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重庆市司法局日前印发《关于开展“12348”法律服务社区行活动扎实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法律服务保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纷纷响应,在疫情“大考”中迎难而上,彰显“硬核”担当。
法律服务“不打烊”
“疫情期间不容易,你们还如此及时、高效地解决我的燃眉之急,万分感谢!”近日,马先生在涪陵公证处办理完涉外公证后,对公证服务称赞不绝。
马先生感动不已,对公证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连连点赞,感叹“法律服务不仅在身边,还在大家心里”。
据了解,为及时主动给群众提供亟需的法律服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各单位主动融入村居(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在每个村居(社区)落实1-2名专业法律服务人员,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当好基层治理法律顾问,减轻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工作压力。
前不久,大足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待了一名中年妇女,称其丈夫杨某打工时遭遇工伤,维权未果。
了解具体情况后,该中心确认杨某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考虑到其受伤卧床行动不便,为了解案件具体情况,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该中心当即指派重庆百君(大足)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森林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为其提供上门法律服务。
人民调解高效化解涉疫纠纷
原来,东城街道某小区的停车位按规定停止免收停车费,但由于目前小区属于临时风险管控区,40余名业主的车辆不能及时驶离车库,临停车辆处于“被迫”收费状态,与物业公司协商未果,发生纠纷。
最终,双方各让一步,达成了一致意见,纠纷得到了迅速圆满化解。
法律宣传“不断档”
“邻居们,请遵守疫情防护管理规定,出门戴好口罩,少聚集,不传谣不信谣哦!”近日,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共和村的村民们总能看到一张熟面孔,不时在村里巡逻宣传法律政策。
不仅在九龙坡区,不少抗疫一线的战场上,都能听到司法行政系统的“大白”把“12348法律送到家”“法律援助在您身边”等“宣传词”随时挂在嘴边,在积极开展防疫工作的同时,他们也成为“行走的宣传位”,向居民群众宣传法律服务,缓解他们隔离期间的焦虑。
下沉一线投身志愿服务
“当前,全市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正处在最吃劲、最紧要、最关键的时期。为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之力,共同打赢本轮疫情歼灭战,现就组织居家办公的党员到社区报到和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我去!”“我愿意!”“随时听候调遣!”……疫情当前,使命在肩。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动员单位的党员干部到所居住的社区报到,一份份通知发出后,各单位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穿上红马甲防护服,化身守护“疫”线的志愿者。
在潼南区司法局,司法行政干部组成志愿小组加入该区流调溯源队伍,每天一大早赶到指定的辖区,分成若干小组,换好隔离服,紧锣密鼓地开始当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对每家每户居民进行排查登记、引导居民出行时佩戴口罩、协助进行核酸采样……从晨曦到深夜、从街道到小巷、从步梯房到电梯房,他们始终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
像他这样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司法行政工作者还有很多。连日来,市司法局机关党委组织发动居家办公的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市司法局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237名党员、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到社区报到,就地就近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