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后,15日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报到,签订《社区戒毒协议书》,社区戒毒期限自报到之日起计算;变更执行地的,接到《变更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地通知书》后,15日内到新执行地报到。
2、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
3、定期向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报告戒毒情况;
4、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进行吸毒检测;
报到14无缝衔接
市
县(市、区)
乡(镇)、街道
乙方:姓名
乙方基本情况: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码
家庭住址
就业(医、学)场所:
根据
公安局(分局)
年
月
日《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公社戒/社康决字[]第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
日至
日到
(单位盖章)乙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签名:
乙方家属: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家属签名:
年月日三、甲方工作人员不履行社区戒毒(康复)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19成立社区戒毒工作小组针对每个社区戒毒人员都要成立由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村(居)委会主任、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网格员及禁毒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社区戒毒。还可以根据社区戒毒人员的实际情况和状态,调整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的组成,比如社区戒毒人员如果是学生,可吸纳学校的教师为成员。针对女性社区戒毒人员成立的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应当至少有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参加。
协议的;
(二)因吞食异物、自杀自残或者因严重病残暂时无法收押、收戒的;(三)有精神障碍诊断或有精神异常、行为失控表现的;(四)有因吸毒引发肇事肇祸前科或扬言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五)其他具有现实社会危害性,或者有肇事肇祸可能,需要纳入高风险类管控的。第二步,风险分类评估。对采集来的涉毒人员信息按照《社会面吸毒25中风险类:(一)正在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的;
(二)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特殊情形暂时无法收押、收戒的;
(三)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所外就医的;(四)被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或者刑满释放回社区未满三年的;
(五)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出所未满三年且未被责令社区康复的;(六)其他存在潜在社会危害性,需要纳入中风险类管控的。低风险类:高风险和中风险之外的社会面吸毒人员。中风险类:26第三步,分层次管理。对高风险类:1、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或者严重违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日监督社区戒毒人员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戒毒情况,及时向工作小组其他成员通报。(2)《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5、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区)3日以上的,需书面报告。用“热心”搞好对戒毒康复人员的服务工作,热情地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帮助、解答问题;4、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出所未满三年且未被责令社区康复和其他存在潜在社会危害性,需要纳入中风险类管控的,社区民警应当带领管控小组开展走访调查、见面谈话和法制宣传等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吸毒抽检。(五)其他具有现实社会危害性,或者有肇事肇祸可能,需要纳入高风险类管控的。年
日4、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要按规定接受检测。对滞留在社区的戒毒康复人员,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要把帮教、服务、管理等工作延伸到家庭,做好全方位的服务管理工作。(1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报告记录》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法制教育、跟踪帮教等工作,做好戒毒出所人员的衔接管理。你因
,违反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书》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对于拒绝接受定期吸毒检测或者34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违规行为告诫书
:
你因
被告诫人签名:
日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盖章)
备注:1、本告诫书一式两份,被告诫人1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存档1份2、被告诫人拒绝签收的,应当注明情况并由见证人签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违规行为告诫书35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违法/违规行为报告
公安机关:
兹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编号:
,性别:
,身份证号码:
,户籍地址:
省(自治区、直辖市)
,
现居住地址:
。
现在工作中发现其有下列情况(请直接勾选):
□拒绝接收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无正当理由,未在20
日之前报到)
□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在20
日进行的吸毒检测中,
、
类结果呈阳性)
□逃避/拒绝接受(20
日的)吸毒定期不定时检测和随机抽检
□自20
日起,擅自离开执行地未(书面)报告,已属于第
次并累计达到
天
□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期间,于20
日起无故脱失
有违法犯罪嫌疑或者违反有关管理规定(
)
特此报告。
填报人签名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公章)
填报日期:
20
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违法/违规行为报告
1、坚持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范围,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制定禁毒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禁毒工作不少于1次,每年组织禁毒工作检查考评不少于2次。
2、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至少配备1名专职禁毒干部。吸毒人数较多的,按照每30名实有吸毒人员至少配备1名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的比例,配齐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并招募一定数量的禁毒志愿者,负责戒毒康复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3、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专项经费,满足日常办公、吸毒人员管理等实际需要,社区戒毒专职人员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水平。
4、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站),有固定的办公用房,有齐全完备的办公设施,有吸毒人员管理档案,有完善的工作制度(上墙)。社区戒毒示范点层级:分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戒毒(康复)示范点505、建立考核制度,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列入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纳入年度整体工作绩效考评,严格兑现奖惩措施。
6、认真落实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出所衔接、签订协议、定期尿检、定期谈话、关怀救助、就业安置、综合评估等措施,逐人建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台帐。
7、建立信息登记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戒毒康复人员动态管控、就业安置、救助服务等信息录入系统,做到情况明、信息准。
8、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年度禁毒宣传计划,经常性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设有固定的禁毒宣传栏。
9、戒毒康复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