多律师愿意参与法律援助却苦于没有机会;另一方面,很多人想获得法律援助无奈又不符合标准。究其原因,法律援助费用乃由政府财政补贴,政府“买单”决定了援助对象和范围有着严格的标准。而为了保证办案质量,本市已建立起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主要的援助案件都由这些律师承办。

青年律师闹“案荒”

对今年29岁、来自安徽的小刘来说,这是他正式当律师的第一年,也是他来到上海的第一年。

人生地不熟,大学的专业又是英语,小刘在寻找事务所的时候就困难重重。好不容易有了容身之处,但和好几天不见人影的同事相比,他却不得不常常呆在所里——手头没有业务做。

因此,偶尔有人上门来咨询,同事一般都会让他出面接待。

即便有的案子他有兴趣接,但对方对这个上海话听不懂半句的年轻人充满了怀疑。“好几个当事人都拐弯抹角地表示,能不能换个年纪大一点的律师。有人甚至当面说,宁可多花点钱,希望换个好律师。”

虽然只有三言两语的交谈就被排除出了“好律师”范围,小刘更多的却不是气恼而是心酸。“案子没办过几个,好多区的法院在哪里我都不知道,自己也觉得和当事人交流没有底气。”

想接的案子接不到,愿意委托他的当事人又承担不了多少律师费。如果不办案子,自己就永远没有实践经验,没有经验就更接不到案子,这仿佛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他想到了参与法律援助。可是向事务所提出后,就再也没了下文。“不得其门而入。”他说。

援助案件“僧多粥少”

据了解,近几年本市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都呈迅速增长态势,去年总数已达7000余件,这些案件主要是由律师办理。

根据《律师法》规定,“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条例》也规定,“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

虽然律师有承担法律援助的义务,然而相比全市9000多名律师,每年的援助案件依旧是“僧多粥少”。而且出于保证法律援助质量的考虑,并不是所有律师都能得到提供法律援助的机会。

“就好像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但也要经过挑选,符合条件的才能参军。”市法律援助中心关明泉主任说。

以往法律援助给人以“鸡肋”的印象,不得不用法律规定的形式明确这是律师的义务。但目前在上海,乐意参与法律援助的律师却越来越多。黄浦区法律援助中心去年曾做过统计,全区当时近500名律师中,有200多名律师积极申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法援依靠“骨干律师”

以虹口区的标准为例,办理侦查、起诉阶段刑事案件,每件补贴600元;审判阶段和法院指定辩护刑事案件,每件补贴800元;民事、行政和仲裁结案的法律援助案件,每件补贴1000元。此外代书法律文书,每件100元,法律咨询是每天100元。虽然千把块钱在大律师眼里不值一提,但对很多年轻律师来说,多少也可补贴生活。

更重要的是,通过法律援助能在执业初期积累不少经验。“最初我对如何与公检法司等机构打交道很陌生,通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慢慢就摸到了门道。而且通常情况下,这些机关的工作人员对待办理援助案件的律师态度也更好一些。”

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流程越来越熟悉,加之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得到肯定,潘蕾敏逐渐成了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中的一员。

在各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和专业的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是上海在全国首创的举措。这支队伍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监督管理和组织培训,同时也能保证办案质量,以应对法律援助案件多样化、复杂化,社会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

援助门槛已经降低

实际上,目前本市法律援助的门槛在全国已经属于比较低的,经济困难群体标准为低保线的1.5倍(即人均月收入525元以下),法律援助范围有刑事案件、劳动争议案件、人身伤害案件等10项。但是,仍有大量经济不宽裕的群众渴望获得法律援助。

今年,市司法局等部门已着手将法律援助门槛进一步降低,预计将到低保线的2倍(即人均月收入700元)或以上。同时,将居住权、就业权和受教育权也纳入法援事项范围。

随着门槛降低和范围扩大,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预计将继续迅速增长,也就需要更多律师的参与。然而,以骨干律师作为中坚力量的状况并不会就此改变。

参与援助渠道很多

针对有些律师抱怨法律援助参与无门的说法,市法律援助中心关明泉主任表示,法律援助始终欢迎律师的参与,骨干律师队伍也并非终身制。

链接

香港的“当值律师服务”

香港政府设有法律援助署,提供各项法律援助服务。但除此之外,香港还有独特的“当值律师服务”机构,它并不是法律援助署的一部分,也不是一个政府部门,而是由香港政府全资资助、由香港大律师工会及香港律师会主理的独立机构。

当值律师服务是以给付一定报酬的方式,聘请私人执业大律师和律师到香港的裁判法院(全港共有7所裁判法院,所有刑事检控无论公诉罪行和简易程序罪行均由裁判法院受理)和少年法庭为被告出庭辩护。

这项计划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年龄在16岁以下的少年被告,以及大部分被裁判法院检控而无能力聘请私人律师的成年人被告,内容是为他们提供代表出庭的服务。这项服务叫做代辩服务。

THE END
1.河南省律师协会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发放情况调查的通知各省辖市法律援助中心、各省辖市律师协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法律援助应援尽援会议精神,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经费和制度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确保我省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健康开展,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各项工作目标。省法律援助中心和省律师协会将对我省法律援助机构办案补贴发放https://www.hnlawyer.org/tzgg/681.html
2.律师事务所收司法局拔付法律援助值班补贴,如何入公司收到司法局给员工律师的法律援助补贴同时公司给司法局开了与收入无关的免税发票,请问老师公司收到https://www.chinaacc.com/wenda/detail/xt/2729577
3.法律援助,国家补贴律师多少费用?法律援助国家补贴律师的标准各地局部相同。 法律援助案件给律师的费用通常是几百元的办案补助,和平时律师收费标准当然是不同的。这个费用不由当事人承担,由国家财政支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结案材料后,应当向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 补贴的标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dit9NeoqYpFO.html
4.法院有没有法律援助陈曦尧律师 刑事案件领域推荐律师 咨询我 律师解答: 法院没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不向被援助对象收费的,由政府对实际承办案件的律师给予一定补贴。每个市、县都会有法律援助中心,由司法局管理,如果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法援中心会将案件指派给法援中心律师或者所辖律师事务所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28706.html
5.关于组建肇庆市法律援助律师库的通知(三)补贴标准。在新的肇庆市法律援助工作补贴标准出台前,接受肇庆市法律援助处的案件指派按现行补贴标准执行;新标准出台后,接受肇庆市法律援助处的值班安排和案件指派按新标准执行。 (四)激励措施。肇庆市法律援助处将在市司法局各类评先评优时,对表现突出的法律援助律师予以优先推荐,对入选法律援助律师库的律师及优秀http://www.zqlawyers.net/ArtDetail.aspx?id=1065
6::法律援助: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内容提要:在法律援助的实践中,政府和律师基于不同的根据承担法律援助的责任和义务。对律师提供法律援助义务的法律规定有可能使政府的责任虚化或为政府转嫁其责任提供条件。倡导律师的职业伦理,取消对律师法律援助义务的强制性规定,建立人权律师制度,有助于强化律师法律援助的义务。 http://iolaw.cssn.cn/zxzp/200609/t20060907_4598708.shtml
7.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收费吗?聂晓东律师《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 但这并不表明律师就得不到经济补偿。《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结案材料后,应当向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补贴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