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益不盈科——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公益行动概览
9月8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23年度启动仪式暨第五届理事会首次签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捐赠仪式上,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梅向荣代表该所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捐赠价值1亿元的“公益包”,用于支持我国法律援助事业。
人、财、物三位一体,全方位支援公益行动
梅向荣介绍称,今年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盈科所共有4名律师参与,分别是盈科广州律师吴卉文,服务地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盈科惠州律师冯喜见,服务地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盈科深圳律师杨超敏,服务地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盈科合肥律师张慧兰,服务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
梅向荣表示:“我作为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理事,在多年的履职过程中不断地对法律援助工作产生新认识。当年盈科宜昌胡开凤律师参与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在服务期内办理了大量的援助案件,有的案件还被当地法院评为年度典型案例,这些法援律师付出的心血,盈科全所上下是有目共睹的。”
在梅向荣看来,继续扩大对法律援助事业的支持力度,是盈科所的宏观战略、整体行为。在当前律师行业开展的主题教育中,全体盈科律师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的基础上,要把“建新功”作为阶段性的任务。在盈科所范围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行动,就是“建新功”的具体行为之一。他说:“今年6月30日,司法部党组对广大律师提出‘五点希望’,对整个律师行业是一个鼓舞。当前要借着重视律师行业发展的‘东风’,继续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盈科所形成共识的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法律援助工作品牌,盈科所作为超过两万人的规模化所,必然要展现出大所的责任和担当,最为实际的方式就是要在基金会的募资方面有所作为,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支援法律援助事业。据了解,本次盈科所价值1亿元的捐赠包含资金、物资和服务,其中资金部分不低于3000万元,所有捐赠将于10年内分期分批完成。
相比直接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捐资而言,盈科所对法律援助事业更为直接的支援在于物资捐赠。律所正在向法援基金会的信息化建设事业提供数智化信息平台,这套平台的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可视化管理,用于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资金进行实时监管。目前数智化信息平台的系统设计、服务和运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平台力争半年内全部上线,届时全国范围内的法援律师将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
盈科所捐赠的另一批物资,是“盈科AI律所智能空间站”,即将向法律资源不足地区捐献300台套“盈科AI律所智能空间站”。据介绍,“盈科AI律所智能空间站”对全国范围内的盈科律师实现无障碍覆盖,届时收到“盈科AI律所智能空间站”的地区,派驻到当地的法律援助律师可以采用数据化的方式,同全国任何一位盈科律师进行实时交流。当前盈科所正在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积极沟通协作,确保“盈科AI律所智能空间站”尽快落实到位。
一路走来,留下一行闪光的公益足迹
早在10年前,盈科所就提出了“无公益、不盈科”的律所发展理念,如今这理念已经无数次地彰显出律所的公益价值。过去几年间,律所向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过一亿元,这些善款被用于捐资助学、疫情防控、自然灾害救助等多个方面。
在捐资助学方面,盈科所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发起“生命关爱”公益项目,计划以10座城市为试点,将有约400多所学校的300多万学生及家长受益,目前该项目已在山东青岛、广东湛江、青海海东、江苏常州试点实施。“生命关爱”公益项目着力打造“职能部门协作、权威专家护航、家校携手共育、媒体多维覆盖”预防“校园欺凌”的实务模式,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保护少年儿童安全、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创新经验,创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
2018年,盈科所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设立了“盈科爱心”助学金,帮助15名考取大学的困难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
今年6月,盈科律师事务所、盈科全国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和轮台县妇女联合会共同发起轮台县“盈科向阳”儿童成长公益项目,再次来到轮台县通过爱心包裹、盈科夏令营、爱心捐赠、爱心助学金、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帮助300余名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并计划执行守护项目10年。
在梅向荣看来,“无公益、不盈科”这一理念早已融入律师们的血脉,多年来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传承。他介绍说,如今有不少盈科律师担任当地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践行公益使命。盈科大连律师王金海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他的公益行为曾获得了5项国家表彰,并被中宣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多次表彰,司法部两度授予他荣誉称号。盈科南昌律师王小萍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些视公益事业为己任的优秀律师,在盈科所不胜枚举。
从律所管理角度来看,盈科所每年对全体律师的考核中,社会公益行为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律所还成立了盈科全国公益工作委员会,其管理工作纳入律所管委会的日常工作。如今该工作委员会已成为律所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专门委员会。不仅如此,盈科所的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和女律师工作委员会也经常开展公益工作,通过专业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的“协同作战”,一次又一次地将律所的社会公益理念传播出去。
日常工作,公益行动“润物无声”
梅向荣表示,“无公益、不盈科”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律所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上,要无时无刻地将这一理念贯彻下去。他介绍说,盈科律师的志愿服务行为多年以来从未间断,特别是不少律师直接担任了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志愿者。在今年杭州亚运会上,盈科所作为法律服务供应商,充分利用一站式商务法律服务平台的优势,选拔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工程建设、涉外法律服务等专业领域人才,组建盈科亚运法律服务专项团队,为本次杭州亚运会的筹办保驾护航。由这些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将服务于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全程。除此之外,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赛会重要场馆之一的“冰丝带”PPP法律服务项目,也是由盈科所的律师团队提供服务。
梅向荣介绍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理念,盈科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同样要身体力行。盈科所在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认养了一只大熊猫,并为其取名“盈盈”。现如今,以“盈盈”为原型打造的大熊猫玩偶成为了律所的吉祥物,受到律所内外的欢迎。按照熊猫基地的规定,认养一只大熊猫需要每年10万元的经费,律所向全所工作人员发出号召,每人每天捐出一元钱,呵护国宝成长。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律师事务所,盈科所要求海外分所积极融入当地,承担社会责任。梅向荣说:“我们将国内的公益行动做法传导到国外分所,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目前盈科的33家海外直营所都将公益事业作为发展重点,在国外展现出盈科风采。”此外律所还通过联合国南南合作全球智库网络,向非洲地区捐款3万美元。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落实关于“民心相通”的理念和要求,中华慈善总会邀请老挝学生赴中国共度“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两国学生搭建起面对面交流、手拉手联谊、肩并肩研学的平台。盈科所作为老挝学生北京研学之旅的其中一站,让老挝学生深度感受中国法治文化,深化两国人民文化交流。
公益之路,前路定然更加宽广
身为律所党委书记,梅向荣把“党建+公益+涉外”三个关键词构成的发展核心作为律所发展的重中之重。他表示,律所将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不拒绝任何形式的公益行为,在总所和国内外分所进一步倡导奉献精神。律所对于律师的要求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经济收入上,更要看律师是否具有奉献意识和公益之心。当前盈科所有不少律师在社会上广泛参与公益行动,有的律师甚至默默地进行奉献,他们都是盈科“公益大军”中的排头兵。
梅向荣感慨地说:“盈科所作为全体律师公益文化、公益精神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将来要进一步发挥‘公益源泉’的作用。以社会责任主导律所前进方向,特别是对法律援助事业的高度重视,将彰显出律所对公益事业履行承诺的能力。盈科所走上的这条公益之路,将来定然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