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浙江省平湖市级国有公司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C.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第二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而且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工作: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深入开展节约用水,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D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
B.转变了政府的基本职能,扩大了公民的自由权
C.有利于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扩大了政府的职能范围
D.有利于做好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知识。
第二步,政务微博的公开有利于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信息与电子政务服务,还有利于扩大信息公开,有利于公民行使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从而更好地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所以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与题干表述吻合。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政务微博公开体现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但并未就此扩大公民的自由权,自由权是法律规定或者认可并保障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权利。故表述不正确。B项错误。
C项:政务微博公开促使政府与公众的相互信任可以增强彼此的合作效果,有利于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但政府职能依旧是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其职能并未扩大,C项错误。
D项:政务微博公开有利于做好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提升行政效率以及政府的公信力,但政府属于行政机关,题干中“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表述错误。D项错误。
3.改革开放的开端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第二步,1978年12月18日-22日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此后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A项正确。
B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文化革命”结束后以反对个人崇拜、纠正“左”的错误而开展的一次全国性思想解放的讨论。华国锋在1976年10月26日提出:“一定要注意,毛主席批过的、讲过的不能批”。汪东兴把这个观点写入1977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社论说:“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至此形成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实际上坚持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维护过去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了新的个人崇拜。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在致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是针对“两个凡是”而言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改革开放无关,B项错误。
C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与改革开放无关,C项错误。
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是对内改革的手段,并不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事件,D项错误。
4.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
A.增加劳动者劳动数量
C.提高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和货币知识。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可见,如果想要提高国民收入,就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即减少全社会的劳动消耗而增加商品的总量。
5.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部分。(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部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因此,本题正确。
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即必须:
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完善民主监督、监察和审计
D.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三,必须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只有公正司法,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选择ABD选项。
7.液体∶流动
A.冬天∶严寒
B.黄色∶收货
C.年轻∶激情
D.金属∶导电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流动”是“液体”的必然属性,二者属于必然属性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冬天”不一定是“严寒”的,二者属于或然属性关系,排除;
B项:“黄色”与“收货”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年轻”与“激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导电”是“金属”的必然属性,二者属于必然属性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8.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利率不利于:
A.增加储蓄存款
B.刺激消费
C.扩大内需
D.拉动经济增长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当经济下行,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降低利率、买进有价证券。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量,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降低存款利率,居民不想把钱存银行,会减少储蓄存款。A项符合题意,当选。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利率、卖出有价证券,以此来抑制消费,抑制投资,给经济降温。
9.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安定有序
C.诚信有爱,充满活力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答案:ABCD
第二步,2006年9月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A项:对应基本特征的①②条。A项正确。
B项:对应基本特征的⑤条。B项正确。
C项:对应基本特征的③④条。C项正确。
D项:对应基本特征的⑥条。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10.下列关于艺术的表述,错误的是:
A.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有趣的是漫画连环画却首先出现在国外
B.涂鸦在当下是带有时代色彩的艺术行为,其主要介质为墙,但不仅限于墙
C.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其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北地区,长江以南基本没有
D.摇滚乐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而一曲《一无所有》喊出了中国摇滚第一声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跟随几次北人南迁的步伐,诞生于关中地区的皮影戏顺势传入长江以南地区。从此,原本粗犷的北方皮影遇到了江南丝竹,唱腔变得温婉起来,表演也日趋细腻。C项中“长江以南基本没有”的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欧洲从十六世纪开始,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本是作大壁画时,在小纸上的速写,但因夸张的画作,滑稽的表现,而开始了西洋的漫画。所以,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涂鸦”是一种视觉字体设计艺术,涂鸦内容包括很多:主要以变形英文字体为主,其次有3D写实、人物写实、各种场景写实、卡通人物等等,配上艳丽的颜色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宣传效果。涂鸦主要的介质为墙,但进入20世纪后期,涂鸦所创作的介质不只是墙了,其创作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并且其一度成为前卫时尚的设计师的专利。所以,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摇滚乐,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受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叮砰巷音乐的影响发展而来。中国摇滚乐兴起于80年代初,1986年崔健以一首《一无所有》喊出了中国摇滚第一声。90年代中期为中国摇滚的高峰期。所以,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11.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________,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________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________自己的精彩人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划
发展
创新
B.保证
推广
C.保障
创造
D.遵循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要体现青年人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全社会。“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无法体现传递的语境,故“迫使”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C项。“推广”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符合文中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空格所填词与“自己的精彩人生”搭配。B项“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指创造性,新意,与“自己的精彩人生”搭配不当,排除B项。D项“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D项“遵循”,符合文意。
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12.笔墨∶纸砚
A.大庭∶广众
B.琴棋∶书画
C.文化∶传承
D.指桑∶骂槐
参考答案:B
“笔墨”与“纸砚”均属于文房四宝,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笔”与“墨”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纸”与“砚”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A项:“大庭”指宽大的场地,“广众”指为数很多的人群,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但“大”与“庭”属于偏正关系,“广”与“众”属于偏正关系,排除;
B项:“琴棋”与“书画”均属于人生八雅,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琴”与“棋”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书”与“画”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文化”需要“传承”,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项:“指桑”是指着桑树,“骂槐”是骂着槐树,“指桑”是为了“骂槐”,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花茶诗酒
13.甲与乙矛盾极深,一日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两人决斗中,甲将乙捅伤,乙奋斗反抗,致甲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A.过失犯罪
B.故意犯罪
C.防卫过当
D.正当防卫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题干中,乙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依然同意应战,符合故意犯罪的条件。B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A项: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乙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条件。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D项:根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本题中,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不具有防卫意图,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更谈不上防卫过当。C项、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A.生产的使用价值越多
B.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小
C.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大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知识。
B项:商品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则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小。B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商品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则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小。D项错误。
15.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物权的是:
A.典权
B.土地承包经营权
C.海域使用权
D.建设用地使用权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典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法律制度,以其特有的便民功能存植于中国千百年。所谓典权,是指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不动产而为使用、收益的权利。占有他人不动产而享有使用、收益权利的一方,为典权人;收取典价而将自己的不动产交典权人占有、使用、收益的一方,为出典人;作为典权客体的不动产,称为典物;典价为典权人为对他人不动产占有、使用、收益而付出的对价。典权在历史上存在着以人身为对象的典权,如典妻雇子、典雇男女等。典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传统法律制度,为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法资源。在《物权法》里并没有对典权进行规定,所以,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典权不属于物权。A项符合题意,当选。
根据《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B项: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所以,B项属于物权,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而海域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所以,C项属于物权,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所以,D项属于物权,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16.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是用来体现政府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
A.295页
B.294页
C.293页
D.292页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由于每张纸有2页,130页到135页,总共散落4张,即130页前面的129页,与135页后面的136页一同散落。因此共散落8页,余下292页。
图书的第1页与第2页为一张纸。
18.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
)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A.增强公平性
B.适应流动性
C.保证可持续性
D.加快流动性
第二步,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做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19.1/8,2,1/4,1/2,1/8,(
A.1/16
B.1/4
C.1
D.2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数列倍数关系明显,考虑递推积数列。
第二步,观察发现,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即1/4=1/8×2,1/2=2×1/4,1/8=1/4×1/2,故(1/16)=1/2×1/8。
20.当前黄金储备在一国国际储备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
第二步,自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1.货币性黄金;2.外汇储备;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地位(储备头寸,即“普通提款权”);4.特别提款权(SDR)。题干中黄金储备目前并不是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中的主体。
因此,本题错误。
21.法律援助的基本社会功能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
第二步,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一般认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最优方案是控制社会,就是把社会生产和生活组织到尽可能高的有序状态,有序社会是社会矛盾较少和社会矛盾较容易解决的社会。社会矛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均势群体之间的厉害冲突;另一类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厉害冲突。前者可以通过社会预设的各种调解、仲裁和司法机制来解决;而对于后者中的群体,情况要复杂得多。
法律援助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一、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二、保障诉讼权利,彰显法律亲和;
三、引发双边合力,促进行刑感化;
四、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品格。
2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
第二步,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时使用的术语。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23.8,26,134,2105,(
A.1008
B.7503
C.31202
D.51706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数列做差无明显规律,考虑特殊数列。
第二步,观察发现,数列每项的各位数字之和均为8。观察选项,只有C选项31202的各位数字之和为8。
24.2018年8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以(
)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A.一箭双星
B.一箭三星
C.一箭五星
D.一箭多星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A项正确。
C项:2019年9月19日14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与题干不符。C项错误。
D项:一箭多星,即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技术。一箭多星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分导核弹头、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截止到2019年1月,发射“一箭多星”数量最多的是印度,2017年2月15日发射过“一箭104星”。美国SPACEX2018年发射过一箭64星。全球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日本等国以及欧洲航天局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与题干不符。D项错误。
25.在集贸市场上买东西,讨价还价是普遍的现象,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最后的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A.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
D.具有偶然性,无规律可循
第二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最后的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这种协商结果也是受当时的供求关系的影响的。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高,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低。C项正确,当选。
A项:买卖双方协商的价格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于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的,但实际上还是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即使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再强,卖方也不会降价销售。A项错误,不当选。
B项:市场经济一定存在着市场竞争。当销售者竞争激烈时,商品价格低,销售者竞争激烈的实质是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当消费者竞争激烈时,商品价格高,消费者竞争激烈的实质是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所以竞争激烈程度还是体现了供求关系。B项错误,不当选。
D项:商品价格的形成是受价值规律的影响的,并不是无规律可循。D项错误,不当选。
26.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这里的“规范性”是指:
A.规范的法律思想和观点
C.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模式和框架
D.法律制度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步,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制定、发布的法律文件,即所谓的法律,有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渊源形式。法的规范性是法的特征之一,它体现为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C项正确。
法的特征:①规范性,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
②国家意志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③国家强制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